无负今日(2022)
UP:2023-07-01演员表影评剧照
评分:6.9
导演:赵小鸥 / 赵小溪
编剧:梁振华 / 胡雅婷
主演:王劲松 / 乔振宇 / 刘芸 / 高伟光 / 曹磊 / 马书良 / 马跃 / 尹昉 / 艾东 / 孙茜 / 张露 / 夏子轩 / 邓荔心 / 吴嘉琪 / 朱光宇 / 徐帅 / 李世杰 / 邹佳欣 / 童奕森 / 高超 / 李同东 / 庞瑞杰 / 郝斌 / 张钰涵 / 钟鸣 / 徐敏 / 翟万臣 / 刘广厚 / 郑强 / 赵彦民 / 方晓莉 / 陈宝国 / 张彬 / 余华 / 莫言 / 赵艺帆
类型:剧情
片长:6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oday and Me
上映:2022-09-10(中国大陆网络)
IMDb:
无负今日简介
影片讲述了在百余年间不同时代的人和“今日”发生的联结,以三个不同时代的故事串联而成。
- 赵小鸥 Xiaoou Zhao导演
- 赵小溪 Xiaoxi Zhao导演
- 王劲松 Jinsong Wang饰 王梓坤
- 乔振宇 Zhenyu Qiao饰 黎锦熙
- 刘芸 Yun Liu饰 郭香娥
- 高伟光 Weiguang Gao饰 黄少诚
简评
尊师重道是中华之传统,旧时代有很多旧的东西,但也有东西隽永,文人对学问的执著认真,老师的倾心相授。最后两位名作家相当于打广告,有些违和。只是到今天,有很多东西渐渐消失了,我只需要战胜自己,不负己难,无负今日也难,当下永远是应该去努力度过的。未来也许可说“无负昨日。”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作为北师大的宣传片,前两个故事还是有内容的,最后一个不能称之为故事,充其量是对余华、莫言的采访,结构垮塌了。百年名校,用一部60分钟不到的电影是不够的,有太多可讲的故事,可发掘需要传承的精神。仅仅以名人效应讲故事,略感失望。
剧情思路没有特别强的逻辑和呼应,基本是“谁提出无负今日”——“教师的作用和老师劝大家无负今日”——“余华和莫言出境,偶尔强行喊口号点题”。不过片子风景和镜头不错,但是华而不实地就像北师大宣传片一样。演员诠释得挺好的,喜欢曹磊和王劲松等等。鲁迅先生的“希望”一说也让人回味。
又见觉醒年代的鲁迅和钱玄同,王劲松的王梓坤。今日蕴聚,则明日丰沛。今日努力,则明日可成;今日有为,则明日可期。无今日之涓滴,则无将来之汪洋;无今日之册页,则无将来之典章。无今日之苞蕾,则无将来之繁花;无今日之土石,则无将来之重嶂。识今日之有限,追将来之无穷;驰今日之白驹,御将来之腾龙;汇今日之小我,成将来之大公。今日之重,譬犹泰山,万仞登临,踊跃跻攀,一寸一进,一步一前,巍哉其势,我为峰巅。今日之美,譬犹阳春,新笋初发,雨露氤氲,万物喷薄,时序更新,及时勉励,岁不待人。今日之华,譬犹年少,宝剑锋铓,青春乐好。死生亦大,忽然将老,有花堪折,莫待枯槁。今日之实,譬犹开卷,革旧兴纸,求索修远,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明明德,止于至善。一朝一夕,今日即逝。一时一刻,今日须惜。
介绍含糊其辞,是为北师大“宣传片”,加引号是因其特唯美文艺,绝不类一般宣传片之标榜功名、歌功颂德,而是从三个小主题小事件切入,以无负今日为主旨,通过文化传承一脉相续,蔚为北师大之深厚积淀。这样的高级“凡尔赛”有资本、有底气,令人服气。而诸先贤之德操雅言,令人肃然起敬!致敬师大,致敬师者!
作为电影当然是不合格的,作为校庆电影+发挥宣传片的功能则合格,北师的郁金香好好看,很后悔当初没去(不是 师说那一部分最动人,其他部分设计感太重了,台词痕迹有点明显,以及原来著名的莫言签余华的名字出自这部电影;启功先生真的好可爱啊,缅怀他老人家。(看到演员背后的柜子做了细节,里面大大小小的娃娃,柜子上贴着条子写着“只许看不许动”,还是用了心的。)为用心和一些专业情怀一星吧。
如果这是一部部宣传短篇或者教育短篇或情景短篇,我会觉得还不错。如果这是一个影片,我只想说,每个故事都不太连贯,而且表现出来的目的性太强,都是为了达到某个教育意义而简单叙述了一个故事,作为观众的我,很难融进去。为了教育而教育、为了感动而感动,却又缺乏有底蕴的剧本、有深度的表达手法,一切只会显得很浮于表面。
在微博看过很多次余华老师那段讲话的截图,原来是出自这里啊。嗯,怎么说呢,有点强行煽情了,但我还是很感性的流下了眼泪。好多熟悉的演员以及老面孔啊,冲着他们也要看完。画面拍的很美,我有些想去那个时代看看了,应该会比现在快乐得多吧。最后一个篇章“青春”感觉实在有些不协调。
《无负今日》,在看完清华、北大、北航和国防大学的宣传片后,在爱奇艺搜一下北师大,出来了《无负今日》。本以为事记录片,看过后才知是三代人关于教书育人的故事片,尊师重教,北师大先行一步,教师节缘由。
这样拍其实反而会加深对师大对中文系的刻板印象,整体感觉像刚入学且加入话剧团的中文系新生习作,但凡受过影视专业训练或者毕业几年有点社会阅历,都不太可能拍出这样的东西。稚嫩不等于浅薄,缅怀也不止于复述,既看不到思考,也没有温度,余华那段还算有点放松,莫言都很拘谨,大部分时候是靠表演痕迹很浓的吟哦和一些耳熟能详的段子串起来。
和北师大有关的几个故事,时长不多,更像是北师大的宣传片。虽然简短,但有很多哲理,印象最深是余华先生的两段话。活着这部作品只属于32岁的他,这个阶段所经历的事情才写出的作品。另一个是当一切顺利的时候往往原地踏步,反而遇到困难才会有所突破。确实人生需要些变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人活着嘛就是折腾嘛 都是一个道理
但求无负今日每次临近开学就会有一种惆怅和压抑悲伤的感觉,今天晚饭时想随便放点什么,恰巧看见无负今日,看见封面的余华老师,不想竟然免费,我来了兴趣。时长虽短,但却充满力量,把我从悲伤的泥潭拉了一把,因为“只要抓得紧今天,再远的路,都赶得上”,耕耘在今日,收获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