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侦探波洛 第十二季(2010)
Agatha Christie's Poirot Season 12UP:2023-07-23
大侦探波洛 第十二季简介
第十二季共4集
1、The Clocks 怪钟
2、Three Act Tragedy 三幕悲剧
3、Hallowe'en Party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4、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东方快车谋杀案
简评
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集结尾时上校说“既然都杀了,那么再多杀两个也没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法律应永远高于自认为的正义。如果法律在面对极恶时保护不了大多数,那么必将被其他规则取代,波洛的行动也只是无奈之举,还得背负一辈子的愧疚,他本不应该出现在那……
感觉被这季最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伤着了,别的版本也都看过,但可能因为这是剧版一季季这样看过来看到最后波洛信仰受到冲击真的非常非常难受,老爷子演的太好了,导致这么久我都没缓过来,腾讯只有九到十二季,本来想找资源从头看的,调整了这么久还是没缓过来,现在返回去看第一季意气风发的波洛会觉得非常难过。
《三幕悲剧》就是个笑话,你们英国警察检验证物的时候都不查指纹的吗?谋杀动机更是跟闹着玩儿似的。我也非常讨厌这版《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改编,不是让波洛摆张司马脸再弄点儿正义与法律的弱智思考就叫deep了,比起原作波洛痛痛快快地放过凶手,这里的波洛不像个饱经世事、见识过无数罪恶和邪念的暮年大侦探,倒像是个从童话故事里醒来的小学生,居然能被这么一个平平常常的私刑处决震碎三观,这才是对原作正宗的侮辱。这集的编剧也特别像个在高考考场上努力编出满分作文的中学生,开头还原创了两个事件搞“首尾呼应”,偏偏又和主题没一毛钱关系(难道你让通奸的女人上穆斯林法庭审判她就不会被判石刑了?)所谓“法律可能出错,但我们不能放弃法治,我们应该让法律更完善”的陈词滥调更是好笑,可以说是近年来主流影视作品肤浅庸俗的集大成体现了。
好,作为把现在能看到的这个系列剧集都看完了的人,来对这个系列做一个总的评价吧,故事精彩,演技在线,很遗憾它已经拍完了。一开始没看的时候对这个波洛并不看好,觉得离我心中的波洛还是差了点,可真正看了以后,才逐渐感受到这个波洛的独特魅力,就像一个好朋友让我亲近、喜爱。这个波洛最大的特点和魅力在于,他非常绅士,非常符合英国绅士的风度和气质,尽管他是个比利时人,他也有自己的可爱温和,让人不由自主地喜欢,他对待年纪小或年纪轻的女孩、女士非常和善,就像一个老爷爷、老父亲,可最感染人的,是他黑白分明、满怀正义的人格,东方快车案里,他被联手策划复仇的12人震惊,他少见地一反绅士风度,激动气愤地说道,审判一个人的罪恶是由法庭来执行,而不是他们,他们没有这个权利,那时我就知道,没人比他更像波洛。
有点怀念第一部里年轻、意气风发、诙谐幽默的波洛,后面他越来越显老态,故事也越来越沉重了。东方快车是波洛系列中最经典的之一,也是阿婆在心中拷问自己法律和情理一旦产生矛盾,究竟该怎么办的问题。。。别人都觉得这个话题沉重,我倒是觉得很正常、轻松,因为一旦接受了混沌永恒,就没有什么不能接受了。人性幽微多变,深不可测,光靠法律是撑不起人类社会的。人世需要有公义。而公义没有统一形态,每个地方,每个民/族,每个人,甚至每个人的人生不同阶段的公义都不一样,任何人都可以假公义之名乱搞事。这时候就需要混沌之手来平衡和调节了。混沌永恒,一切理直气壮地我本位,不要想太多,世界自有其规律。
波波老了。有些逻辑真的不太符合现在,比如第二个案件,发现偷资料居然打给男朋友,还不是叫门卫一起堵住她,跟踪有屁用,是知道给谁重要还是保住资料重要,再说你有那本事被发现后全身而退吗?剧情需要吧。整体挺好的。只会用物理化学等科技手段的现代警察先生脸疼不?
画质清晰了,风格与前期的诙谐明显不同,胡子的形状变了。柔光里的《三幕悲剧》有点平淡,但最后凶手的自述表演有些意思……之前还算喜欢这本。《怪钟》有点乱,对战争的看法呈现得耐人寻味,提及比利时时波洛的眼神。《万圣节》的惠特克小姐是第七季《人性记录》里简·威尔金森的女仆和DW里的阿婆。《东方快车》待二刷。
第二集多了一些大战前夕的时代背景。现在对剧变时代人们生活状况以及社会思潮有种迷恋,我应该重读中学时代读过但不可能理解得了的《昨日的世界》了。第四集是东方快车,东方快车、尼罗河、罗杰疑案是我对阿加莎唯一有印象的作品。第四集里还有杰西卡查斯坦,大侦探波洛系列真是大明星训练班。
最后一集看了两遍了,哎,风格也越来越沉闷,为了最后一集也要给五星!好喜欢波洛,还剩下最后一季就看完了。第三集那里自杀的比什么老师和另外一个老师是恋人,这完全没在小说里看到,是不是我们中文版的小说因为敏感情节给删了……第三集虽然圆了很多内容,但是看起来也变得狗血了。
居然到第十二季才拍《东方快车谋杀案》吗?作为本季我唯一看过原著的改编,接在三本比较中下的书之后《三幕悲剧》(杀人动机是为了彩排实属有点好笑),《怪钟》(谜面尚可但结局硬要拉上特务元素没什么意思)和《万圣节前夜的谋杀》(阿婆居然还写过杀小孩子的杀手)还是很突出的,但这个故事我可能看过太多次了所以也提不起精神。
看了两集,c p线一般存在于有嫌疑的人+彻底无嫌疑,但相信嫌疑人并没作案的人之间。如果两人阶层相同,则经过考验的爱情更加坚实。如果女方阶层高,则作为嫌疑人的男方通过拼命自证清白攫获芳心,有驱散傲慢的功能,揭开女方内心的迷雾,完整地看见心爱的人。
小时候不喜欢这一季中的这版东快,太阴郁沉重了。这个故事应该是推理故事的盛宴啊,华丽元素堆砌,仿佛真实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案件。这次连着一整季统看下来,四个故事渐进式的悲凄,理解了侦探踏上火车时就带着的愁眉苦脸。太孤独了,太痛苦了,能洞察一切人性又做不了什么,旁观一起起悲剧发生,信仰被颠覆。幸福的人是无法成为优秀侦探的,幸福就是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