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将至(2019)
评分:6.9
导演:奥利维尔·拉克谢
编剧:奥利维尔·拉克谢 / 圣地亚哥·菲洛尔
主演:Amador Arias / 贝内迪克达·桑切斯 / Alvaro de Bazal / Elena Mar Fernández / Inazio Abrao / Luis Manuel Guerrero Sánchez / Rubén Gómez Coelho / David de Peso / Nando Vázquez / Nuria Sotelo / Ivan Yañez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86分钟地区:西班牙
语言:加利西亚语
影片别名:风火临山(港) / 烈火将袭(台) / A Sun That Never Sets / La part du feu / Fire Will Come
上映:2019-05-21(戛纳电影节)
IMDb:tt8212958
大火将至简介
被指控纵火的阿莫多出狱了,却没有人等着他。他回到家乡,一个位于加利西亚深山、全欧洲森林大火发生最为频繁的村庄,与八十三岁的老母亲和三头乳牛一起生活。跨过湿冷阴郁的冬季,阿莫多循着自然的节奏缓慢生活,曾经干枯的生命在春日微风和盛夏阳光里逐渐舒展,直到森林的滥垦越来越近,漫山的烈火再度袭卷而来……。
导演奥利佛勒赛回到儿时游玩的西班牙山村,完成这部横跨四季的宿命之诗。以熟识的当地素人为主角,在充满仪式感的摄影机运动与超十六毫米胶卷质地的影像中,凝视这片被他誉为「拥有极端美感、高反差又难以预测」的山林景貌,静谧中汇聚出慑人的能量;而人类的纯真与猜忌、自然的更迭与灭绝、生命的渺小和无常,更随着铺天盖地的熊熊烈火,迸发出灼人的滚烫。影像力道直追贝拉塔尔、塔可夫斯基。
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奥利维尔·拉克谢 第34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2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 最佳影片奖(提名)
获得奖项
- 第7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一种关注-评审团奖
提名:一种关注大奖 - 第2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椰奖-最佳影片 - 第34届西班牙戈雅奖
获奖:最佳新人女演员 / 最佳摄影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奥利维尔·拉克谢 Óliver Laxe导演
- 贝内迪克达·桑切斯 Benedicta Sánchez演员
- 圣地亚哥·菲洛尔 Santiago Fillol编剧
- 克里斯托瓦尔·费尔南德斯 Cristóbal Fernández剪辑
简评
不可否认这是电影节最喜欢的装逼之作,老外电影节的评委总是会对一些意识流的东东刮目相看。男主因为纵火罪刑满释放回家,而村民将接踵而至的山火归罪于男主,本片从普通观影着来说完全是痛苦的煎熬,全片没有任何剧情,也没有专业演员的演技,大量的镜头对准的是在我们看来无关痛痒的风景和事物,导演无非是拍出来一个生活中的事件,然后留白到极致让看的人充分去想象去思考去领悟。这样的片子只适合学院派的评委去评头论足,而不能让普通观众产生共情,商业和文艺似乎都沾不上边,不管在专业领域有多大的赞誉,我就是我,我觉得真的不好看!
一部没有明确交代情节的影片,给了观众猜想和站队的机会,是不是主角放了大火已经不重要了。影片的一切围绕的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男主角,他能敏感的察觉到人们的意图,并提前先拒绝别人,以免自己受到伤害,他并非不想融入大家,不想获得关爱,但只是因为他太敏感了怕受到拒绝,所以他喜欢一个人待着。这是一部拍给敏感体质观众的电影。你越敏感就越能体会到那份紧张与无奈。
同外界、众人格格不入的阿莫多尔,心里是有柔软的。女兽医伊莲娜的车里,一首美好的Suzanne和灿烂金黄的碎屑阳光,让我们见到了他在整部影片中唯一的笑容。从此以为沉闷贫穷的生活终于透入一口光亮,让人心神活络,他还特意换了双新鞋到镇上的酒馆找伊莲娜,结果期待中的一场邂逅却因其他村民习以为常的嘲讽而告吹,片尾大火就理解为阿马多尔的报复吧。对于这种非强情节的片子,故事本身并不吸引人,抓人的还是导演讲述它的方法和手段,这也是这部伊比利亚半岛乡村田园牧歌最迷人的一点。整个片子从头到尾都在弥漫着一股迷性的诗意,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对白和镜头都有细品的空间,要靠观众自己找到可行的通道进去带出来。叹服导演对生活的观察力,还有环境结合文本的创造力,一次非常独特的观影体验。
以总喜欢看闷片的眼光来看本片叙事已经非常充实了,既有男主去见女兽医前特意换上新鞋这样的生活化细节,也有山火后幸存的动物这种和片子主线关系其实不大的宏观意象。一开始的圣歌和车里的流行音乐在自然主义母题下稍显突兀,但西班牙保守的宗教氛围/对女兽医有好感而不得的男主这两条支线最后也很舒服地和主线汇合了,看得出来导演对自然主义/宗教这类很晦涩的主题驾驭其实很有经验,很难得
故事裡沒有人細說前因、尋根追究,少有的對白留給觀者許多想像空間,剩下的話就留給畫面去說;唯一清晰的是,一旦被認定了角色便終生囚困之中,無法擺脫縱火者的名字。電影使用詩意的語言,卻以紀錄片方式拍攝,呈現加利西亞的山村景貌、環境及社會問題:溼冷天氣下濃綠得發亮的森林和草地、隨太陽升起飄渺升騰在山谷的雲霧,在靜謐景致中的農村生活非常樸實,居民抱著一絲希望能夠靠民宿發展觀光,卻被在酷熱夏季裡燒起的野火燃燒殆盡,也就勾起了尤加利葉樹作為不斷被擴大種植卻危害環境多樣性、易燃的爭議話題。
。这个开头实在太震撼了,后面不烂但对比之下确实有点乏力。大火那段还是要去请教一下马力克。那种自然状态的流露虽不及弗兰马汀诺和锡兰,但也还过得去。一半的“将至”,一半的“大火”,结构上还是有趣的,但细节的构成上还是有点散漫无章了。(也算是看到了我期待中的西班牙影像吧
80%胶片质感很棒。这个电影其实挺好的,看完我好难过啊。他犯了错能被这个世界原谅吗?那两场火,因纵火而入狱的那场火导演基本没怎么提及,metaphor在很多的细节处,和母亲的对话也是寥寥几句。最后的那场熊熊燃烧的大火又设置了一个悬念,我们不知道是不是他烧的,但我们其实都知道了。有安哲的影子,台词却很少,有时看看身后的大自然,无声胜有声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对一部非英文电影如此感慨。全剧没有太多的对白,只有震撼的背景音乐和雾气蒙蒙的画面,山川湖泊草木河流,沉静的牛,兴奋的狗,还有平淡无奇的阿马尔多和他安静的母亲。这是一部给对于情绪高度敏感的人群的电影,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平平无奇,可静下心来,可以感受到人性里埋藏的猜忌、自然的颠覆,生命的反复。
。有几个段落还是很喜欢的,虽然情节简单但有呼吸的感觉。绿色深林、狗、房中的山羊、烧伤的马等意象结合男主的前情、和他母亲的互动等本来可以更有想法,要是结尾能像幸福的拉扎罗那样走点超现实,融合叙事的轮回重叠就好了。中间部分音乐插入有些突兀。
两次大火的寓意,第一次更像是一次警醒世人对于森林的滥砍滥伐,第二次毫无征兆的大火是赤裸裸的惩罚世人了。首尾可以呼应,都有明亮的光源出现,第一次的光源来自于推土机,第二次的光源来自于太阳,虽然有被遮住,应该是刻意为之,其目的可以理解为人类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大自然的复仇。整部剧情其实没有太大的起伏转折,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前半段阴冷潮湿的村庄氛围,还有严肃深沉的配乐。可怜的混蛋,可怜的马,被打伤的男人,其实他们都是受害者跟这片森林一样~
戛纳的一种关注单元真的欣赏不来,大概这类空洞的无叙事的类纪录片,我真的看不来。艺术的发展,肯定经过从朴素到抽象的过程,雕塑建筑很实物,到小说歌剧,到绘画音乐电影,先锋总是越来越缥缈,只传递意境和感受的抽象派,普通人如何进入,触动大众需要那个点,但这个点很稀缺。
个人非常喜欢这类把娱乐性剔除为零的片子,几乎是介于剧情和纪录之间了,剧本不仅去掉了叙事,也不交代必要的信息量,只有几句关于桉树的台词可以提供关于山火的联想,让这个故事增加了诗意,带上了余味。其他时候只交代一群人的日常和状态,你甚至可以把大火理解成男主角在因纵火罪出狱之后的心理象征,是一部自然主义的诗电影,太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