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伦之旅(1990)

Stanno tutti beneUP:2023-09-26

天伦之旅

评分:8.6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编剧:马西莫·德·丽塔 / 托尼诺·格拉 / 朱塞佩·托纳多雷
主演: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米歇尔·摩根 / 瓦莱里亚·卡瓦利 / 马利诺·切纳 / 雅克·贝汉 / Norma Martelli / 罗伯托·诺毕雷 / 萨瓦特利·卡西欧 / Matteo Lo Piparo / Mariangela Randazzo / Gaia Restino / Paride Zappala / 里奥·故罗塔 / 安东内拉·阿蒂利 / 尼古拉·迪·平托 / 西尔薇·费内克 / 克里斯托弗·汤普森 / 恩尼奥·莫里康内 / Cesare Barbetti / 克洛丽丝·布罗斯卡 / Victor Cavallo / 贾科莫·西维莱蒂 / Vittorio De Bisogn
类型:剧情
片长:118分钟地区:意大利 / 法国
语言:意大利语
影片别名:天伦之旅(1990原版) / 大家一切都好 / 人人都很好 / Everybody's Fine / Ils vont tous bien!
上映:1990-05-20(戛纳电影节)
IMDb:tt0100681

天伦之旅简介

对于即将到来的旅程,斯库罗(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 饰)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之情,在妻子去世多年,自己光荣退休之后,他终于要走出那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去看望阔别已久的孩子们了。在重温亲情的路上领略异国他乡别样的景致,这样的经历想一想都 觉得美好。
  但是,现实却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完美。随着旅途的深入,斯库罗发现自己的五个孩子竟然各个都一事无成,更让他感到伤心的是,其中的一个孩子在不久前不幸死去,而他竟然对此一无所知。善良的孩子们试图用谎言来安慰失意的斯库罗,而面对妻子的亡灵,斯库罗也说出了同样的善意的谎言。幼者和长者,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一段真实又细腻的感情在亲人间缓缓流淌。

第4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朱塞佩·托纳多雷 第43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朱塞佩·托纳多雷

简评

莫里康内配乐电影展相比德尼罗的美版,意大利的原版真的是有趣太多,前者是全程阴沉沉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而这部一切都是一段旅程一段故事,父亲与子女的故事,马斯楚安尼带着厚重的凸面老花镜,那大大的眼睛真的活成一个乐天派的小老头,前半段欢声笑语,社牛状态,色彩斑斓,后半段阴阴沉沉也不在多话,全片也如同歌剧一般的展开着,随着长大与父母的相处也越来越疏远,父亲对儿子的期待或许也成为了他日后的困扰,一切善意的谎言可能是最好的安排,莫里康内在当中客串了一下指挥家,不得不说配乐依然奈斯!

开片马戴尔独坐暗室,随着镜头缓缓推近倏地光明大做,开启了一段回忆杀的寻梦之旅。大广角横推竖拉,后期合成的音轨刨得太干净,透着虚幻的不真实。梦境里升空远去的子女,包括将他们裹挟其中的黑色章鱼状怪物,渐行渐远始终模糊而望不真切;与之对应的是近端壮硕的白马,清晰与突兀诡谲地并存。在另一场梦里,孩子们变回了孩童模样才敢说出真话。火车汽笛和广场街道氤氲而出的雾气,正是造梦的湿润土壤。马斯楚安尼晚年杰作。放大镜戴在眼睛上,其实什么都看不清楚。

老头儿离开西西里踏上拜访子女的旅程,俨然是个state-of-the-nation公路片,前途无量。可是意大利人就是不能拒绝搞些theatrics(一拨电话世界就静止是什么鬼?),然后男主年轻时的暴力和疏远也遗憾地被一笔带过,情感上始终没有潜下去。楚安尼呈现出的孤独和思念还是很动人的。 7/10

看哭了,郁结泪奔,在这个只身在外也面临各种问题,家中父母老去,唯一希望我们好的年纪。片中老人还能寻着地址找到子女去看望,而我可能假的排场都安排出来。公寓,800英尺高旋转餐厅(也没个分居的男朋友可以扮演假面和谐)。但老人的孤独与我们的愧疚自责感是相同的。但愿我们也能历经波折后,能笑着说一句:一切都OK。

展现了意大利普通人的生活,宏伟的歌剧院等历史遗迹和混乱的社会现实之间、父亲想象中功成名就、家庭美满的孩子们和每日为工作和生活奔波的他们之间形成很大的反差,孩子们都报喜不报忧,让得知真相的老人格外伤心,但亲情的部分还是很感人的,马斯楚安尼戴这副眼镜意外得很萌。不要想着让孩子们成为大人物,重要的是开心就好。

作为家庭片出现了许多超现实的情节,幽默的讽刺了高速发展下表面繁华的社会所带来的困境,梦境和幻想是老人和观众是孩子们表面成功却各种隐瞒所带来的不安感,老人最终选择把希望交给了孙子的孩子,这也是对法国社会未来的希望,结尾揭示了老人一直隐瞒的是妻子早已去世与孩子们隐瞒父亲呼应表现出了社会问题出现的普遍性

天堂电影院的多多好可爱。托纳托雷的写实主义风穿插超现实的感官具化镜头,漂浮物真像巨大黑水母,很有想象力。马斯楚安尼的眼镜像是放大镜,眼睛放得真大。只想让别人问自己问题这个细节不错。莫里康内客串指挥家。配乐该欢快的时候欢快,悲伤的时候悲伤,加强情感,强。简介剧透了。。闪回子女小时候的画面感人的。字幕和英字有几处意思对不上。是的,我过得不好,但我还是要告诉你,一切都很好。

通俗有通俗的美,暗喻有暗喻的妙。在保持「啰嗦」这一特色的同时,意大利漫画风格的《天伦之旅》倒也保留了许多「未删减」的细节。比如男主角卡通人物式的形象、天台上的戏疯子,自杀的群鸟,迷失的公鹿以及瞬间「停摆」的罢工。影片的成功得益于托纳多雷这个精彩的剧本,翻拍版不仅复刻了原著的精髓,且对其进行了去繁化简式的提炼。但两版里的孤独意味都只增不减。离家寻亲的《邮差》一走就是二十年,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直迁徙到《密西西比》流域,从旅居海边到定居海上,中途既有荒诞和滑稽,又有悲情和苦涩。他那张随着远行注定千疮百孔的全家福告诉我们,这些因「入戏太深」而「无家可归」的儿女乃是对《一点就到家》的讽刺,亦是对人们「假戏真做」的无奈。看完原版之后,感觉《托尼厄德曼》更像是对这场大型「快闪」运动的一次戏仿和变奏。

剧情放在当下是有些平淡的,毕竟看到开头就猜到了结尾。不过那个年代应该是上乘的。最喜欢从老爷爷的视角去不同的地方旅行。父母对子女总是盲目的夸大其词,或者说盲目的认为自家孩子最好。我父母就是这样,让我感到安心和被爱。顺便,老爷爷幸苦了一辈子,至少几个子女都完成了很好的教育,找到了体面的工作,很不容易了。 独生子女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兄弟姐妹不能多关心下彼此呢? 明明他们是最亲近的人。惋惜老大的结局。

爸爸要是满头白发就好了;这是一场演出吗——不,这是我的全家福;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你总是希望他们长大;等他们真的长大的时候,你又觉得他们是孩子;这是一场演出吗——是的;别教育他成为大人物,葡萄酒必须是葡萄做的……朱塞佩·托纳雷多的电影,镜头设计、台词、节奏和配乐都好喜欢,感觉能将一个人的内心打开,去感受那一片世界~ PS:老先生被放大的眼睛太萌了,瞳孔好像桂圆核,好几次出戏哈哈

托纳多雷的第9部片,《东京物语》的意大利版。电影的剧情其实本质上跟中国的春运是一样的:农业社会的“家庭”观念在现代化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冲突——从这个意义上,欧美社会中号称最关注家庭的意大利“西西里人”确实是最合适的这个话题的。关于这种冲突,托纳多雷在片中借助主角的口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回归生活的常识,没必要对孩子望子成龙,一切交给命运来裁定即可——这就是影片中屡次出现的“葡萄酒是用葡萄做的”这句话,和最后那个新生婴儿在首次剪指甲时手握钞票的结束幕的内涵——无奈之极。ps,主角的形象好有特色啊,仔细想想跟“大雄”挺神似。

一百颗星都无法表示我对这部片子的喜爱“当他们是小孩子的时候,希望他们快快长大,而当他们长大后,又都当他们是孩子…”,岁月在眼前闪回却终不能逆转,经历过的一切都有他们的影子。动人的故事,真实的人生。不太能接受马斯楚安尼老去的样子,带上老花镜的他显得非常可爱,无法打破时间差的自己也就慢慢习惯了他的老去。

获得奖项

  • 第36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36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最佳音乐
    提名:最佳美术设计
  • 第43届戛纳电影节
    第43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42届戛纳电影节
    第4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