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佐格吃他的鞋(1980)

Werner Herzog Eats His ShoeUP:2024-05-17

赫尔佐格吃他的鞋

评分:8.1 导演:莱斯·布兰克 编剧:沃纳·赫尔佐格
主演:沃纳·赫尔佐格 / Tom Luddy / 迈克尔·古德温
类型:纪录片 / 短片
片长:20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荷索吃鞋子
上映:1980
IMDb:tt0081746

赫尔佐格吃他的鞋简介

为了激励年轻的电影人埃罗尔·莫里斯,赫尔佐格打下一个著名的赌:如果对方能拍出部电影,他就吃掉自己的鞋子。结果莫里斯拍出了纪录片《天堂之门》,赫尔佐格认赌服输,没有食言,硬是在纽约UA影院的首映式上当着上千名观众吃掉了自己的一只烹饪了5个小时的皮鞋。《赫尔佐格吃他的鞋子》后来也成为了一部纪录短片。在吃鞋子之前,赫尔佐格还有关于电影的道理要讲:“吃鞋是一件蠢事,但人生有的时候就要干些蠢事。一个成年人在他的一生中,本来应该吃一回自己的鞋子,或者干点其他类似的事。这话说给所有那些想要拍电影却不敢上手的人,别为资金、剧本烦恼太多,电影是运动,不是美学,动手拍就是了。”

简评

很有趣的小短片,荷索吃鞋(准确的说是靴)。怎么样能让鞋子烹饪成“披萨”般的口感?你要放点致死量的辣椒酱,一堆大蒜,洋葱,鸭油,迷迭香,盐…荷索自己也承认吃鞋很傻,甚至这样的行为如同小丑一样,但他不是第一次这么疯狂了,曾经他就有跳入仙人掌丛的尝试。把拍电影作为一生要做的事情,你就是小丑。荷索说,疯狂是为了让作为观众的大家开心。吃鞋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去尝试拍电影(荷索在此之前给朋友承诺如果他拍出电影荷索把鞋吃掉,于是朋友获得成功,荷索也履行诺言)。片中有很珍贵的荷索自述对电影的看法,甚至比吃鞋的部分更有趣。

“吃鞋是一件蠢事,但人生有的时候就要干些蠢事。一个成年人在他的一生中,本来应该吃一回自己的鞋子,或者干点其他类似的事。这话说给所有那些想要拍电影却不敢上手的人,别为资金、剧本烦恼太多,电影是运动,不是美学,动手拍就是了。”

,而且即使是记录片,镜头的色彩、画面的切割也是很美,对于事件记录的丰富性(不同层面的,包括最后的滴胶制品)从学习的角度来说也很值得反复观摩。吃鞋:就像问他为什么跳进仙人掌,他说只是为了给 别人带来点乐趣。我想很多创作如果也简单归为“给大家带来点乐趣”的话,也会变得纯粹很多。最后,黑背景衬人、物好有质感啊

人们看待赫尔佐格吃鞋子可能是作为小丑来看,殊不知,他所表达的是,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有愿赌服输的言而有信态度,也有对抗世界嘲讽的态度,看似是一次娱乐世界,我相信,赫尔佐格于美国人来说,也是一种精神象征。

和大蒜绕不开的了,主角是大蒜片儿里被拉着问吸血鬼片里有没有大蒜一脸懵逼的导演。吃鞋要一点一点剪成小块儿,一边回答问题一边细细咀嚼,具体吃没吃完没拍出来。噱头加提携鼓励后辈才是重点。很短,二十多分钟。

三个维度:1是为什么吃鞋,当然是言而有信,鼓励大家不要怕困难,勇于拍电影。2是积极推介莫里斯和他的惊世之作天堂之门,当时天堂之门还没有找到主流发行。3是淘金者中卓别林也吃鞋了,是对影史和影人的致敬!才知道herzog喜欢做饭呢,老头儿挺可爱的!把行为艺术上升到如此高度,最后还把那双鞋给用水晶装裱了一下,实在是高啊!牛啊!

作为埃罗尔·莫里斯电影梦想导师的赫尔佐格,在他成功拍出处女作后不吝赞美,甚至上演了”吃鞋“这样的行为艺术来吸引眼球、帮助发行。演讲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鼓励大家拿出guts追求梦想,即便在别人看来你是疯子、小丑。

为了帮助年轻影人拿到主流投资,为了鼓励年轻人想拍就拍,赫尔佐格选择公开吃一只靴子,带有迷迭香、洋葱和大蒜。看完这个记录片,我能明白焦雄屏说她当年所有的电影同学都爱赫尔佐格了。赫尔佐格就是一个奇迹吧。

我觉得我们尤其是我们的未来想成为导演的这一批孩子要有吃鞋的精神,第一要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年轻人要为了某个目标去奋斗,不能被钱左右,精神支柱还是要提升,第二就是不要蒙蔽自己,我们做电影是为了什么?不知道你们是为了什么,但我是为了将电影的社会性传达给大家,我想把真实的世界传达给大家,并让大家引起思考,引起注意,而不是一味的被蒙蔽在看似真实但非真实的世界…….

同样行为艺术式的符号,斯科塞斯在《剃须记》里表明了他反对战争的呼吁,而赫尔佐格则是给予了我们一份鼓舞:人这一生总要去做一些蠢事,或者是吃鞋,或者是拍一辈子电影,或者是干点儿别的,无论成功与否,重要的是,我们做过了。

相关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