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选组!(2004)

新選組!UP:2024-05-18

演员表影评剧照播出时间结局 主题曲
新选组!

评分:8.6 导演:清水一彥 / 吉川邦夫 / 伊勢田雅也 / 吉田浩樹 编剧:三谷幸喜
主演:香取慎吾 / 山本耕史 / 堺雅人 / 山本太郎 / 优香 / 中村狮童 / 铃木京香 / 山口智充 / 石黑贤 / 泽口靖子 / 藤原龙也 / 江口洋介 / 佐藤浩市 / 小田切让 / 麻生久美子 / 高桥一生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Shinsengumi!
上映:2004-01-11(日本)
IMDb:tt0406466

新选组!简介

幕府后期,日本史上相当有人气的其中一个团体,一方面也是令勤王志士们闻风丧胆的年轻集团-新选组。以局长近藤勇为主轴,日本的未来就寄托在他们身上,是描述贯彻自己的信念的幕末青春物语。

第43届日剧学院赏最优秀作品奖 第43届日剧学院赏最佳男主角香取慎吾 第43届日剧学院赏最佳男配角山本耕史

简评

历史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之前看《笃姬》,《龙马》是站在萨长,倒幕一方,这次看《新选组》是支持幕府一方,但不管是谁,在尊王,开国这方面意见一致。幕府一退再退(大政奉还,王政复古,德川庆喜隐居),还是无法让萨长满意,萨长的目的是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在中心位置(事实证明也确实是这样)。于是作为幕府爪牙的新选组更没有好名声。本片作为大河剧,算是部分为新选组正名了!新选组成立之初的乱象是事实,后来整顿纪律后也为维护京都治安出力,至于暗杀革命志士则是各为其主吧!刀的时代结束了,新选组,幕府的时代也结束了。三谷幸喜做编剧的大河剧品质有保障。

胜海舟说得对,新选组就是一群落后于时代的剑士而已。懵懵懂懂地入世,站到了时代潮流的反面而不自知,有的只是愚忠和江湖义气。后半段极大地夸大了新选组作为幕府鹰犬的作用,不过观众不会在意,他们只是看到一群热血男儿如樱花般绽放和陨落的过程。但大部分时间实在是太无聊了,难为三谷了,这帮人真没干什么正经事。

就是这个片子!!让我不断吐槽藤原龙也长得太漂亮了,五酱上有人吐槽说冲田总司这个人设就是又要长得一张鱼脸又要是美少年,所以没有比藤原更合适的了。以至于后来选的那几个演冲田总司的演员包括柳下大山田凉介和村上虹郎都有类似的倾向。

因为深爱坂本龙马一度是讨厌新选组的,但看完之后有点惆怅…一群农民练了一身武艺想当武士,拼命效忠幕府,最后幕府倒了,德川庆喜退位保命,拉的仇恨新选组老大近藤勇去背…时代的漩涡里真的很难看清方向吧,或者说胜者才有机会转身说一句:顺应时代

新选组从来就不是仁义之师,而是困兽之斗。因此要写新选组,主角永远应该是土方,而不该是近藤,更不该是这么一个完全失真的近藤。再加上剧中的冲田实在令人反感,顶天两星半——看完之后甚至怀念燃剑里的七里研之助。

“新党”当然是意译;然而“新撰组”、“新选组”同时在日文中出现,究竟哪个才是正名呢?  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据日本学者最近的考证,“新撰组”才是正确的名 称。至于“新选组”的由来,是近藤勇在家信中这样写道的(你可以称呼他“白字局长近藤”)。

每一个新选组的光辉故事背后总涂抹着芹泽鸭鲜艳的悲剧。佐藤浩市非常适合这个粗暴易怒、目光狠辣但又怀着莫名柔情的角色。阿梅说得对,去到乡下给孩子们教教剑道、上上课、削削竹蜻蜓,实在是很适合芹泽鸭,但以一敌四狂妄地相杀至死也同样适合他……

卡司阵容太强大了,好多明星。为了雅人叔开始追,还以为山南下线了就不会再看了,谁知道剧情还蛮吸引人,虽然老套,重在情感真挚,除了近藤勇这个角色过于格式化以外,其他配角都很出色。可惜历史的滚滚洪流啊,把新选组推向了这样的结局。

美少年已成美大叔,唯有藤原龙也那张脸丑得恒久远…第一部大河剧,感谢。了解了一些新选组的传闻逸事,也读了司马辽太郎的著作,这群年轻人(孩子)真是个笑话…让人心疼。薄樱鬼是彻底推不下去了,让我如何接受备选全是短命鬼的事实呢,斋藤一虽然是藤田五郎而且活到老死但是真的忘不了没脖子造型啊……

用了一个半月终于看完,暗杀芹泽鸭、池田屋事件这几集做得属实用心。屡屡感叹幕末时代洪流之中不得不逝去的珍贵事物,新选组虽然站在维新势头的对立面,对历史发展造成许许多多负面的影响,但每一个真正武士的死还是令人敬仰的,至少,武士道精神是崇高的。. 接下来就要去读永仓新八的回忆录《新选组始末记》了。

我心目中的总司是司马辽太郎《燃烧吧!剑》里的形象,觉得本剧给总司安排的感情线有几分不协调感,而且主要角色必有异性恋感情线的设定实在不喜欢;结尾把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近藤、岁、总司三人之死穿插在一起,命运感令人扼腕,但是,岁三在近藤死后、在曾经的新选组离散后,还要独力支撑很长时间,辗转坚持,这种孤独寂寥悲凉中的坚忍就拍不出来了;本剧很偏爱近藤啊,我印象里不是一个有深邃思想也不怎么有明智和毅力的人,拍得血肉丰满、令人敬爱;总司的演员选得实在好,开头时原本觉得阿岁眉眼比总司俊朗得多,总司的月代头怎么都看不惯,但最后总司越是病重憔悴,竟越发让人觉得实在美丽、美得光彩照人,简直像《春琴抄》中佐助描述春琴:就如接引佛一般。

大学时代看的第一部大河剧。三谷幸喜不愧是大河剧史上最强编剧,完美示范了如何把小人物融入时代洪流的时代剧写法,洗白明显却又能逻辑自洽,人物刻画更是一绝,最喜欢的是藤原龙也的总司和堺雅人的山南。虽然和众多当事人回忆中那个开朗活泼的总司相比,这里的总司在上京后多少显得阴郁了些,但从1954年的中村锦之助算起,藤原龙也扮演的总司在历代扮演者中算得上是把少年感演绎得最出色的,也把患病后从开始的不甘绝望到最后的从容的心路历程表演得淋漓尽致。堺雅人的山南又是另一番风景,内心的纠结挣扎、与土方的微妙关系变化,以及在理想主义的书生意气中也不乏心机的特殊个性都演得太好,与明里一起的3集更是令人哭瞎。全剧除了近藤的形象单薄了些外,其余角色的塑造可谓个个精彩,对所有有志于群像剧的编剧来说,这都是一部值得认真学习的教科书

相关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