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维纳斯(1995)
Delta of VenusUP:2024-07-15
情迷维纳斯简介
故事发生在1939年的巴黎,女作家伊丽娜(奥黛·英格兰 Audie England 饰)正和著名作家劳伦斯(科斯塔斯·曼迪勒 Costas Mandylor 饰)打得火热,而就在这浓情蜜意的时刻,伊丽娜震惊的发现劳伦斯居然背着她四处沾花惹草,心高气傲的伊丽娜果断的选择了离开。
动荡的政局带来的是生活的困苦和拮据,在出版业极不景气的情况下,入不敷出的伊丽娜只得做起了人体模特的职业以此谋生,虽然经济状况因此有所好转,但整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就在此时,伊丽娜的经纪人告诉她,有一个神秘的顾客想要出高价购买她的作品,但题材必须和情欲有关。为了生存,对此题材毫无经验的伊丽娜做出了决定,毅然踏上了探索灵与肉的道路。
- 扎尔曼·金 Zalman King导演
- 奥黛·英格兰 Audie England演员
- 科斯塔斯·曼迪勒 Costas Mandylor演员
- 罗伯塔·汉利 Roberta Hanley演员
- Stephen Halbert Stephen Halbert演员
- Daniel Dvorak Daniel Dvorak演员
简评
芬兰加入北约,俄与乌每天的互相开盒,如果F16从波兰起飞去打击克里米亚俄军目标。。。现在的巴黎,也许已经彻底放开性取向和进行了更多性情探索的小资人们,也许又会在上演当年电影中刻画的、二战战云密布背景下,那些情欲迷离、醉生梦死、声色犬马?
电影名字很美,男女主都很有味道,情色镜头拍的也很唯美,从头到尾都很文艺,以至于有些压抑,分手前的最后一次大幅度的动作配上bgm蛮震撼。文艺作家在战争年代的情欲抒发,三场戏从第一次的克制到纵情再到最后一次的歇斯底里,最后消散在男主码头上的挥手告别里。
矫情、做作,看似很文艺,实则很拧巴的一部影片。以一名女性作家的成长为主线,从其追寻、分别、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情感,到人人称赞却销量寥寥、引人入胜又活色生香的文笔进步,再到贞洁、随性的人生观改变。影片用一种唯美、但又纠结的方式描述了女主的这段经历。整部影片节奏缓慢,让人昏昏欲睡又强打精神。大段的自白使故事缺少趣味性,不够精彩。另外,影片人物选角与设定,过于脸谱化,几乎没有惊喜。
7分全给整部电影最大亮点的中间部分,埃琳娜把自己投身于故事中心写出的情欲故事。对于一个要写故事的人来说,画面与文字的共同展现真是能到达一个G点,就宛如自己写的东西成真了,这能不爽吗?那部分台词个人是真心心水,不禁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把脑袋里的画面描写得像这部电影中的埃琳娜这么有感觉。文字给人的想象力高潮真比画面来得猛烈。
意外地感觉还不错。埃琳娜不仅摆脱了在写作上对劳伦斯的依附,也从性客体走向了性本位,迎来了她个人的情感与性的解放。抛开情色的噱头和特定时代背景下那些难以捉摸的隐喻,女性关于性与情欲的自我探索永远都是美妙的。
很好看(音乐也好听)的情色片。女主通过探索自己的隐秘世界,实现了对爱情的超越,完成了自己的主体性建构:他打开她的眼睛她的耳朵她的心;从现在开始,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她创作;从现在开始,不管好坏,她知道她能有很多情人——这是心灵的创伤。如果我离开,这个男人会知道;如果我离开,这个男人会感觉到——我存在他身体里,这就是生活。
性也许是人类最复杂的欲望。限于社会伦理,很多时候却只能遮遮掩掩和按部就班,极少有能彻底的释放和满足,更遑论探索。女主的探索其实更像是在被男主PUA和引诱堕落,虽然终究找到了自我,但是留下了很多伤痕乃至毁灭。
哇好几个女配都超级漂亮美过女主了,红发女子和男模特是本片颜值身材最强二人组,歌手姐姐高贵冷艳唱歌一绝。男女主在路上随机编的故事是外行都震惊的低水平,作家人设是想copy情迷六月花吗,以及男主的秋衣秋裤好难看啊......
电影是纯女性视角的,从头到尾把男性客体化了,女人会因恐惧而显得纯情,所以不像男性向情色一样血脉喷张。中间伴随非洲鼓的性破除了女文青这个恐惧的诡计,小心翼翼的解放是因为欲望,而最初的懦弱也是源于欲望,欲望有顶点却又总想登上更高峰。男人的欲望可以用来征服世界,所以背景设置在二战期间;而女人的通常都会毁灭自己,让人不得不害怕,但埃琳娜还是去了鸦片俱乐部探索永恒。感觉剧情和台词扣得太紧,情绪没法自然流露出来,无法直击人心的缠绵悱恻看起来很烦,阿娜伊丝写剧本时,害怕爱情里没有爱所以转而描写浪漫和肉欲,这就是电影无法动人的原因。
摄影一流,有几个段落美得惊心动魄。但是不停的旁白配上喧宾夺主的音乐之后女主角和故事都变得无比做作,虚张声势。1940年的巴黎背景显得像个幕布,单薄的剧本消弭了火花,友情,欲望和探索,变得像灌了水了商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