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活宝(1990)

UP:2024-07-15

现世活宝

评分:7.9 导演:段吉顺 编剧:李保元 / 廉春明
主演:赵本山 / 石国庆 / 巩汉林 / 雷恪生 / 陈立中 / 黄素影 / 郝爱民 / 杨瑞库 / 雷瑞琴 / 董立范 / 石一夫 / 李金祥 / 郭达 / 杨蕾 / 句号 / 刘丛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88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Xian shi huo bao
上映:
IMDb:tt0351999

现世活宝简介

故事发生在华北某山区。遭裁员的笨山(赵本山 饰)巧遇郁郁寡欢的木犊(石国庆 饰),二人在县城贴出广告:山木多功能有限公司承揽婚丧嫁娶、推拿按摩、美容化妆。一时间顾客盈门,可他俩根本不懂广告中所吹项目,被按摩的客人叫声像杀猪,割双眼皮基本靠画,来占卜的人更是被晕得五迷三道。开张第二天,就有人吊着胳膊找他俩算帐,二人落荒而逃。二人逃到乡下,承揽了某乡长为孙子搞的百日庆典,笨山还捎带着接下为张大妈(陈立中 饰)和王二婶(黄素颖 饰)两家结阴亲的活儿。冒充厨师的木犊正为一道广东莱猴脑着急上火,笨山赶忙弄一盘猪脑端上去充数。由于找不到王二婶儿子的坟地,笨山弄一副狗骨头冒充其儿子的遗骨......

简评

尘归尘,土归土,镯子归地母。所有谈论并期待「元宇宙」的人都有必要看看《现世活宝》造就出来的江湖「骗子/伪神」是怎样一副模样,以及这个「皮包」公司活在怎样的「生态」环境抑或「荒诞」景观当中。明明白白的骗——倘若「忽悠」吆喝就是「未来」世界的形态,那么谁说东土落后于西洋?我们的「土特产」赵本山「大叔/大娘」抖出的「名片」包袱较比「商业天才」扎克伯格「不接地气」官宣的「Meta」概念早了三十年——东方人至少提前三十年知道不管是《伊甸园》还是「元宇宙」都是一种「封建」迷信。身为《社交网络》之王,扎克伯格知道「Meta」这个词源于希腊语,但他知道希腊人是如何「超越」生死的吗?人,从哪来又到哪去?按照组织这场闹剧的「主持」人和这个流动剧团「董事长」兼「精算师」的话说:人,从他妈那来,要到《母亲河》中去。

三十年前的赵本山就已经是个“弄弄子”了,这个被剧团开除的演员游走乡间,抓住一切机会坑蒙拐骗,来自中国北方农村的尤利西斯。两个现实的拜金浪人,带出了90年代社会之经济、法制观念与农村生活的碰撞,倒爷、冥婚、割双眼皮、美钞冥币轮番上演,而赵本山脱口而出版权之类词汇和即兴的冥婚唱段都足够令人惊愕,这部电影作为新与旧、愚昧与时髦交错的怪诞历史节点弥足珍贵。演员阵容基本是春晚配置了,赵本山在外景的表演真是活生生由大街生长出来的。缺点也很明显:开场俩人在破庙开张,那些各色顾客为啥找他们?赵本山行事糊弄但出手快准狠,为何骗手镯败露时逃亡的毫无章法?估计可能编导急于扭出一个“坏人必受惩”的合法结局,只好放弃角色合理性,全片摄影过于随意,看着黑黢黢的,配音做的也不好,小孩都是碎嘴,郭达竟也是配音

赵大忽悠行骗记。两个被优化的工人,自诩演技不输明星的骗子,为了俩钱儿,啥活都接,啥事都干,画了不少饼,坑了不少人,最终丑事败露,不仅黑财散尽,自己也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此外,影片对大操大办、重男轻女的农村陋习,乱倒滥卖的经济乱象,有奶便是娘的拜金思想,也有着辛辣的讽刺。

赵本山领衔主演,小品自然是少不了,郭达客串的故事就是同年元旦小品超生游击队。而由于相声作家廉春明也参与了编剧,相声段子也自然少不了。故事主干的”争镯闹剧“就是以刘宝瑞单口化蜡扦儿为底料然后与赵本山这个飞机头神棍的事迹一结合,那只逃脱“头脑风暴”的猴子攀脊趴梁冷眼俯看着这出现实活宝人间喜剧。

骗子固然令人厌恶,被骗的人也没见得就好到哪里去。首尾呼应的结果,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现状,才会让角色里的骗子们不断有机可乘。赵本山因忽悠而起,因忽悠而盛,也因忽悠而骂。石国庆老师的作品是真的少啊,童非居然可能是他的最后一个角色了

我的天呐,编剧和导演也太b了吧,这剧情,这台词,这镜头,笑着笑着就哭了,这片子里讽刺的人、事、情都鞭辟入里,放现在也不过时。活宝是芸芸众生,这两人是镜子,照出了世间万物,搞笑的是世间百态。和落叶归根一样优秀的片子。这表演太优秀了,春晚的蝉联也理所应当。被春晚或者是某些欲望耽误的东方卓别林。剧本本就优秀加上赵本山的表演相得益彰。

后来的许多精典小品,都可以在在本片中看到雏形。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些演员的表演风格,之后就没有太大的变化,突破太难。那时的喜剧片同现在的喜剧片相比,那时的喜剧片是笑中有刺,而现在只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就变成了恶搞。深度的差别——大相径庭。

不错,把背景剥离在抽象的乡村,并不高明的骗子用一堆名词包装自己,而且还设计了一位旗鼓相当的同行,巩汉林90年就开始走南方银的人设了啊?鉴于片子的年代个人觉得导演意在讽刺那些在改开初期特别能钻营的人,搁到现在把,估计也算是局部人才了。

全都是当年的喜剧演员们。本山大叔可真有才,三弦、唢呐、唱歌样样都会!他的肢体动作一般人可真是模仿不来,例如那个丢掉镯子,失魂不倒翁的样子,真的像是个假人,肢体动作太好了!回看当年的喜剧,必定有所讽刺。这种两个骗子的故事现在肯定是拍不出来了,拍出来就是污蔑农村形象,下场参考《隐入尘烟》。

疯狂时代的迷惑作品,一切都很粗糙。通篇越是讽刺钱,越是说明那时候的人,有了消费欲以后是真的缺钱,更缺健康的消费引导,那要做的更多是破除不良消费行为,而非单单谴责金钱。老是让北方演员操着幻想中的广东口音,看来当年南方人是有了经济地位,但是文化地位还是低啊。

基友给我推荐《东北告别天团》,却瞬间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电影院--工人文化宫--看过的这个,顺着赵本山在豆瓣找到了这个【现世活宝】现在回想起来,这部电影讽刺实事,针砭时弊,在我看来是部好电影。本山大叔就没拍过不真诚的电影。

赵本山学老太太可真像,这个电影透着那种时代的视听特点,一种讲故事一样的配乐,带有那种像寓言故事一样的画外旁白,时不时的加速画面像动画片一样,电影里也有很多后来非常出名的小品的雏形,本山大叔太能忽悠了,天赋异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