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博士(1931)
评分:8.1
导演:鲁本·马莫利安
编剧:珀西·希思 /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 萨莫尔·霍芬斯蒂安
主演:弗雷德里克·马奇 / 米利亚姆·霍普金斯 / 罗丝·霍巴德
类型:剧情 / 科幻 / 恐怖
片长:98 分钟 / 96 分钟(TCM print)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
上映:1931-12-31(纽约首映)
IMDb:tt0022835
化身博士简介
基克尔(弗雷德里克·马奇 Fredric March 饰)是一名知识非常渊博的科学家,他将毕生的经历都投注到了探索人性的善恶奥妙之中,并且最终制造出了一种可怕的药剂,这种药剂能够令基克尔化身成为海德先生,基克尔将自己所有的恶意和坏念头都投射到了海德的大脑里。白天,基克尔行医救人乐善好施,待到夜幕降临,海德先生便会现身,杀人害命,无恶不作。
基克尔有一位名叫伊芙(米利亚姆·霍普金斯 Miriam Hopkins 饰)的未婚妻,两人之间的感情非常的要好,然而,海德先生的存在让基克尔不自觉的被名叫碧翠丝(Eric Wilton 饰)的放荡妓女所吸引。分裂的人格让基克尔感到万分的痛苦,他想要消灭海德先生。
第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弗雷德里克·马奇 第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萨莫尔·霍芬斯蒂安 / 珀西·希思 第1届威尼斯电影节观众票选奖 最受欢迎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奇
获得奖项
- 第5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男主角
提名:最佳编剧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摄影 - 第1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观众票选奖-最受欢迎男演员 / 观众票选奖-奇幻类最佳原创故事
- 鲁本·马莫利安 Rouben Mamoulian导演
- 弗雷德里克·马奇 Fredric March演员
- 米利亚姆·霍普金斯 Miriam Hopkins演员
- 罗丝·霍巴德 Rose Hobart演员
- 威廉·贝格 William Begg演员
- 珀西·希思 Percy Heath编剧
简评
主观长镜头对于1931年来说实在太有开创性了,第一次变身后其实博士/怪物的主观视角就少了很多,多数都是大特写来反映人物表情,不知是否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区分博士有主动审视他人的权利,而怪物更多是被审视,怪物的“看”是兽性的、完全欲望层面的,而人的“看”则更具社会性。除此之外,几处心理蒙太奇的使用也蛮先锋的,妓女晃动的腿和沸腾的水都暗示了博士摇摆不定的心理状态。
不管是第一视角还是叠化的运用都让这部作品注定非比寻常,作为九十年前的片子对画面的处理太过超前。杰柯和海德就像是一部分男人的缩影,有钱有识正人君子和控制欲家暴男,杰柯虽然迫不及待结婚但是内心的另一面却想着另一个女人。那个年代的演员表演不仅没有什么话剧感甚至还出乎意料的像样,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能在奥斯卡上拿到演技奖的原因吧
派拉蒙早期的怪物电影,剧情方面没有1920版《化身博士》饱满,没能使变身后博士的“兽性”得到充分体现,只是单纯将“兽性”表现在“色欲”上,其次结尾处理得较为仓促,相比20版博士自杀的结局(原小说结局),改编后由警察杀死的结局稍为逊色。但是和同时期“怪物专业户”环球的《德古拉》与《科学怪人》相比,无论是恐怖惊悚氛围的营造,还是镜头配乐的运用都要成熟得多,包括博士由“人”变身成“兽”的变身特效也比后来环球的《狼人》要领先了10年。除此之外,影片中占比的暴力色情镜头也是当时那个年代怪物电影当中最多的。
探讨人性,尤其是男性的两面性与割裂性,表现主义呈现,想法和拍摄手法都非常超前。难以控制原始欲望,渴望摆脱现代社会礼节束缚,.Jekyll内心深处的原始模样,妓女和未婚妻代表了女性视角,对于男性绅士礼节下的“天使”幻想与爱慕和遭受男性欲望丑恶本质驱使的鞭打,变身时即是对比与讽刺,一种对于本片主题深度的讨论,非常有意思。几个镜头不错,例如第一视角、利用物品特写的暗示、变身时的“特效”。马奇的表演非常棒,变身前后的姿态和动作判若两人,这部领悟到了他的长相,太帅了。
惊叹不已,非常超前的视听手法,长镜头的变身、直拍镜子、对角分切画面和长时间叠化等手法让人惊叹不已。化身博士选择了一条终将毁灭的路,导演则选择了一个极为出色的演员,对这个双面角色进行了几近完美的演绎。他看似是因为科学而走上了不归路,但其实还是归结于他无法控制的欲望。
大胆的POV、过场剪辑非常诡异的雨刷、丝袜腿的叠印、旋转镜头+叠印+声效(意识叠加)最后归回POV。变身过程的几次演绎都非常精彩(镜子、身体部位特写)不少突然的推镜头不断贴近人物及变焦。技术限制导致的运动卡顿很具时代气息甚至更染上了一种战间的现代机械感。此外不少夜景的阴影处理也颇具表现主义特征。--绿巨人
杰基尔那句“我看见了一丝光,却不知道它通向何处”几乎可以用来概括十九世纪以来知识界普遍的伦理困惑。从《科学怪人》到《化身博士》再到《荒原狼》,形成了一条逐渐递进的存在主义认识链。《科学怪人》关注人性的有无、创造肉身却无法给予灵魂,僭越的科学通向毁灭。《化身博士》关注人性的善恶,延续了前者的科学恐惧,不再新造肉身,而是以自身为试验场,试图以药物分离灵魂,最终被失控的恶性吞噬。《荒原狼》则试图调和守序和反叛之间的矛盾,它不再关心内心交战对外界的影响,而是以心为世界,最终以人狼互驯抵达和谐状态。
本片是好萊塢著名的經典電影之一,開創了“人格分裂”的模式,本片營造出大霧彌漫的倫敦氛圍,處理男主角變身野獸時不依靠特技,而是通過出色的攝影去達到效果。男主角弗雷德裏克馬奇以其精湛的演技,詮釋了優雅高貴的醫生和野蠻殘暴的野獸兩種不同的角色,以此片奪下奧斯卡影帝。
片头数分钟的主观镜头是人格分裂的另一种视角,被禁锢于肉体之内窥视外界,借助镜子完成两个人格视角的重合,此流畅的长镜头为人格分裂剧情奠定基础。双重人格的外表、行为不同以示区别,代表着生活于两个阶层的内心世界。同时看了与1920年版本,即使本片作为默片观感也强于前者。情感部分的剧情比较差。恐怖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90/100,确实是上世纪“怪物宇宙”中最出色的心理电影。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的出色表演、巴赫的康塔塔与无神论、原始和进化现阶段,都是讽刺绅士们自我膨胀的人格中心论的辛辣隐喻。本片运用分镜、主观长镜头和叠化蒙太奇的手法凸显“分裂”的时代母题,已经是对原著较为本色的还原
诚实地说,虽然我不好这口剧情,但是我好奇March的俊美帅气。男主产生欲望时,或者说是这种欲望受到刺激程度变强时会变身,这还挺叫人玩味的。变身后的男主竟写信叫朋友送药水来,还愿意变回他所认为的伪君子,虽说他犯了事。哈,没变身的男主跟我印象中的维多利亚时代绅士有些区别,感觉他们不会说“去巴黎度蜜月”,要说也是在自嘲,我又可以想想绅士问题了。男主有些镜头还会让我想起普卢默。
除了作为原型故事的经典意义外,电影技法方面也是全方位的惊艳:1. 台词表演方面对比同时代作品要自然主义得多,尤其考虑到这还是个超现实的故事;2. 摄影技巧丰富,大量惊艳的直视第四堵墙镜头,构图运镜照明质量都很高;3. 光学镜头特效、特效化妆等也是时代最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