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异客(2021)

UP:2024-07-28

故乡异客

评分:6.5 导演:李崧鸣 编剧:李崧鸣
主演:叶麒圣 / 慈婉彤 / 陈帮会 / 章关飞 / 尧十三
类型:剧情
片长:93分钟 / 94分钟(FIRST青年电影展)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 贵州方言
影片别名:来访者 / Love Found Love Lost / He Used To Be A Child
上映:2023-05-19(中国大陆)
IMDb:tt15110144

故乡异客简介

30岁的兴贵,工作不顺、无法与女友沟通、与父母情感疏离,现在连健康也失去了,在康复的过程中,母亲与女友悉心的照料,让他像婴儿般的沉浸在关爱中。身体逐渐康复,他对爱的感知力也在慢慢回归,他渴望通过心理咨询去深入了解自己,并获得爱的能力,他开始回顾并接纳过去的自己与身边的亲人,不久,他觉察到现实的生活竟然跟他多年来感受到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他渐渐明白,爱应该始于接纳……

简评

每场戏只用一个镜头的设定,让衔接和剪辑难度倍增,但前后奇妙的衔接感和大量埋伏的及时呼应,让衔接略显生涩的毛病平滑了不少。喜欢影片中被抓来当演员的当地人(听导演说大多是他的家人)的真实感,也因此很多个细节多了很多动容,就像兴贵抱起外婆教她打太极,外婆两次在老伴的坟头的两次砍竹子和说明的戏份,外婆最真诚的出演让人不禁落泪。影片的最后,当晓洁慢慢消失在镜头中,才明白原来整个戏份的含义,猛的一心酸。喜欢电影中的镜头感,让我想起何伟的三部曲,默默记录,不评论,不改变,却也慢慢成为其中的一员。

不知道怎么说,仿佛《路边野餐》之后就有大量这种不知所云的文艺片的表达。各种追求某种调子,某种氛围。但我始终觉得首先得讲好一个故事。这部片子在情感表达上没话说,很细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表达的很好,恋爱关系,母子关系以及和外婆的关系。路演的时候,导演说这其实也是一个类似于《野草莓》一样讲述一个去爱学会爱的故事,尽管影片中的男主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学会爱,但他至少懂得了爱的珍贵。至于讲故事层面,导演感觉不太会讲故事,电影有各种隐喻符号,梦境与现实的交叠,但再把控这些元素的时候稍显凌乱,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电影看少了,无法一次get。值得看第二遍。

我第一次遇到映后交流会为影片减分的情况。请做好准备再接受各色观众的审判,创作者的成长太需要更多用心的准备了,此时,挑剔的(刻薄的)我,感到尴尬。 关于影片本身的优点,1-一部分特色民俗的展现,增长见识;2-老人家的片段有对镜头的尴尬,但是因为是她的本色,而显得自然(且可爱)。 同时这样遮挡画面的上映,感到无可奈何的悲伤。

有幸今晚在深圳看到了贵州籍青年导演李崧鸣的处女作《故乡异客》,是以个人成长经历写的剧本,导演的妈妈和外婆参演,演得都好自然。剧终一句“谨以此片献给外婆”,着实让人感动,老外婆拍完电影两个月后就不在了。很惊喜发现这几年,贵州冒出好几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导演,比如《路边野餐》毕赣、《四个春天》陆庆屹,期待他们的新作。

不知为何很多人对此片评价不好,是我喜欢的风格。导演映后交流解决了很多困惑,比如女主可能根本就没去男主老家,所以时间线貌似逻辑错误可能是导演故意的破绽。有人批评导演很多场景拍两次,我觉得到很不错,外婆跟外孙说的话更真实,更多是诉苦抱怨,对可能的外孙媳妇说的就看起来很美,不由自主修饰自己的人生,反而真实。包括男主自己的记忆与大人的解释有差异,也很符合真实场景。女观众对巨婴男主很吃不消,不过身边这样的人其实也不少的 导演说外婆的台词完全是剧本里的,实在太厉害了,演得真好,没有表演的痕迹。

因为参加路演在15FIRST后又看了一遍,演后谈都把初衷讲得更清楚了。第二遍看我比第一遍评价更高。是有一些精巧的设置和不错的镜头语言在里面的,故事性上也不差。还是偏流水账了,在第三段导演其实把线索往里收了,观感是不差的。整体落地完成度差点意思。我认为在当下的内容环境中,还是应该把类型推极致一点,把风格化做明显一点更能收获相对好的市场反馈。我不同意对于男主人设的批评,相较于完美我认为真实性和现实性更重要一些。叶麒圣很适配这个角色,台词和表演都足够,但因为角色本身的原因获得差评,那是观众的问题。为外婆加一颗星吧。

本片的结构不错,两段互相对称的回乡生活,中间一段北京的崩溃生活。之间场景转换就是固定镜头的错进错出,达到时空的转换,有些路边野餐里水杯的影子。女主怀孕了,小鸡出壳了,公鸡打鸣了,但姥姥再也无法起床下地了……一切既平静又忧伤,这就是生活。

李崧鸣《故乡异客》很典型的作者型处女作,贵州部分的情绪把握的特别好,尤其与外婆吃饭聊天的段落,多少有些章明的感觉。结构设计有导演的巧思,把生活过成剧本中的样子或是剧本本身来源于生活,二者之间的互文关系导演处理很棒。尽管前半部分困到小睡一觉,但却没有影响到后面内容与情绪的衔接,也挺神奇的,奥斯卡2号厅的皮沙发是真好睡另外巨婴兴贵的“出轨”部分蛮有趣,导演对男人自尊的嘲讽也是丝毫不留情面……

片中的母亲和外婆都是导演的亲人本色出演。片中的很多情节都源于导演的亲身经历,片中写实的部分集中在北漂患病和外婆在乡下的日常。前者是导演的自我曝露,他很细致记叙病中燥郁的自己,苦痛与挣扎。母亲、女友不厌其烦地忍耐他的乖张、暴戾,直至他痊愈。

本届电影节最后一部,这个影片观感亏我跑那么远看完回家还被淋了一身雨,我真觉得自己是是个大冤种。也是当天临时起意在所剩不多的电影里选了这部从没听过但时间还挺适合的片子,事实证明完全是个错误。头一次碰到影片放完影院把我们遗忘的情形,过了几分钟都没亮灯,堪称这部电影现实的写照了。导演加演员名字之前都没听过,应该都是新人,表演不太自然,最难以理解的是很多镜头失焦了,看不出意图,如果不是有意为之那只能说重大失误。同样的场景换男女主各来一次,老人的讲述却截然不同,一个讲述苦难,一个渲染美好,不知道是把谁当外人。男主的转变和最后和好也挺突兀。链家一定没给赞助里面经纪人的形象才这么被黑。

对于同一镜头的两种演绎引发观众思考,再在最后一秒说出真相还蛮好玩的。巨婴男主不断吸血周遭的女性角色:母亲、女友、外婆… 好几场洗澡的戏(母亲和女友同时给他洗澡/玩蜘蛛/分手等等),母亲帮他拉屎的戏,亲耳朵的戏,印象深刻。北京的戏有些无聊,贵州的要好很多。而说献给外婆,其实更多像是献给自己。还蛮希望关于外婆的题材直接是外婆视角,而不是“某人”(且大多是男性视角)眼中的外婆。而面对面的时候,人们的真话都会打折扣。

#2021FIRST13# 看到的第一部“惊人首作”,的确震惊不已,拍手称快。章明《结果》般的场景重演,却又以莫比乌斯式的对倒结构串联。同样的人事,男女两人经历过却是不一样的色彩。是恼人的现实,还是魔幻的剧作,无需阐明,就像被油漆过的牛身上黑白相间,就像老人从台湾回到故乡却已是异客,就像人和世界会变,却也永远不变。

获得奖项

  • 第15届First青年影展
    第15届First青年影展
    提名:最佳剧情长片
故乡异客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