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珍宝金(1988)

Jane B. par Agnès V.UP:2024-08-07

千面珍宝金

评分:8.1 导演:阿涅斯·瓦尔达 编剧:阿涅斯·瓦尔达
主演:简·伯金 / 让-皮埃尔·利奥德 / 菲利普·莱奥塔尔 / 法里德·肖佩尔 / 阿兰·苏雄 / 赛日·甘斯布 / 劳拉·贝蒂 / Monique Godard / Ian Marshall / Les enfants Tooke / 夏洛特·甘斯布 / 马修·德米 / James Millard / Pascale Torsat / Henri Piednoir / 阿涅斯·瓦尔达
类型:奇幻
片长:97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写珍集 / Jane B. for Agnes V.
上映:1988-03-02(法国)
IMDb:tt0093295

千面珍宝金简介

这是一部著名歌手和演员 Jane Birkin (珍.宝金)的电影画像。我们发现各式各样的珍.宝金,在各种不同的季节,在各种不同的状况。还包括其它的珍:圣女贞德、泰山的珍、法国著名男歌手 Gainsbourg ,也就是珍.宝金的丈夫的珍……

简评

2021年第一片,瓦尔达眼中的Jane Birkin。视角很独特,剪辑很有趣。将生活场景和电影镜头搅合在一起,打磨成一块块碎片,最后从无序和有序的拼贴中,塑形出独一无二的Jane Birkin。从从个人角度来说,想了解更多Serge Gainsbourg和Jane Birkin的传奇爱情,而不仅限于法国大才子不爱大胸爱贫胸。

做导演真好 给人的生日礼物是一部温柔有趣的电影。刚开始觉得现实和虚幻相接有点无厘头,看着看着接受了之后纪录片还能这么拍!把她的梦她凌乱的想法捕捉到,都用色彩斑斓的镜头展现出来。房子系彩带也太可爱了!好喜欢简走在街头,向着镜头走来,然后和她讲述自己的片段穿插那段。原来《功夫大师》是简的想法,简的房子!

纪录片和剧情片段相结合,借鉴不同的影像经典和艺术经典展现法国国宝级演员简·伯金的各式各样的一面,她的真实、热情包括脆弱等多样性在瓦尔达的镜头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导演对于演员的深入解读和挖掘也许或许来自女性对女性的共鸣和同理,但也更可能是因为这是瓦尔达对简·伯金的解读,正如本片原名Jane B. par Agnès ,建议和同时拍摄的《功夫大师》一起欣赏。

在因喜爱人物而观看传记电影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对其有窥密心理,瓦尔达深谙该点。影片由始至终都是无穷尽地呈现她妩媚、刚毅、风趣的千面,这千面形象如一地流转于戏里戏外的各色场景。因影片对最摄人魂魄的神秘感的充分保留,她散发出的诱人气质随进度条流逝愈来愈浓密。我们身处一旁倾倒在她与人与事互动时的轻巧姿态,像是被剥夺思考能力般的浸入。

简•伯金在瓦尔达别出心裁的系列创意故事中喜怒哀乐着,虚构情节与现实生活交织,演绎情感欲望、百味人生。她随性自由、变幻无穷:娇媚、温情、无忧、落寞、怀旧、感伤、幸福、撩人、谦逊、失望、恐惧、怅然若失。。在不同的场景和角色表达中,她的本真气质反而更突出,举手投足间谈笑自若、素面朝天的坦率,真实直爽性感。更让人惊喜的是影片浸润欧洲历史文化,多处模仿世界名画的场景设置(如提香、卢梭、达利、维米尔、达芬奇、玛格利特等画作),也有独特的装置艺术。瓦尔达再现名画人物和空间处理方面颇有巧思,加之迷影梗,使影片散逸着浪漫的艺术气息。

简•伯金在瓦尔达别出心裁的系列创意故事中喜怒哀乐着,虚构情节与现实生活交织,演绎情感欲望、百味人生。她随性自由、变幻无穷:娇媚、温情、无忧、落寞、怀旧、感怀、幸福、撩人、谦逊、失望、恐惧、怅然若失。。在不同的场景和角色表达中,她的本真气质反而更突出,举手投足间谈笑自若、素面朝天的坦率,真实直爽性感。更让人惊喜的是影片浸润欧洲历史文化,多处模仿世界名画的场景设置(如提香、卢梭、达利、维米尔、达芬奇、玛格利特等画作),也有独特的装置艺术。瓦尔达再现名画人物和空间处理方面颇有巧思,加之迷影梗,使影片散逸着浪漫的艺术气息。

新浪潮的气息,它完全模糊了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界限,形式可以多变,内容也无拘无束,于是一人千面,存在感超强的Jane Birkin,更是全程通过表演完成了生活的实践。瓦尔达还在电影里面客串,并指导珍宝金进行表演(或者说展示),神奇的是镜子(展示的媒介)的存在状态,和角色心境相对应,最后一幕的戏中戏是不是在显示,果然每个欧洲导演都有拍《圣女贞德蒙难记》的想法啊?看到少女Charlotte Gainsbourg也算是一种收货吧。

好棒的传记片,让人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没有受传统叙事框架的局限,在对话和简伯金的独白里中穿插着不同片场的场景,展现了不同故事背景下的简伯金,看到了演员最舒展的姿态,也赞叹导演将传记片拍得如此灵动。在她把包里的东西像倒垃圾一样倒出,她把爱马仕为她定制的Birkin包只是当杂物袋使用,她就是这么随性。她谈到了对利奥德的喜爱,喜欢这个忧郁但又有些神经病的男人,她背上心爱的竹篮子去跟他野餐约会,但利奥德也是离谱,因为简伯金不能梦到他,觉得自己跟其他白日情人没什么区别,就愤然离开了简伯金。片尾也很棒,最好的生日礼物,一部电影体验千面人生,这需要时间需要金钱去讲清楚,好在导演觉得在金钱和财宝外还有更重要的,我觉得那就是对艺术的追求。

。珍宝金的各种现实生活与职业/表演经历。精美且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美术;通过多次制作团队进入画面/声音、各种(通过相似性转场/声桥等实现的)轻盈(甚至有些猝然)的转场(以及不断无提示地穿梭于现实与虚构(戏中戏)中)等营造似真似假的有趣魔力和活泼的可爱感。但作为传统故事片本片叙事组织地过于破碎削弱了戏剧性张力。

在这种半真实半记录半故事界里,阿巴斯和瓦尔达是最值得仔细研究的两个人。阿巴斯更喜欢组合社会议题,瓦尔达整个人更轻松活泼松散一些。再后就是阿克曼和里维特,再大众一点可以算伍迪艾伦,奥逊·威尔斯,阿兰罗伯格里耶,杜拉斯,近当代一点的有蔡明亮和阿彼察邦。高端审美,让真实变得虚假的有于耶-斯特劳布。使用简伯金做演员的优势是她提供了她自身丰富的演员历史作为context,如果是一个未出名的演员,可能需要皮埃尔梅纳尔,或者特写那样的方式来架空构建另一种电影结构模式。

瓦尔达用纪录片送给金的四十岁礼物,但导演的反复出现又提醒着电影的虚假。当你展示全貌,往往揭示的微乎其微。而插入的幻想反而构建了新的真实。每段幻想都是瓦尔达为金所做的画像,也是瓦尔达电影的画像。镜子中的千面珍宝金,其实也是千面瓦尔达电影。资本与艺术的战争,最后画家杀死了金,艺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瓦尔达为了电影输掉了一切,因为金钱和珠宝不意味着一切,还有对于艺术的爱。而当艺术家遭遇寒冬,需要的就是耐心和勇气,春天终究会降临。而资本干涉的电影就像提香的画,只有权贵成为主角,而人民沦为背景,导致艺术堕落的资本应该承受苍蝇缠身的诅咒。电影创作要融入自己的真实经历,像《功夫大师》一样在真实的基础上继续创作,由此在虚构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真实。这样的电影虽然存在瑕疵,而这种电影反而最接近人类的本质。

面容身材姣好的满脸骄傲,否则眼里往往写着对不起。然而,蒙娜丽莎的微笑即便打上石膏,维纳斯的肉体即便铸成金身,也会被涂画、被腐蚀、被玷污。瓦尔达和珍宝金坐在镜子前,坐在摄影机前,去解构种种流氓偏见,举重若轻。关于凝视,大特写,平移,似问人抚拭,从身体、肌肤到嘴唇、眼眸,却不是色情的凝视。贞德、卓别林、夏娃,安托万的情人,多重镜影里的爵士女郎,个体生命的丰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