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1999)

심판UP:2024-08-08

审判

评分:8.2 导演:朴赞郁 编剧:朴赞郁
主演:奇周峯 / Hak-rak Choi / In-bae Ko
类型:剧情 / 短片
片长:26分钟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影片别名:Judgment
上映:1999(韩国)
IMDb:tt0420906

审判简介

如同末日般的时代,地震、海啸、战乱和宗教狂热充斥世间。在天灾人祸面前,人类陷入疯狂,利字当前,信仰丧失。
  一具无名女尸在废墟中被发现,新闻报道之后引来自称其亲生父母的夫妇,法院判决在殡仪馆进行葬礼仪式,新闻工作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欣然前来。于是政府公证人员、夫妇、殡仪馆大叔、电视台记者围着这具女尸开始了他们的故事。
  葬礼开始,录音机播放着佛经,摄像机认真记录在场每一个人的表情和殡仪馆大叔的动作。大叔仔细检查女尸的身体,突然表情大变,离开尸体,呆坐边上,并把记者和公证员赶了出去。事后得知,原来大叔发现这具女尸和他7年前走失的女儿非常相似,而那对夫妇也拿出相片坚称这是他们5年前离家出走的女孩。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简评

拍摄于1999年的末日审判,啤酒藏在无头尸的冷冻柜里,供对峙的双方饮用。长久的拉锯后,用无数个偶然的巧合把所有人推到死亡,地震、羊癫疯、触电。幸存者不是在末尾睁开眼的女尸,而是似是而非的父亲。(死无对证的故事已完结。

在突然地震那刻,谁护着谁谁就是她们的父母。镜头语言好评,视角切换过分丝滑了,而且如何让短片观看者感到节奏从容还能讲一个完整的东西,是很考验导演的剪辑的。黑白画面显高级,对剧情非常无感。“每个人都在最后得到了审判”——来自豆友短评。

“以二母争子”的故事为蓝本,糅合天启、宗教、社会议题,人性多重元素,赋予《审判》多重含义。场景及镜头调度相对简单,但阿朴只依靠人物关系及反转叙事也把风格炫技到极致。三十分钟,从警探、验尸官、当事人、媒体四方的原始身份来回转换,诡谲的真相,残酷的现实,以及突然杀出“尚且存活”的女儿在悬疑之上更造悬疑。黑白录像,佛经,停尸房,无头尸,断肢,乳房与冰啤酒,朴味cult之于视觉又施以反复冲击,荒诞与真实同时存在于小小的验尸房中,人性或猎奇,或谋私,或丑恶,或偏激。审判因意外与天灾之戛然,真相却因死亡而浮出水面。死者虽无言,善者且无罪,而作恶之人,则必然迎接因与果,罪与罚的宣告与判决。

⊿朴赞郁导演的成名之作,一个昏暗的小房间,却让人看见了整个现实社会最真实的缩影;为了一具无名女尸而斗争的人,关心的不是死者的归属,而是自身的利益,就像冷眼旁观却口若悬河的记者,以及为了不被上级责备而随意判决的政府人员,都只是为了自身着想;插播的几段新闻画面,是一个个惨痛的代价,现实意义的存在,其实只是为了让人们不忘过去,却渐渐被社会遗忘在了角落;水滴变换为血滴的剪辑,被切断右脚的女尸,冷冻柜里的啤酒,细节处理让人为之惊叹;耳边是念念叨叨的诵经声,眼前是一具冰冷麻木的尸体,抽搐的女人带来了突发其来的地震,铺满水的地面通上电流,旁观者被击倒,留下独自呆滞的男人,茫然的看向镜头,感受着不知所措间获得的胜利。

很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个人风格化的开始。一些荒诞与幽默,黑白画面,不适的特写,张口深渊幻视《迷墙》,老影像里外界大环境中的气象灾难与废墟中恐慌的人,室内小空间,停尸房里的居心叵测,真愧疚还是骗一笔?大厦崩塌下的无名女尸,对着尸体比长相的认亲,伴随着暴力的多方势力争论,人性的私欲与阴暗里看见社会问题。堆积的啤酒完整无头的尸体,房屋震动后变为一地死气的红色,转身凝视镜头,这是死灵的惩处,亦是上天的审判…

。剪辑锐利如刀锋。停尸房的冰啤酒、黑白切彩色、触电前断掉的手、借观察名义窥探肌肤、恰到好处的转折与补充叙事。贪婪、虚伪、下意识的亲情,全都是自然而然。佛经的背景音太亚洲了,一秒沉浸。凌晨看得我一哆嗦。

拍得真好,短短20分钟涵盖了这么丰富的内容,却不显得杂乱。新闻记者紧紧抓住报道的热点,家父母紧紧拽住鳄鱼眼泪背后的赔偿金,被抛弃的女儿狠狠给亲身父母一记响亮的耳光,无理取闹的另一位父亲在地震时毫不犹豫压在一具冰冷的尸体上。挨打流血的画面和水龙头滴水不谋而合,立意和野心都在这部转型作品里一一彰显。看之前不太了解朴赞郁,搜素后发现原来是《雪国列车》的导演,导演在录制给中国观众的视频中详细地诉说了如何孤勇地找到两位有名话剧演员并说服他们出演没有报酬,诉说自己这部作品在接下来电影人生中起到的重要支点作用,说得连我这个胆小的人,也想继续看他复仇三部曲。

看完之后直呼牛批!从黑白变彩色,女尸开始睁眼,女孩开始了她们的审判。朴赞郁的暗黑风格太明显,无头尸体里冰啤酒,女孩咬断父亲假肢。虽然是末世,依旧是现实,各个职业的玩忽职守,人心的冷漠和有情,在26分钟内被一具女尸剥开。

短片marking。朴赞郁用存在主义式的人性洞察极其完整丰富地展现了极端环境中欲望驱使下的不同身份的人的多面。其中近乎狗血的戏剧性巧合、朦胧又真实的记录片段和突如其来的暴力或嘶吼、广角构图,共同构建了隐藏在光鲜衣表下的癫狂,这些间离体验时刻刺激着我的视觉味蕾。

穿插着当时韩国社会的一些灾难影像,圣水大桥的坍塌,地震,百货大楼的崩塌,再转回空荡黑白色调的停尸间,朴总喜欢借助人物在空间前后的位置,营造一种纵深感和逼近镜头时的压抑。依旧是对生命的亵渎,有温情但荒诞居多,比如从冷冻尸体的抽屉里拿出啤酒,比如突然出现的神秘整容女儿。还有前段记者拍摄时,导演镜头与电影内部镜头视角的转换。

视听天才的处女作(算处女作吧)个人还是很喜欢的。最后几分钟简直是有点绝。没别的 视听天才,故事灵气逼人。审判,往往都不是在意事实真相,都是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拉锯,每个人想实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结果,真相如何不重要,无论对剧中人,还是对作品本身来说。呈现出一片混沌就好了。 以 审判为处女作主题可真有大师风范。

一部容量极大的短片,二十几分钟的篇幅里试图探寻出人性的本质。通过将人物放在逼仄空间里,在极端环境之下将人的本性逼迫出来,每个人话语中都隐含着自身的利益,夫妻二人和检尸员为了救济金,职员为了不出差错,记者为了爆料,俨然一场罗生门事件,真相几乎无从得知,但在极度的人性之恶之后,一场地震又激发出人残存的善的本性,在危机中夫妻和男人各自抱住自己的孩子,真相露出端倪。如此恶与善的表达使得影片极具张力。叙事节奏的把握足见早期朴赞郁的能力,但更厉害的是对尸体视角的运用:不断出现的仰拍镜头恰恰是借尸体这一客观之人的眼睛,在冷峻观察中洞悉人性,并对各个人物进行真正的审判。尸体就像一个躺下的上帝。难以想象这个“上帝”若在电击中醒来会怎样。导演说这是他的转型之作,没有《审判》就没有后来的电影,而只有影评人朴赞郁。

相关影片推荐

审判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