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乌托邦(2023)

콘크리트 유토피아UP:2024-09-20

混凝土乌托邦

评分:6.3 导演:严泰华 编剧:严泰华 / 李信智
主演:李炳宪 / 朴叙俊 / 朴宝英 / 金善映 / 朴持厚 / 罗哲 / 金度允 / 南镇福 / 金学善 / 朴周勇
类型:剧情 / 科幻 / 惊悚
片长:130分钟地区:韩国
语言:
影片别名:水泥乌托邦(台) / 乌托邦浩劫(港) / Concrete Utopia
上映:2023-08-09(韩国)
IMDb:tt13086266

混凝土乌托邦简介

该片以大地震后荒废的首尔为背景,讲述聚集在此地唯一剩下的“皇宫公寓”里的生存者们的故事。

简评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只能)在你心中。”人总在强调自己是人,而动物在极端环境下只会更像动物,所以不要给我真相,我要秩序和正常。托马斯维德,程心,一模一样,结局也相似。片中有句颇有新意的诠释台词——“母鸡打鸣家就会散”,搜了搜居然出自《尚书·牧誓》:“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我对“圣母公案”依旧悬置,我的理解是,专业的事请留给专业的人。总之题材不新,剧本无敌,导演尽力了,可惜除了张秉宪,其他人物十分浅显,演技也很糟糕,男二只有一副要去炸碉堡的忧郁神情,从头到尾,也是厉害。T0终究是T0,我要三刷《南山部长》!

影片在整体表现力上虽力有不逮,场景特效也略显廉价,但演员演技层面,却表现不俗。像李秉宪演绎的,负有原罪却拼命维持秩序的悲情大哥形象,以及朴叙俊所诠释的忠心无二、却最终被辜负,并走向幻灭的小弟角色,都为影片增色不少。而相较而言,朴宝英所扮演的女主,只能说中规中矩,甚至严苛一些,可以说是表现平庸,比如在求证李秉宪是否冒充顶替时,在旧主人的老母亲面前,瞪大双眼的样子简直就是韩剧里,那些套路化表演的窠臼,以及最后看到自己丈夫死去时的哭戏,同样显得苍白无力。总之,影片整体框架足够吸引人,但在具体执行上,仍显得欠缺力道,不足以打动人心。

棋子代表公平的投票工具,同时也是杀人的凶器。两条砸洞线同时进行,一边找食物,一边找尸体。其实,就停留在两人卧馆而眠,等待世界毁灭就行了,就像泰坦尼克的老夫妇一样,再拍就不礼貌了。女主的塑造极其扁平和不可信,就连圣母的眼泪也很廉价。喂可以把老公葬完再忧郁行吗?大家拿着大骨棒等着吃人呢!开头的歌剧与废墟有一种末世的颓废感,在灾难中,做一个好人很难吧,把人叫做蟑螂,比较容易下手吧?失去了秩序,杀人犯和牧师也没什么两样,想起盲流感,可惜烂尾了,剧作上坏人的前史和好人的变化的设置都很偷懒,且非常不自信地参杂了犯罪片情节,把阶级权力和人性变质讲好就不错了。

本来这个题材剧情设定应该都是很不错的,虽然我很喜欢朴宝英,而且是为了他才看这部电影,但是女主这个人物也过于无语了吧,无缘由地圣母做任何的事情,至少男主我还能够懂他到底在想什么,他从头到尾就是为了保护女主,但女主的动机是什么呢?我真的看的很无语,整部电影当中唯一一个高光的角色就是那个领导,所以说影帝还是影帝,在这样一篇混乱的废墟当中还能立住这样一个人物,说他是坏人吧他杀了很多人,可是他身上还有一些可怜的地方,那个老奶奶最后都没有供出他,可见他比他亲生儿子对她好很多,即使最后有人把炸弹扔向人群的时候他依然会抢着捡起来丢掉,最后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乌托邦,带着一种浪漫主义色彩的感觉,又气又很心疼,

是韩国人很擅长的灾难片。李秉宪和朴宝英的优秀演绎不留痕迹,朴叙俊略显青涩但跟他饰演的角色很贴合,他就是一个在领袖和妻子之间矛盾痛苦着的人物,他想和妻子活下去必须狠心,但本质又是一个温暖有爱的人。剧情在预想下有节奏地、流畅地进行,没有太多反转与惊喜,但足够让观众进入电影,隐隐期待一个有希望的结局。我很喜欢李秉宪的角色,很有戏剧性,非常饱满,在他身上好几处镜头的穿插设计也很有新意,李秉宪自己在Q&A中也提到剧中一处情节他很喜欢,在跨年晚会上作为领袖的他在唱歌,同时镜头不断闪现他的过去,这是一个很艺术、又高效的安排,片子里他是复杂的人,他是个谜,大家对他充满好奇,需要跟观众交代清楚。李秉宪很好的完成了。#TIFF23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一个持续的乌托邦社会都没有建立,反而打着乌托邦旗号,人类建立了无数的反乌托邦的极左和极右社会在不断吞噬着生命。女主朱慏和与金煐卓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她心地善良,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在资源紧缺下,与人分享资源看似资源越分越少,但不要忽视人的潜能,分工协作是创造财富的法宝,在那个极端的灾难环境下,人越多越有创造力,有会修或制造电台积极向外联络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的,有会种植尽快保留种子进行土地开垦或箱土栽培的,有会饲养猪狗牛羊发展畜牧繁殖的,当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将劳动成果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这不就是人类文明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模型嘛?这个社会是需要正义和良知的,滥杀无辜、强权暴力、阶级压迫、隐瞒真相、侵略掠夺、人性摧残、自由压制不是人类文明所倡导的!

男主设定太有趣了。身份是假的,能力却真的有一些能力。但这个困境的解法和冲突其实不是唯一。因为居民不一定就打得过外来避难的。乌托邦不成立。而且就厉害关系而言,就算压制住,难道不应该驱使外来人出去找吃的吗?赶出去制造对立,吃的还要自己找?这不就是最愚蠢的恶吗哈哈。剧情发展还蛮爽的。节奏好。赶走外来人的剧情应该设计一个比较逼仄的小区。食品有限,外出困难。这么大的小区,紧张的不是居住面积,紧张的是外出觅食的人手。绝对能力好像就会导致服从,这个领袖也是这群人选的呵呵。似乎是老话题。但如果不是这么拍呢?

,如果想要有善心,首先自己得有能力,满足自己的温饱,掌握自己的生死,而不是慷他人之慨,吃别人拼命带回来的食物,回头还要骂人家,这不是妥妥的白眼狼。如果只是分自己的食物,饿自己,饱他人,也行,问题是自己吃饱还惦记着别人的食物,谁分出去谁是大冤种啊,山穷水尽的时候,没有能力的女人,小孩,老人都只是两脚羊而已。秩序混乱没有道德的末世,有人性没有能力只能死,末日乌托邦只是理想之地,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只有末世爽文,才能看到男女主大杀四方,只在乎家人温饱,邻居旁人都是炮灰的剧情,显然这部电影不是,而是站在了没有自知之明,讨人厌的角色上,如果结局改成女主凉凉估计会好很多,明明都被吃人的盯上了。邻居小女孩说你们没出去过,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女主才是那个活在乌托邦里的人,

人性本恶,灾难面前生死面前更加体现的淋漓尽致,李秉宪的演技出神入化,把每个阶段的精神状态都表现的太恰当了,代入电影的话,代入电影的话完全支持他们的决定,至于人性的善我想说在真善美面前你才有善,弱肉强食的时刻求生的本能也只能让你向着自私的那面走,完全理解朴书俊饰演的丈夫,毫无尊严的跪地求饶,只因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多么可怕残忍,他的圣母妻子总是对外面还抱有希望,所以才会得来全不费工夫,是谁在外面拼命累死累活找食物,那些坐享其成的人真的会来事,只能说明人真不能太闲,吃饱了就开始八卦和搞人,我不管你曾经做了什么,我只知道你现在带给我什么!圣母真是可怕…最后的结局实在太仓促

阶级对立、人性冲突、集体主义、身份认同、道德框架,影片前半段的表现可圈可点,之后的锚点却出乎意料的落在了“圣母”上面,整个格局一下子就下来了。话说“圣母”为什么令人讨厌?因为他们习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又当又立、日常双标、妥妥的引雷体嘛。存好心行好事做好人未必做得成好事,被社会教育(毒打)过的社畜哪里有闲情逸致去矫情。最后来了一个吃饭砸锅、全员扑街、求仁得仁的结局,令人五味杂陈(“蟑螂”死于屋内,“住户”横尸废墟,转角再遇乌托邦,温暖,讽刺)。同样是以大地震灾难之后的社会为故事背景的爆米花片《荒野》就轻松得多,一拳超人神马东锡披荆斩棘爆锤丧尸乌托邦,主打一个爽字。

《混凝土乌托邦》,从头到尾都在演绎人性阴暗面的电影,没有拐弯抹角,全片很直白,就是表述这点,因为一场毁灭级的大地震,整个首尔就剩下一栋公寓没有倒塌,在寒冷的冬天,这无疑是世外天堂,避难最佳地,但是整个公寓的人,和外面的人,却展开了一场人性的较量,自私,阴暗,男主李秉宪的弄巧成拙,搞出了一座类似乌托邦的生存地,虽然到最后,还是善良战胜了邪恶,但是真的感觉到,真的到世界末日的那一天,到底会有多少人,会先考虑大家,再考虑自己呢,活着的意义是互存,还是生存呢?反正我是有点被女主气得有点内伤就是,好好活着不是挺好的吗?不过,影片留下的还是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文明的经济基础全面崩塌后,人类生存方式必然会退回原始部落。不过这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因为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人类残存的文明意识必然会对这一残酷倒退过程进行徒劳地干扰。于是,悲剧就上演了。可惜导演志不在此,他无意探讨人类末日生存问题。本片实质为保守右派对激进左派的一张大字报,罗列的罪状有三:一,左派只享受权利,却不承担义务;二,左派分享着右派辛勤劳动的成果,却一味对右派进行道德审判;三,左派对外人亲如兄弟,对内部人却恨如仇敌,时刻准备起内讧,导致整个家园被毁。我不反对导演如此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我更喜欢针锋相对地讨论,这样才会有更多认识进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