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道(2023)

PassagesUP:2024-11-08

演员表影评剧照
过道

评分:5.9 导演:艾拉·萨克斯 编剧:艾拉·萨克斯 / 毛里西奥·扎克瑞亚斯
主演:弗兰茨·罗戈夫斯基 / 本·卫肖 / 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 埃尔旺·克波阿·法莱 / 阿卡帝·拉德夫 / 蕾雅·鲍伯利 / 西奥·乔尔比 / 威廉·纳迪兰 / 托尼·达乌德 / 萨拉·里斯本尼斯 / 安东·萨拉查斯 / 蒂博·卡特罗 / 西奥·加比卢 / 卡罗琳·夏尼洛 / Jérôme Dauchez / François Boisrond / Kylian Moison / Chloé Granier / Juliette Mourlon / Malika Bejaoui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91分钟地区:法国 / 德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影片别名:通道 / 时移情易 / 段落 / 欲流双行道(港)
上映:2023-01-20(圣丹斯电影节)
IMDb:tt16252698

过道简介

曾制作过《杀戮》、《激情》、《星图》、《水瓶座》、《她》、《一日情人》、《同义词》、《圣母》等电影的法国知名制片人萨义德·本·萨义德近日宣布将与美国导演Ira Sachs继《弗兰琪》后再合作,为其制作base在巴黎的新片,预计今秋开拍。目前三位主演已经敲定,剧情内容尚未公开。

简评

不太明白萨克斯现在是怎么了,没有细腻的时间感知,没有自然的生活体悟,粗糙地进行着一个干瘪的概念实验,且越拍越保守,到最后的段落和音乐搭配的俗点中只剩一个空心男的故事。这个阶段的他似乎急于拍出一部欧式艺术片去证明自己,可电影被他拍得只剩下情节与转折的接力,要知道加瑞尔、多兰们拍到的是情绪的间隙,更是被提纯的静谧。

女性角色存在感很弱,主人公职业设置也有点鸡肋,甚至移情别恋摇摆不定也是因为他的职业?!三角关系的描绘,本应该更加迷人的,可惜深度不够。不过通过床戏的变化来反应关系的变化,倒是很巧妙。还有Franz每次都抱着他的小白自行车穿梭于两个家的时候,非常有意思,这个人物的服装和使用的道具,让人物变得很立体。有学习到。还有,氛围真的很好,导演基本分镜很少,甚至二人镜头可以切掉一个人,或者一直让镜头停留在人物的背面,很适合这部影片的镜头调度,像是穿梭于巴黎街头的单车,自然,轻盈。

看评论说女性角色过于传统刻板印象和扁平,于是想到一个问题,假设以男性视角来讲一个故事,或者去描述一个男性故事,那么很大概率出现在他的故事里的女性——他所希望出现在他故事中的女性——大多是当代觉醒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们所讨厌的形象模版,然而现实就是,他们对女性的想象还未跳出那个模版,假设他跳出来了,出现了一个非传统女性,那么这个故事所要讲述的重点就变化了。尤其是,这电影中的描述对象就是一个把所有人仅仅当作自己享受美酒佳肴的通道的自私利己者,他故事里的女性,又怎能逃离那狭窄通道的限制呢。

糟糕的故事,看完值得称赞的就俩点,一是几位演员的表演,二是俩位演员贡献的激情戏份(本老师居然做1啦!),导演想表达的主题颇具野心但却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流动的性取向,新形式的关系、欲望、生活的探索更像是个噱头。女性角色仅仅是叙事工具毫无主体意识,糟糕的一切让整个故事显得空洞又乏味。

如此多的电影宣称自己贯彻着queer的性别思想,但都没有萨克斯的《过道》一样激进和彻底。这部黑色喜剧描述的正是性向在流动中的状态,尽管看上去跳跃而断裂,实则整个都是爱情转移中的突变和重建秩序的试图。电影男主角的设定让人想起法斯宾德,而法氏的表演性亦是本片的主题:男主的表演性人格和电影里被架空的戏中戏互相照应,他试图把电影中的表演原则引入现实生活中,去解决性趣转移这个“过道”的问题。因此,本片在以极度克制的镜头捕捉这段表演秀中的真实的同时,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学和媒介学上的挑衅。表演在性别流动中是否也造成了诸多情感伤害?而电影媒介又该如何去书写这种充满表演性的流动过程?

.20. 圆方戏院,夏日国际电影节。一个琼瑶看了都会抠脚的狗血故事,好在有着三位极为会演能演的主角、加上导演Ira Sachs全程精彩的调度,才撑起了这90分钟。片名“Passages”在开场和结尾已经被解释/点题的清清楚楚:开场导演Thomas对演员讲戏说“你不是被逼着走下这个楼梯,你是主动走下楼梯,走过这个通道,所以你才能去到吧台点杯酒、抽根烟”,以及结尾那段跟着Thomas骑单车飞快穿行于巴黎长长的镜头。大概很多人生活中都会遇上像Thomas这样的人:永远欲求不满,永远把周围的人和事当作自己通向下一个地方的“通道”,所以他一会儿爱这个一会儿爱那个,跟谁都说“我爱你我离不开你我的心里只有你”,那故事里的另外两位也给观众精准示范了如何对待这类人。三位主演炸裂的表演是最大看点。

导演的特权只在特定环境中——它被限定在Cosplay游戏《楚门的世界》场域里。在无秩序性规则、无对象性目标的现实「即兴艺术」舞池里,作为制作人的他抑或她也沦为《公园的沙池》里面被制作人挑选、聘用和塑造的「模特性/模具性」角色。为此,洞悉并试图揭露这个秘密的电影《过道》探讨的主题是:在虚实交织的社交圈里,N权N权如何界定两者之间那条似无还有「碰/不得」的红线——极端N权就是在数字化虚拟化的《公平竞争》游戏里因「越权」越界而被资本主义F权制「阉割」宰制的替罪羊。智者不入「高跟鞋」Club无疑是一种理性而高明的自我保护性策略。遗憾的是,似乎不必派手下「走狗」专程去邀约宴请,被资本主义F权制驯化(物化/性化/奴化/异化/同化)的职场人早已「摔门而去」上赶着入局——显然,有些早已「入戏太深」无法自拔。

结局特别好,没有真正爱过任何一个人的下场就该如此。这部电影对我意义不太一样,期待了很久,写自己的一个剧本写了一半的时候,突然看到这部电影的讯息,看到剧情梗概有大体的相似之处,感觉编剧是另一个国度的自己,看完全片,更有这种感觉,虽然后面的剧情走向完全不一样,但是片中一些元素真是我想象中那样,比如本卫肖的家,比如骑单车的情景,都是我写剧本时脑海里的样子。对了,作家小哥那几句警世名言真是跳预言家!还好阿黛尔没有把孩子生下来!!本卫肖真的就是儒雅绅士。

本片剧情设定十分狗血,一名自恋的男导演想要给原本稳定的同性伴侣关系找点佐料增加情趣,于是他选择与一个女教师发生关系,结果却发现不知不觉陷进去…导演用性向流动与开放关系的情节打破了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分界,在欲望的面前没有性别与性倾向的差别,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会出轨,而且对象也未必是同性恋者。片中的性爱激情戏拍得还行。

同志片常主打“折腾”和“作”——虽然加了一层多元的性向,这部也有点换汤不换药。非常雅皮的故事设定在文艺工作者生活里,除了“折腾”和“作”别的都像明快漂亮的画面一样,安全,美丽,非常着力于取悦于人,不管是视觉,还是情感。三个人物都时不时很单薄,像是被编剧和导演派出的棋子在棋牌上完成这种作和闹腾的共情。打破这个表象的美,让人物设定跳脱文艺圈,更粗粝一点,可能会闪出更耀眼的光?

两性荒谬边界是#《过道》#,以前拍美国大电影《婚姻生活》的美导萨克斯其实一直很热衷在欧洲拍小众生活,这回看是为英德法热爱艺术牺牲的他们仨量身度造的,法式出品更加名正言顺。大英本老师一直都有轻轻摇晃等好多同类生活,弗兰茨有隐秘的生活更有伟大的自由,阿黛尔也有阿黛尔的生活。他们仨终于在过道神仙打架。让人惊叹的是还可以这么拍,他们仨还可以这样演。娇小的本老师居然还很厉害在上面,还这么猛。本老师教示天下演员什么是大无畏的全身都能入戏,都为戏服务,奈何一直和国内廖凡类似以蛮横博取演技之誉的弗兰茨竟掰半天都掰不彻底,不然本老师一定史无前例了。风评多反胃,入坑是因为提名柏林且也是《时代》的年度十大。

也许谁都难免会有隐秘的角落,那样窄的过道总是无法跨越,也无法停放长久孤寂的灵魂。人的本性总是最难改变的,此刻的卑躬屈膝与昨日的纵情声色相比,实在是那样的荒唐可笑。好像我自己都忘了,真正的我该是怎样的模样,又或者活在当下的才是最真实的我。人不可能无限次包容所有荒唐的行为,当断不断总是难免继续受其困扰。我不想成为那样被自己嫌弃的样子,我还想看更多的诗和远方,也许远离你终究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相关影片推荐

    过道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