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瓦(2022)
评分:8.1
导演:艾曼纽·妮可
编剧:雅克·阿克乔蒂 / 布勒·迪卡朋特里斯 / 艾曼纽·妮可
主演:塞尔达·萨姆森 / 亚历克西斯·曼蒂 / 范塔·圭拉斯 / 玛丽·德纳尔诺 / 让-路易·库洛奇 / 桑德利娜·布兰琪 / 玛雅·桑多兹 / 查利·德拉赫 / 罗曼·库斯托·哈兹 / 阿卜杜勒穆尼姆•斯努西 / 巴贝蒂达·萨乔 / 吉勒斯·戴维 / Romane Mouyal / Anne-Laure Penninck / 迭戈·穆尔吉亚
类型:剧情
片长:83分钟地区:比利时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错爱的教育(港) / Love According to Dalva / According to Dalva
上映:2022-05-20(戛纳电影节)
IMDb:tt19768016
达尔瓦简介
Although Dalva is 12, she dresses, wears make-up and lives like a woman. One evening, she’s suddenly taken away from a father’s house. Dumbfounded and outraged at first, she later meets Jayden, a social worker, and Samia, a teen with a temper. A new life seems to start for Dalva, that of a girl her age.
第75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提名)艾曼纽·妮可 第75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 影评人周单元大奖 (提名)艾曼纽·妮可 第75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 新星奖塞尔达·萨姆森
- 艾曼纽·妮可 Emmanuelle Nicot导演
- 塞尔达·萨姆森 Zelda Samson饰 Dalva Keller
- 亚历克西斯·曼蒂 Alexis Manenti饰 Jayden Dorkel
- 范塔·圭拉斯 Fanta Guirassy饰 Samia
- 玛丽·德纳尔诺 Marie Denarnaud饰 Zora
- 让-路易·库洛奇 Jean-Louis Coulloc'h饰 Jacques Keller
简评
我们长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生家庭带来的教育和影响。恋童癖的父亲把独自扶养的女儿养成自己的性爱对象,真是道德沦丧。女孩在一路纠错,纠的是父亲的错,脱下成熟女子模样的裙子,擦去睫毛膏和口红,减掉一月染一次的长发,变成女孩模样。她的蜕变是觉醒,是二次成长。最后女孩坐在审判庭上,紧握母亲的手,看着被告席上的父亲被宣判,面带微笑。完整,又给人空间的结尾。很喜欢这部片子留白的镜头,给人很多思考。
一个原本应该无条件爱你的人,以爱你的名义欺骗或者毁灭你,这样的伤害等级绝不仅仅是爱或者不爱能形容的。|,因为很喜欢,拉满。非常喜欢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平静地讲述,细腻地流露着情绪。这样的故事是一定会让人心痛流泪的,但它就像一个经历过创伤,努力坚强平静讲述的女孩。|现实逻辑上讲,我会觉得在这样的篇幅,主人公两次“一夜成长”是一些快的,拉长一点也可以接受。|小女孩的演技贡献太出彩了,虽然想想所有演员精准的情绪状态流露一定是和导演的把控有关的,但是这样的层次变换绝对可以出线了。
8/10 看的第一部女导演的电影,女性视角让我十分惊艳。希望能看到更多女导演让大家看到女生们看世界的方式,真的很有趣。达尔瓦躲在衣柜里的光很美,整个电影的叙事非常简洁,直接打到了我的心里。最后结尾的设计也是十分巧妙:达尔瓦直视自己的生父。唯一遗憾的是很多地方的逻辑没有交代很清楚;但生活亦是如此,看着身边温暖的人们,自己会不由自主的做出选择:达尔瓦便是这样。同时也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Nicot导演的处女作,非常期待之后的作品。
世界一角黑得不知所措,被炼铜父摧毁的人生损害着她每一寸完好的肌肤,成熟的妆容和打扮,性与爱的混乱,她过早被迫离开了只用欢笑玩乐的年纪。片中的镜头充满一种正派感,如她在窗口的凝望;躲在衣柜里一束阳光晒下;再见父亲穿着镂空露背裙的背影也显得高大。最后出庭审判时她已经脱胎换骨,面对曾经的“爱人”不论法律还是自我都罄竹难书。新人演员ᴢᴇʟᴅᴀ的表演如此老练成熟,失足少女的盲目混乱被较好诠释,新人导演ᴇᴍᴍᴀɴᴜᴇʟʟᴇ细腻入微,温和地揭露了社会的最尖锐。新人演员+新人导演使这部处子作更为珍贵难得。永远能在电影中被ɢɪʀʟs ᴘᴏᴡᴇʀ惊艳感动,她们美好且伟大,带着世界上最纯净的情感和最强大的力量扶摇直上,能看到更多更好的女性视角作品是我的荣幸。
这部电影从受害者的角度讲述了跌跌撞撞去学习爱,去重新接受童年的故事。非常不错的情绪调动,小演员浑然天成的演技都让人称赞。但是很多方面感觉还有不足。我认同导演对督导员和萨米亚的立体形象塑造,两个人能感觉到女主的内心不安,但笨拙地无法剖析这一切,只能用自己的爱去接近她。但是,影片刻画这些时刻不足,负责心理疏导的老师戏份也太少,因此最后时刻的达尔瓦的突然成长虽然有些感动,但难以说服观众,反而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之前的严肃性。整体上给我一种严肃命题简单就能解决的观感,我当然希望可以这样简单,但影片没有说服我。
很细腻的情感表达,没有猎奇式地展现受害者的痛苦和单薄的柔弱而楚楚可怜的形象,有不少有趣的地方会让观众笑出声来(samia真好啊),达尔瓦也会有攻击性,会作出让人不适的举动。看完以后想起了一篇对性侵受害者的报道,里面的女孩子会在接受救助期间约陌生男人见面,会机械地应付志愿者,会适应不了社会做不了工作,但这一切都不是她的错,正如电影里的一切也不是达尔瓦的错。
#BIFF2023 《同意》的后劲儿尚在,像是看到了另一个V的挣扎,甚至说有些太美好了,那种撕裂自我的破碎和被抛弃的绝望感被快速的接纳、成长和重建替代了,或许是导演美意,或许是剧情需要,希望现实能及其十一吧,最后的审判时刻几个人物的状态亦太平和了。/好多处细节都好喜欢:刚到时的尿床、蒙着被子用手电细细打量和抚摸自己的身体、借口红涂和用纸巾擦掉口红、探监时脱掉羽绒服、两次躲在柜子里……浅焦的处理也真的是有些太通用了,期待将来可以有其他的表现手法。
被炼铜父亲伤害的小女孩,被人渣父亲占有、改造为附庸品,用社会边缘个体身上最极端的故事讲述着现实里被物化、性化的女性,女孩的内心动摇、与思想余孽的纠缠、从他者凝视中的挣脱、对流言蜚语的反抗、从渴望被爱到学会爱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位女性觉醒并追求自我的过程呢?看到最后演员的造型终于显示出本真的幼态不禁觉得前面浓妆艳抹、衣衫不整的样子实在令人毛骨悚然,女孩迫不及待去监狱见父亲就为了当面脱给他看这段真的好心痛,这个爹真是人渣啊!愿世间都不要再有达尔瓦与萨米亚?
很难触碰的恋童题材居然能这么好?镜头一直对准小女孩的视角和心理变化就是最好的story telling,完美地带着观众进入这个被裹挟被洗脑的芭比娃娃童年的自救故事。没有过度展现其他人对她苦难的反应以不至于过于卖惨和沉重,而是用自然温暖的善意不断唤醒本该属于童心的纯真。小女孩的状态也一路变化,从社会化几乎为零的玻璃柜玩物惧怕外界,到急于讨好和快速再在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价值,终于到最后有了自己的力量和思考后确认的方向。
电影涉及了很多议题,其中最首要的就是达尔瓦的遭遇,这让我联想到父权制以及厌女对女性自我觉醒的阻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曾)是达尔瓦,被困在那个只有自己和父亲的家中,接受并自我强化父亲那套逻辑。其余的议题包括社工的困境,青少年收容所内孩子们的生活,以及更深层次的对青少年的社会救助,都有浅浅地涉及,我都想了解更多。当然,电影本身的故事已经讲得很不错了。
躲在被构建的女性衣橱里观察真实的女性身体,镜头对这种青春期的共同经验表现得相当准确,甚至到了观念电影的程度。达尔瓦见到父亲前一秒慌忙脱掉羽绒服,黑色蕾丝下肩胛骨不断起伏,这一幕简直breathtaking。父亲在这里是一个秃头的概念,一个心理上的全景监狱,谁在构建“女性”的形象?谁在定义“重要”和“爱”?达尔瓦内心的转折是从暴力开始的,对外的破坏性成为她向她者敞开的一条裂缝,这是她熟悉的方式,因为某种程度上性等同于默许的暴力。
选材和表达都有容易滑向像《娇娃们》那样的危险,但始终坚持的故事视角(更多从这起事件的“受害者”、Dalva本人)出发乃至过程的讲述(未有刻意和具体复述不安的细节)都意外做得让人舒服;持续近身的镜头,亦会更加感知角色的遭遇与创伤,而非那种窥奇欲十足的凝视。在学校因为“超龄”遭遇的欺凌,在家里所遭遇的扭曲幻想;不安的叙述点点浮现,装束、举止的改变也渐渐抵达有些让人震惊的真相。很恰到好处,也绝不故意卖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