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Nikita MikhalkovUP:2021-01-09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个人资料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俄罗斯著名导演,被誉为俄国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父亲赛吉米亥科夫是诗人兼作家,苏联国歌即出自其手笔,母亲亦是诗人,哥哥同时也是俄罗斯名导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善于经营影像,用出色的画面来叙事传情,作品中充满着浓厚的俄罗斯人道主义关怀。
14岁时初涉电影,米哈尔科夫在哥哥安德烈的年级作业中拍了一个女人离去的镜头。从那以后,米哈尔科夫开始进入哥哥的成人圈子,经常参加安德烈的同学聚会,聆听刚刚迈进艺术殿堂的年轻人:塔可夫斯基、什巴里科夫、乌尔班斯基、古拉亚等对艺术的高谈阔论,为他们跑腿买烟。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前苏联电影界的著名人物。与电影界人士的交往使米哈尔科夫中学毕业时便下定决心要当一名演员。 米哈尔科夫先后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话剧演员班和瓦赫塔戈夫剧院的史楚金戏剧学校表演专业学习。1963年米哈尔科夫背着家庭考入史楚金戏剧学校。入学前,他已经在格奥尔基·达涅里亚的影片《我漫步在莫斯科》中扮演了讨人喜欢的小伙子——地铁建设者柯里亚一角。
在史楚金戏校学习期间,米哈尔科夫因继续参加影片《呼应》和《不是最成功的一天》的拍摄,从而违反了学校不许学生拍片的规定,被迫退学,但很快便考入前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直接插入著名导演米哈伊尔·罗姆的二年级班学习导演(米哈伊尔·罗姆也是米哈尔科夫哥哥的恩师)。学习期间,先后在《贵族之家》(安德烈·冈察洛夫斯基执导)、《红帐篷》、《曼舒克之歌》、《万尼亚舅舅》等多部影片中扮演角色。米哈尔科夫很快步入苏联戏剧和电影明星之路,1971年拍摄完成毕业作品《战争结束时平静的一天》后,米哈尔科夫顺利地从国立电影学院毕业。
图片
获奖(共17次获奖,18次提名)
- 第63届-主竞赛单元(提名)《烈日灼人2(上):逃难》2013 / 饰:科托夫Col.SergeiPetrovichKotov
- 第62届-主竞赛单元(提名)《烈日灼人2(上):逃难》2013 / 饰:科托夫Col.SergeiPetrovichKotov
- 第47届-评委会大奖《烈日灼人》1994 / 饰:科托夫
- 第47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烈日灼人》1994 / 饰:科托夫
- 第47届-主竞赛单元(提名)《烈日灼人》1994 / 饰:科托夫
- 第46届-评委会大奖《烈日灼人》1994 / 饰:科托夫
- 第46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烈日灼人》1994 / 饰:科托夫
- 第46届-主竞赛单元(提名)《烈日灼人》1994 / 饰:科托夫
- 第40届-主竞赛单元(提名)《黑眼睛》1987
- 第39届-主竞赛单元(提名)《黑眼睛》1987
- 第21届-黒泽明奖
- 第49届-最佳外语片(提名)《烈日灼人》1994 / 饰:科托夫
- 第42届-最佳外语片(提名)《黑眼睛》1987
- 第18届-金爵奖-最佳影片(提名)《中暑》2015
- 第17届-最佳外国影片(提名)《蒙古精神》1991 / 饰:Bicyclerider(uncredited)
- 第13届-最佳外国影片(提名)《黑眼睛》1987
- 第68届-Swiss Critics Boccalino Award —— Special Boccalino d`Oro
- 第40届-最佳外语片(提名)《烈日灼人》1994 / 饰:科托夫
- 第33届-最佳导演(提名)《黑眼睛》1987
- 第33届-最佳剧本(提名)《黑眼睛》1987
- 第13届-终身成就奖
- 第8届-Best Foreign Film(提名)《蒙古精神》1991 / 饰:Bicyclerider(uncredited)
- 第13届-FIPRESCI Prize —— Non-Competition《没有证人》1983
- 第43届-Special Prize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World Cinema
- 第41届-观众奖《12怒汉:大审判》2007 / 饰:陪审员2号Juror#2
- 第32届-Town of Karlovy Vary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