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2015)
La dernière leçonUP:2021-10-13
《最后一堂课》(英语:The Final Lesson),真人真事改编电影,改编自法国畅销书籍《那就10月17日吧!》,描述前法国总理利昂内尔·乔斯班母亲兼人权斗士蜜海儿·乔斯潘(Mireille Jospin)争取安乐死的故事。
评分:8.5
导演:帕斯卡莱·普扎杜
编剧:帕斯卡莱·普扎杜
主演:桑德里娜·博内尔 / 马蒂·维拉龙嘉 / 安托万·迪莱里 / 吉勒·科昂 / 阿尔梅尔 / 法布里斯·科尔森 / 夏尔·热拉尔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104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最后一堂课(台) / The Final Lesson
上映:2015-11-04(法国)
IMDb:tt3854770
剧情
玛德莲一生为人权奋斗,92岁忽想趁身体还没有大病痛就离开人世,庆生会时便宣布已经决定好自己的“大限之日”;随着自订死亡日越逼越近,逐渐获得女儿Diane理解与支持,连梦想去澳洲冲浪工作的外孙Max也逐渐能尊重祖母独特想法,儿子Pierre却独独不能接受!母子情与自主权相互拔河……;久别的老情人终于也相见——最后时间会站在哪一方呢?这又是否为正确无误的生死决定呢?
演员
- 桑德琳·波奈儿 as Diane
- 玛蒂·薇拉隆加 as Madeleine
- 安托万·杜勒利 as Pierre
- Gilles Cohen as Clovis
- Grégoire Montana as Max
- Sabine Pakora as Victoria
- Charles Gérard
- Barbara Schulz
- Armelle
- Roby Schinasi as Christophe
- Emmanuelle Galabru as Caroline
- Jonas Dinal as Didid
获得奖项
- 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最佳影片
简评
我们没有生的选择,至少应该有选择死的权利!92岁的妈妈想要选择有尊严地结束生命,女儿从无法接受到慢慢理解,儿子自始至终都不愿意面对。生命最后的旅程,女儿陪妈妈一起看了夕阳(画面太美丽)带她去见她的初恋(灿烂而忧伤)和她一起处理了她的车……如果在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已经和家人朋友认真地道了别,妥当地处理了自己的车、挂钟、音乐带等等一切带不走的物件,甚至,能见一见自己多年未见的梦中情人,抱抱他,和他道别,这样的人生结束方式才是真的体面而不留遗憾!
讲死亡观的严肃电影其实比较少,但是每个人又避无可避。不知道是演技好,还是本身话题容易使人感动,家里的每个人都表现出了自己的情感,女儿崇拜母亲,儿子认为自己受到忽视而不舍母亲,这些交错的情感显得格外真实,动机与行为契合。无论如何,故事中的母亲坚韧家庭,死亡都显得过于悲伤。而现实中鸡毛蒜皮的一家人,更是难以理解老人,如果这样老去更加悲凉。早早地就担忧死亡的问题,然而无能为力。。
#补评#看哭了,因为太真实,所以情感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女儿最后一次带着母亲散心,屏幕里在笑屏幕外在哭。所谓最后一课大抵就是学会告别吧,尊重每个人选择死亡的权利,话虽如此,也许真的要提前面对永别,还是会揪心与不舍吧。
对法国电影有刻板印象的人可以看看这部片子。我把故事简述给妈妈,讲到结尾时情绪有一丝失控。。。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前定下死期,拒绝跟子女同住,反对留在医院等死,也不去养老院,坚持尊严死的老人了不起。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片中的女儿甚至协助妈妈开到了足够剂量的安眠药。老人说浑身疼,每块骨头都疼,女儿帮她洗澡,背着她上坡看沿途的风景,这些都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和外婆。除了女儿,老人的外孙、小时工保姆、邻居以及医院的男护士,皆是现实中少有的nice person。老人的女儿与男护士在夜晚的赛道尽情奔跑的画面有惊艳到我!
还是很感动,曾经鲜活地体面地勇敢地美丽地活过,也想同样体面地有尊严的离开。在不能自理之前,用心整理好自己的遗物,以及和家人爱人和这个世界一一告别。不要被影片名字和海报误导,关于死亡和衰老是每个人都逃不开...佣人给她唱的那首歌真好听啊…她走得很平静,可惜儿子还是没有好好和他聊聊,但或许彼此内心都已经和解了吧。很多感动的瞬间。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片中的女儿甚至协助妈妈开到了足够剂量的安眠药。老人说浑身疼,每块骨头都疼,女儿帮她洗澡,背着她上坡看沿途的风景,这些都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和外婆。除了女儿,老人的外孙、小时工保姆、邻居以及医院的男护士,皆是现实中少有的nice person。老人的女儿与男护士在夜晚的赛道尽情奔跑的画面有惊艳到我!
我把故事简述给妈妈,讲到结尾时情绪有一丝失控。。。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前定下死期,拒绝跟子女同住,反对留在医院等死,也不去养老院,坚持尊严死的老人了不起。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片中的女儿甚至协助妈妈开到了足够剂量的安眠药。老人说浑身疼,每块骨头都疼,女儿帮她洗澡,背着她上坡看沿途的风景,这些都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和外婆。除了女儿,老人的外孙、小时工保姆、邻居以及医院的男护士,皆是现实中少有的nice person。老人的女儿与男护士在夜晚的赛道尽情奔跑的画面有惊艳到我!
烂活不如好死。通过玛德琳决绝的赴死之行,教会了子女如何面对“死去”这一最后一课。也许真正的孝顺并不是无节制无条件延续父母没有质量的生命时长,徒增他们的痛苦,而是早早规划他们的离去,让他们坦然面对自己的离去,放心,且有尊严的离去。
看过几次,还是记不住名字。一次比一次哭的厉害,小时候总觉得死亡没什么,长大了却更脆弱了……还记得那天,我妈突然跟我说,现在不愿意打针了,怕疼了……在床上躺了好几年的奶奶,那时的她心里在想什么?如果当事人没有选择的权利或能力,作为家人,能帮他选择吗?怎么选择?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坦然接受这样的故事结局
如何面对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一课,也许我到死都学不明白这最后一课吧。体面地活着难,想要洒脱的放手,体面地去死似乎更难。影片中逐渐失能的奶奶非常前卫,她一生都像同龄人中的先锋。面对子女的挽留,她坚持自己的原则,要体面地走。她定好了去世的日期,和身边人一一告别,交待好遗物,一个人平静的走到人生尽头。这部电影非常现实,是费尽心力勉强留住一息?还是放手让我们爱的人踏实地离去?这是最难的题,也是需要用一生去修行的课。
最后一课,最后一刻,哭到不能自已,重新审视死亡,我可不可以体面的老去,体面的离开,一生为自己活,为自己死。我好爱我的奶奶,我永远无法接受她将来离开我,我无法想象,光是打出这几个字我就已经泪流不止了…… 坚持给老人家打电话,隔天打一个,我要奶奶永远陪着我。
老任八十多岁仍坚持独立生活,巴黎老式公寓没有电梯,很难想象她如何出行,自己开车,迫于熄火被年轻人们嘲弄,小便失禁被护士看做常态,她却觉得无地自容…是的面对衰老,她坚持趁有意识用自己的方式给自己画个句号。最感人的地方是,老太太在最好的时间把所以物件一一做了整理,还与初恋情人做了最后告别。她用自己的方式主动面对死亡,毫无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