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田家!(2020)
UP:2022-02-17浅田家!简介
热爱拍照的父亲,年末都会替全家拍摄新年合照。父亲知道小儿子立志成为摄影师,所以在他12岁生日当天,将自己最珍爱的相机送给了他。由小儿子所拍下的第一张照片,就是他们的全家福。
如今,这位小儿子浅田政志(二宫和也饰演),已经从专科学校毕业,并持续与父母及哥哥四人,拍摄一系列别具特色的全家福,其中包括消防员、黑道、赛车手、选举、战队、乐队等不同主题,并以《浅田家》为名出版了摄影集。由于风格独特并让人会心一笑,让他获得摄影大奖肯定,从此踏上专业摄影师之路。不过随之而来的一场灾难,却让他逐渐失去人生目标。他自愿成为灾后重建义工,并在海啸过后的泥泞中,找到一本本已经失去主人的相簿。在这些充满故事的照片背后,他能否从中领悟到摄影的真正意义呢?
第4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4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中野量太 第4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提名)菅野友惠 / 中野量太
简评
是很温情的故事,浅田家有这样的小儿子让家族回忆增添不少乐趣,当然一家子都是温柔的人,有这样的家人真幸福啊。照片承载着回忆,在灾难过后就更加凸显出它的重量来。纸质照片现在估计越来越少了,不知依赖数据生活的我们这个时代,假设有震灾这样的意外,又该怎么寻找丢失的记忆。不过承认的确华妹演的女性角色略扁平单调了点,如果没有她愿意收留男主和扮画展,可能浅田未必能有后来的机会,他们的关系其实还可以更深入描绘的。片尾真正的浅田家让我想了解这位摄影师的真实作品了。
浅田家除了老两口浅田章(平田满饰演)、浅田顺子(风吹淳饰演)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浅田幸宏(妻夫木聪饰演)和小儿子浅田政志(二宫和也饰演)。他们的老爸是个摄影爱好者,在浅田政志12岁生日那天,老爸把自己心爱的尼康相机当作礼物挂在了政志的脖子上,从而促成政志想成为摄影师的远大理想。孩童时代小哥俩在老爸的一次不慎将菜刀掉在自己脚面上那场悲剧中,两人被吓得也先后从大门阶梯和楼梯上摔下头破血流,而同时在医院缝针后被老妈数落了一番。这个全家相逢在诊室的场景,多年以后被政志重新摆拍后成为他的《浅田家》写真集中第一张作品。
第一次看二宫和也,演技不错,温柔哥哥形象简直就是为妻夫木聪量身定制的。日式生活片简直百看不厌,真实且不用力过猛,日式温情又有点微妙的家庭关系也很喜欢。关东大地震的剧情也不违和,而且从整理照片这个全新的视角来讲述让人有了不同的思考,不落俗套。整片虽然有讲述灾难与失去,但却并不苦大仇深,甚至还有一些搞笑的桥段,尤其是最后为父亲拍灵堂照更是意想不到,点睛之笔。但看过好多国内的家庭生活片,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弄得十分拧巴,十分苦大仇深,仿佛不那样导演感觉自己没使上劲似的。
前面都挺好,喜剧部分真挚,偶尔让人笑中带泪。转到地震的部分,突然开始了另一个故事,跟前部分割裂的太多,以至于后面想拗回来,还是很勉强,而且也过于煽情。整个剧情走向给人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教育感,没想到结局确实用一个我国人可能不太能接受的黑色幽默点了题,然后仓促收尾。总体来说是部观感舒适、充满温情的生活流电影。但这种生活是被一种不真实的理想包裹的,因为心之向往,所以不介意她的不真实。
中野量太电影里老有个做事颠倒的男性角色,以及为之操心的家人们,这部虽然改编自真实故事,男主角的人设依然保留了这一特质。爱摄影的二儿子在上学期间突然失联,纹个花臂也不工作,电影也没交代他精神上遭遇了什么,只是让家人和女友无条件的支持他步入正轨,拍各种cos主题的全家福、收留他在东京发展什么的,角色都是虚浮的,剧情中段他终于获奖打了翻身仗,开始给其他家庭拍照,这个全家福的概念贯穿全片,然而你找不到男主家庭给予他什么样的情感支撑(毕竟全员工具人),后半段他作为福岛地震海啸的义工,清洗照片供人认领,依旧是呈现各种跟中段一样的煽情龙套,比较突出的两个角色:暴躁中年男和失祜女孩也仅仅是把功能性煽情角色的戏份抻长。总的来说,本片是部规规矩矩、无甚想法的治愈系鸡汤。角色寡淡剧情程式化
还是好失望…二宫再这样演戏我再也不会看他的电影了!!!为什么现在的演技变得那么油滑了呢…要不就还是好好演社畜吧,男主这种有点任性嬉皮感的角色真的完全没有潇洒自由的感觉,只剩邋遢和颓废了(不是 但黑木华真的好美,平时还不觉得,戏里特别美,演技也好舒服。另外就,谁不想有一个妻夫木聪这样的哥?!导演的水平感觉也很有限,只会通过对白来推动剧情,为什么男主就值得被偏爱呢?为啥男主就得奖了呢?没有那种让人想支持的感觉。
非常饱满的一部电影,无论是剧情还是人物形象。是日本很拿手的家庭题材电影,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电影,以全家福为线索串联起了数个家庭或悲或喜的故事,观影过程中有两三次差点落泪,还好忍住了。再说一说这电影的神仙演员阵容:二宫和也、妻夫木聪、黑木华、菅田将晖,我一个唯爱美女的人在霓虹最喜欢的两个男演员nino和小七终于合作了!还有黑木华,演技真的太好了,只要她一出场,就能立刻吸引我的目光。 @2021-05-10 22:46:15
因为是根据真实故事为创作基础,所以最亮眼的浅田家照片是已然存在的素材,动用了这么多影帝影后级人物,影片的拍摄却处处可见行活的影子,以至于很多刻意制造的催泪点实在是很难打动人心。除了打酱油的黑木华外,最可惜的是菅田将晖这个角色,完全没有发挥空间,经常只是侧脸低头背部,哪怕是自己的台词戏镜头很多都给了二宫和也,导致辨认了很久才发现是他,完全浪费了一个好演员,明明是推动剧情的重要人物但存在感实在是太低。可惜了这么好的素材,虽然豆瓣评分很高,个人认为仅是选题好,导演的呈现只能说交了一份及格的作业。比起“自私”的小儿子,更多的是在意那个家庭里一直被忽略的大儿子。正是有这样一位看似平庸却扛起责任的家人,才让主角可以更无后顾之忧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很致敬那些不被看见,平凡却也称得上伟大的人。
该片中一大趣味在于高度还原了浅田家的照片。尤其对于此前不了解浅田政志的观众来说,前半部分更是充满欢乐和惊喜。该片没有止步于营造这种典型的日式温情,电影后半段继续将摄影的意义这一主题进行了扩展。后半段虽然涉及震灾、家庭变故等情节,却没有走上煽情路线,观众也很容易从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情感连接点。影片前后段故事构成其实有些跳跃,前半段轻快温馨,后半段则伤感得多。带有“主旋律”色彩的后半段,正因前半段对《浅田家》这本摄影集诞生过程耐心且颇具谐趣的描绘而不失真诚,一个浅田家留存在相片上的平凡与不平凡,牵动起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记忆与重生,该片对于浅田政志独具幽默感的摄影作品忠实的还原,也对观众的共情大有裨益。
这部有点像311的命题作文电影。虽然是真人真事改编,但像浅田家这样温馨正向的家庭,在现实里感觉不大存在,可能因为311本身太悲伤,所以片子里基本不再出现让人撕心裂肺的场景了,所有的悲痛都是藏在微笑背后的。Nino的表现应该属于中规中矩吧,这样的电影其实表现的余地也不大,还有他真的不适合留胡子,太假了。Soda出现的时候,旁边2女孩暗暗的惊呼了一下,哈哈。最后放出的真正的浅田家在医院的那张合照,还是有被暖到的。
这个电影相当不错啊,贵沪入梅以来我就没拍过片,这电影看到一半跑出去拍了半卷雨景。首先霓虹早在浅田家老爷子那个年代就已经进入一个富足社会了,摄影和图像也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图像于私人和家庭都有深度的联系,其次霓虹还是在网络大潮之前完成了更深刻的社会变革,如同杨小凯和林毅夫有关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之争,在社会变革不足的前提下网络社会技术优势迅速覆盖了整个市场之后创新不足的后发劣势体现出来,文学艺术社会科学都停留在肤浅媚俗的层次。浅田家那个画册国内有引进,定价也不贵就是45块钱,但是第一条短评说是在书店里看完的,说明哪怕是得了那种奖项的摄影作品在一个贫瘠社会也未必有人愿意去买单。
剧情过于单薄且节奏过于平缓,说残忍一些,有点太过流水账了。剧情既没有向前的推动力,也没有相应的阻力。晋升之路理所当然,灾后重建也没有讲出个所以,原本以为片子的冲突会在于“为了给他人拍摄全家福而给自己的家庭留下了遗憾”,最后的转折虽够有趣,但也让人迷惑:这片子到底想说些什么?有一种感觉,就是片子所传达的太过于“正能量”了,一切都好 --- 为大家拍摄全家福的政志很好、一路帮着政志的若奈很好,理解政志的家人很好,大家一起救灾救照片很好 --- 可是没有对比和冲突,这一切“好”就是没有意义的。不是说题材感人,电影就必须得感人。甚至有点政治宣传片的味道,过于无聊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