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女伯爵(2008)
BathoryUP:2021-03-21
吸血女伯爵简介
天真可爱的伊丽莎白(安娜·弗莱尔 Anna Friel 饰)自幼嫁入贵族,肩负着振兴家世的的重任。适时战争不断,匈牙利的土地上未见安宁之地,伊丽莎白的夫家弗伦茨·纳达斯第(文森特·瑞根 Vincent Regan 饰)则在战争中愈加强大。弗伦茨连年征战在外,伊丽莎白则体验着孤独与无聊,她沉湎黑魔法、不伦之爱、蕾丝之情,更成为百姓谈及色变的吸血鬼女伯爵。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扑朔迷离,真正的伊丽莎白究竟如何无人得知……
本片根据中世纪匈牙利臭名昭著的“吸血女伯爵”伊丽莎白·巴瑟(Elizabeth Bathory)的故事改编,并荣获2009年捷克金狮奖最佳艺术指导奖。
- 朱拉·亚库比斯克 Juraj Jakubisko导演
- 安娜·弗莱尔 Anna Friel演员
- 卡瑞尔·罗登 Karel Roden演员
- 文森特·里根 Vincent Regan演员
- 迪娜·霍瓦索瓦 Deana Horváthová演员
- 克里丝蒂娜·波齐姆科娃 Kristýna Podzimková演员
简评
本以为是cult片,没想到正常极了。本以为是爽片,以为女伯爵最后能变身吸血鬼保护住自己、孩子和财产,可事实是她就是个女人,一番斗智斗勇最后还是难逃被更有权力的男人们吃的结局。虽然历史盲对她之前的版本一无所知,但我宁愿信这个。画面美翻,故事平稳,。
编剧想告诉我们一个家世绝佳、天生丽质、纯洁无辜而且努力拼搏的女人会受到什么样的迫害。导演执着于性幻想。摄影师确保乳头入镜。投资方坚持这要是一个爱情故事。安娜弗莱尔集美丽、脆弱和勇敢于一身。卡拉瓦乔和达芬奇乱入。我对卡拉瓦乔的演员十分不满意!虽然卡拉瓦乔画像丑,演员可以找个帅的啊!!!(实话实说他手很好看)全片美轮美奂,有着很执着的美术追求。
关于巴托里伯爵夫人的电影流传较广的2009年法版虽然制作水平不错但整体建筑服装对白都偏西欧风格,这个2008年匈牙利版更能反应文艺复兴后匈牙利当地民俗特色和东欧贵族生活状况,比如其中出现东欧特有的服饰、形态像弯刀的奇怪匈牙利宝剑等,贵族女性会进行一些基本的剑术训练并参加与剑术对抗,除了大量考究的细节外画面相比法版也更加明快艳丽,个别景物镜头如同油画般能直接拿来当壁纸用,没有法版那种压抑感,从头到尾感觉就像在看一部制作精良东欧历史纪录片,当然这可能和本片的立意有关,虽然与法版一样都有血腥猎奇镜头,但本片讲述的巴托里伯爵夫人只是一位被人强行安上罪名的普通贵族女子,而不是法版的吸血鬼形象,历史学上确实也不排除巴托里伯爵夫人是被其他贵族陷害抹黑的可能性
虽然剧情有点拖沓,但我还是愿意给四星。女主的人设非常出彩,她不够聪明,但足够勇敢,尤其临危不惧,勇于捍卫自己的利益,是个合格的统治者。三段故事,讲述她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在她生命中出现的人都各有特色,正义与邪恶,清白与冤屈,忠诚与背叛,爱与恨,在她有限的生命里表达得淋漓尽致。
亚库比斯克不再疯癫怪诞,而以雍容华贵的风格挥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庞大史诗,不变的是他镜头中永恒的瑰奇魔幻,湛蓝玫瑰与浮溢血色荡漾于梦境般的转场,用浪漫主义手法展现历史的复杂性偶然性与多样可能性,剧本缜密厚重涉及政教阶级等方方面面,作为传记始终强调人与所处时空的关联。历史由权力书写,幻丽的影像充满神秘感,多次出现弧形玻璃/镜子折射的灵异景象,如同培根提出“心灵的假象”所言之充满欺诈的魔镜,表现片中人物在时空局限下的扭曲,所有史实必定的歪曲与人心看待历史时论断的扭曲,在真相的不确定性这一基础上表达人欲的回归与浪漫的永恒,所以本片中伯爵夫人可以与卡拉瓦乔灵欲相交,所谓洗白、圣母化、不够血腥的批评并不成立,评论真是迷到无语,心疼爷爷拍了50年电影还要被瞎diss
翻案之作,对巴托利伯爵夫人事迹中的诸要素都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把著名的女吸血鬼传说还原成一个受迫害的贵族的悲剧故事。所谓的少女血浴实际上是红色草药、死者名单其实是救治名单、淫乱声名则是源于和卡拉瓦乔的相爱。为了将巴托利夫人的财产占为己有,盟友、政府和教会联合起来,操纵了巴托利夫人的污名化进程,指控其为女巫和吸血鬼,比起虚无缥缈的吸血鬼,这世上受贪欲驱使着的人心更要可怕得多。
翻案之作,对巴托利伯爵夫人事迹中的诸要素都做出了合理解释,把著名的女吸血鬼还原成一个受迫害的贵族。所谓的少女血浴实际上是红色草药、死者名单其实是救治名单、淫乱声名则是源于和卡拉瓦乔的相爱。为了将巴托利夫人的财产占为己有,盟友、政府和教会联合起来,操纵了巴托利夫人的污名化进程,指控其为女巫和吸血鬼,比起虚无缥缈的吸血鬼,这世上受贪欲驱使着的人心更要可怕得多。
绝美的艺术史诗电影,每一帧都是在洗眼睛,比捷克影史百佳第一《乱世英豪》的艺术造诣有过之而无不及。“主啊,你亲手扭曲的东西,有谁能掰正?为什么正义注定属于权力顶端的人?”这一发问也足以震烁古今。融合16世纪画家卡拉瓦乔的故事线,再一次扣问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到底意味着什么?人的价值如何复活?在卡拉瓦乔的画作、天主教士的新发明、达芬奇的解剖学、男女主浪漫的爱情之间,在血腥与人道、阴谋与阳谋、罪恶与正义、抹黑与清白之间,那正是不疾不徐的Renaissance氛围。一段惨痛的历史,一个华丽的梦,一个浪漫的男画家,一位美丽的女圣徒,一场圣洁的大火(丢掉对处女泉的幼稚幻想),一种亟待恢复的人文价值,一部神奇的电影。
绝美的艺术史诗电影,每一帧都是在洗眼睛,比捷克影史百佳《乱世英豪》的艺术造诣有过之而无不及。“主啊,你亲手扭曲的东西,有谁能掰正?为什么正义注定属于权力顶端的人?”这一发问也足以震烁古今。融合16世纪著名画家卡拉瓦乔的故事线,再一次扣问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到底意味着什么?人的价值如何复活?在卡拉瓦乔的画作、天主教士的新发明、达芬奇的解剖学、男女主浪漫的爱情之间,在血腥与人道、阴谋与阳谋、罪恶与正义、抹黑与清白之间,那正是不疾不徐的Renaissance氛围。一段惨痛的历史,一个华丽的梦,一个浪漫的男画家,一位美丽的女圣徒,一场圣洁的大火(丢掉对处女泉的幼稚幻想),一种亟待恢复的人文价值,一部神奇的电影。
“那些血腥传闻如迷雾般侵袭了她的城堡。”我有一阵子狂迷吸血鬼,知名度仅次于德古拉的可能就是伊丽莎白·巴托里了。喜欢“画家给女伯爵的婴儿尸体画像”“巨大象棋阵”,虽然很多人把巴托里和吸血鬼联想到一起,但包括另一版《女伯爵》在内都没有把她当吸血鬼来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