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黎明(1984)
Hong Kong 1941UP:2021-07-10
等待黎明简介
叶剑飞(周润发 饰)从小在戏班长大,对生活现状很是不满意的他一直想要到美国,希望能够在那里出人头地,但他的偷渡计划却屡屡失败。一次偶然中,叶剑飞结识了名叫黄克强(万梓良 饰)的男子,两人一见如故,结为了好友。
黄克强和青梅竹马阿男(叶童 饰)两情相悦,无奈阿男的父亲却要 将阿男嫁给她并不喜欢的富家子弟,黄克强和阿男决定私奔。然而,就当三人跃跃欲试之际,战争爆发了,出国的计划再次流产。之后,阿男惨遭巡警强暴,黄克强终于得到了阿男父亲的认可,而叶剑飞则成为了“日军太保”,至此,三人依然没有忘记当初的约定,他们登上了难民船,开始了他们最后的旅行。
第22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提名) 第22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 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提名)
获得奖项
- 第2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男主角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男主角 - 第4届香港金像奖
获奖:最佳摄影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剪辑
- 梁普智 Po-Chih Leong导演
- 周润发 Yun-Fat Chow演员
- 万梓良 Alex Man演员
- 叶童 Cecilia Yip演员
- 林富伟 Fu-wai Lam演员
- 彭润祥 Yun-chiang Peng演员
简评
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山者之一,本片可算得上是梁普智的创作高峰,从日占前的华洋杂处开始讲起,到惨烈的三年零八个月,难得有直面那段历史的电影。面对战争要如何生存下去,当年逃来HK的人又要为了同一个原因逃回去,命运如浮萍一般,能活下来的都是侥幸。黎明象征希望,可主角们总是在无止境的等待当中,发哥的角色为了生计想要离开,叶童的角色为了自由想要离开,我可太明白被困在一个地方无法走脱的感觉了。真看到黎明的那一刻,命运有眷顾他们吗?每一位演员表演得都很好,都该拿提名;剧作上船舱中小女孩一幕、后面砍头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午马那个角色一句话便把当时的村霸汉奸讲得入木三分。居然看到了青春逼人的万梓良,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叶童,被强X之后的那一场戏处理得太难得了,发哥的表演反而没什么惊喜。
看过许鞍华《明月几时有》的可以再看看84年的《等待黎明》。其实有没有追求只是看做没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把自己的追求纳入一个评审体系,比如点赞好评拿奖。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因为我像浏览一幅画一样在回忆80-90年代的香港电影。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淌的从来不是具体的历史事件,就像庄子说的,我与你终身失之交臂,虽然如此,但总有可以留下的东西。就像马可波罗有没有来过契丹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一个市民的视角描述了他的想象。
“两个男人的故事”,三位都是好演员,这里演技感染力:叶童>万梓良>周润发。发哥一代icon性格明星,但每次看他的片都有点过其门而不入,秋天的童话看陈百强 监狱风云看梁家辉 辣手神探看梁朝伟 喋血双雄看李修贤……再到这里看万梓良,审美很难改变 一身正气对我确实缺少吸引力。
故事逻辑上处理得有点草率,特别是日本军官居然独身一人去找叶童,然后被杀那一段剧情很不合理,以及他们三人杀了日本军官后如何脱险的也没有交待。总体上拍出了沦陷时期的黑暗岁月,摄影很美,德宝出品,岑建勋掌舵时期拍的文艺片,没有一味追求商业和市场,对电影的艺术性有所追求实属难得了。
同样是三角恋,在乱世与国恨家仇里,个人的情感更加隐忍,更加务实。男女之情,道德枷锁什么的已不再重要,更别说有什么贞节牌坊,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文艺片与商业片的结合,三位影帝影后年轻时的演技已可圈可点,三人的关系也非常微妙,有评论说这是映射大陆香港英国之间的关系,也可一读。
日据香港时、两男一女情。全片基调热情阳光、洒脱不羁、乐观向上,又有一点点神经质和奇怪。表演真挚、细腻、自然。了解一段被日本占领时的香港情景(太平洋战争)。穿插香港地方戏曲。早期港片现实主义题材。另,港片气质:亲切、鲜活、草根性、注重肢体语言、集中一代亮丽演员。西瓜视频
四星半吧。故事情节和镜头语言都不算是很优秀,但是这个故事、表演故事的人是那样有着勃勃野性、那样有着现实爱恨的真实。捱得过,对命运、对时代,对一切,只能如此。人坏得那样自然,日本垃圾那么自信,本地走狗那样“顺其自然”,穷苦百姓只能麻木,只有小孩子在角色游戏里等待砍刀落下前说一句等下轻点。导演并未正面描写战争和香港的一切,不过选择的这些切入点都非常好,足够动人,节奏也蛮好。万梓良年轻时候真是野性勃勃、生动鲜活的男人,不管他做什么,总是带着那种不甘一切却又让你觉得他有隐藏起来的绕指柔,非常有个人特色和魅力,现在有这样的演员和这样的电影吗?那时候撑着普通人活下去的大概就是“恶人自有恶人磨”这样的信念吧。很欣慰这部香港电影里有从松花江逃难来的大叔这样的形象,香港人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韧性和不灭的斗志。
周润发还是那么无邪的气质,真是爱死了!包括平时讨厌的万梓良都很不一样,还有本来在我心中永远定性为男性许仙的叶童,在本片里居然也娇俏可人起来。不用周润发的牺牲,本片也一直弥漫着悲剧性。唉,沦陷的时代啊~~~经典的台词,与片名交相辉映:那晚的月色很美,而我只盼望黎明赶快来临……
周润发、万梓良、叶童演出的早期香港电影,水准还是很高的,“影片含蓄地从三人的情感中反映了中英港微妙的三角关系。周润发、万梓良和叶童演技精湛,加上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摄影,展示出了一幕充满时代气息的平民史诗。”风格比较写实,画面也较为古朴。
作为一部1984年拍摄的战争电影,场面制作虽然粗糙简陋,但是剧本故事非常扎实,人物的表演也非常好,属于典型的以小见大的类型,用三个相互牵扯的人物命运的故事来推动电影情节从而来反应颠沛流离的历史洪流以及身不由己的战争年代。周润发,叶童,万梓良三个人的表演撑起了这部电影,配角的表演也很出彩,三人群戏之间的表演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也很浓厚,或友情或爱情,有点情愫花开的三角恋关系反而看着不尴尬,不狗血,自然悠长又令人惋惜,我喜欢结尾叶童扮演的阿男所说的那句话,过去就像朝霞一样,很快就让阳光遮住了,结尾的画面很美,伤感,惆怅,阿男忧郁的把双手举起来,自言自语的诉说着两个男人的故事。
.8中午饭后在酷喵看完,一星给周润发他的笑容鬼马又抓人;一星给万梓良,此片是1984年的,九十年代发福的万梓良没想到当时也曾经瘦过,脸是瘦的身上是腱子肉;一星给午马,两度把人拎出来当炮仗已经跟周润发对戏的那段还是精彩的;bug:叶童很纤瘦高挑但片中没有大小姐气质得的什么病吸个鸦片就缓解?最后回首:两个男人的故事,原来周润发和万梓良才是真爱。。
节奏处理得很快很粗线条,三言两语就将情节交待了,很有那年代电影的痕迹,万梓良有一股天生的狠劲,镜头前表现得相当生猛,叶童还是像一头小鹿一样,蹦蹦跳跳活泼得很,发哥的角色其实非常复杂,可惜戏里面表现得不太多,其他金牌配角如秦沛、谷峯、午马、石坚则是各有特色。说回来香港真是多灾多难,那时如此,现在如此。很多事情,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