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公主(1956)
AnastasiaUP:2021-05-29
真假公主(英语:Anastasia),是一部1956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是一部与俄罗斯女大公阿纳斯塔西娅的传说有关的电影。
剧情
1928年的巴黎,一名流浪女子被布南将军及其同伙抓住。几人共同组成一个团伙,要她冒名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小女儿——阿纳斯塔西娅·尼古拉耶芙娜·罗曼诺娃,以获得被推翻的俄罗斯帝国皇室遗留在英国银行的财产。经过训练的安娜·克来夫取得了一些流亡法国的沙俄贵族的认可,另一些则持否定态度。于是,布南决定接近阿纳斯塔西娅的祖母——皇太后玛丽,以她的认可来肯定安娜的身份。另一方面,布南与安娜之间也渐生情愫。一番折腾之后,安娜取得了皇太后的认可。但在公开确认安娜身份的前夕,安娜却选择了与布南私奔。
角色
演员 | 角色 | 简介 |
英格丽·褒曼 | 安娜·克来夫 | 曾以A·安德森为化名。历史上安娜·安德森是冒充阿纳斯塔西娅的数十人中最为知名者。 |
尤·伯连纳 | General Bounine | |
海伦·海丝 | 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 | 俄罗斯帝国皇太后,阿纳斯塔西娅的祖母。 |
Akim Tamiroff | Boris Chernov | |
Martita Hunt | Baroness Elena von Livenbaum | |
Felix Aylmer | Chamberlain | |
Sacha Pitoëff | Piotr Ivanovich Petrovin | |
Ivan Desny | 保罗王子 | (虚构人物)曾与阿纳斯塔西娅有婚约。 |
Natalie Schafer | Irina Lissemskaia | |
Grégoire Gromoff | Stepan | |
Karel Stepanek | Mikhail Vlados | |
Ina De La Haye | Marusia | |
Katherine Kath | Maxime |
获得奖项
- 第1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British Screenplay - 第14届金球奖
获奖:Best Actress - Drama / 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提名: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 第22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女演员 -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提名:剧情或喜剧片最佳配乐 - 第2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Actress (Migliore Attrice)
- 安纳托尔·李维克 Anatole Litvak导演
-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演员
- 尤·伯连纳 Yul Brynner演员
- 海伦·海丝 Helen Hayes演员
- 萨夏·皮托埃夫 Sacha Pitoëff演员
- 冯明义 Mingyi Feng配 布宁
简评
好故事,好电影,好演员。1897年列宁革命失败,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他的母亲可以正常工作,列宁作为政治犯不需要劳动,有工资补贴,还娶了老婆。1917年列宁革命成功,沙皇整个家族被屠杀,传说有一个6岁的小公主幸免于难。可怕的历史!
公主必然是假的,从对保罗王子的全无印象可见。男主想找个冒牌货欺世骗钱,而精神脆弱习惯了精神病医生引导疗法的女主,随着他的计划将计就计,开始体验派演员一般入戏扮演公主,至少这让恍如昨日的男主慢慢被驯化得对她肃然起敬。最后除了身份是假的,贵族公主和平民女主并无区别,脆弱且优雅。现实中的彼此,夹杂着对往昔的情感,因戏生爱。旧时光一去不复返,新世界的童话正在路上。
她相信安娜不是因为那偶然的证明令她信服,而是因为,在那一瞬间,安娜打破了她的心防,而这正是她多年来苦苦等待的那个瞬间。电影的结局并不为流于俗套的爱情,而为展现,在这场精妙“演出”的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最初的导演者——忘记了真假之辩,而将安娜当作她自己去看待,那个她重新发现的自己。
还不错的一部电影,比想象中的好看,尤其是本片的结尾结的还是很有味道的,影片的剧本没有很出彩,但演员的整体表现让本片依然是看点十足,不过这可能是我看过的男女主角爱情拍得最隐晦的电影了,隐晦到结尾的私奔甚至显得有点突兀,但其实仔细揣摩还是能看出两人的情愫的。英格丽褒曼第二次封后的作品虽然表演显然不是其生涯最佳,甚至可能只能排在中等的位置,但是这个表演还是挺出彩的,尤其是和光头男主以及海伦海丝的对手戏都发挥得非常可圈可点。尤伯连纳塑造的这个形象其实也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只是他同年另一部作品拿了影帝所以这个表演并没有任何奖项提名。海伦海丝的表现也非常出彩,但是她这个角色明显的女配,报名女主没能获得提名也很正常了。
英格丽褒曼在北非谍影中的扮相曾让年少时的我惊为天人,出演真假公主时刚经历了被精神洁癖的美国人民唾弃的不伦婚姻,是在好莱坞的重新出发之作。整部戏编剧和结构都很棒,尤伯连纳和褒曼星光熠熠,这曲亡国贵族的最后挽歌就如末代沙皇公主安娜斯塔西娅的名字一样美丽而哀伤
很多年前看过,昨天又翻出来看了一遍。话说这片子真的够老的,虽然是经典片,但老实说,并没有觉得这部电影经典到哪里去,只是对末代沙皇的这段传闻感兴趣而已—著名的沙皇家族最小公主的传奇。故事没有什么特点,除掉安娜斯塔西亚这个背景,实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爱情故事,而融入了这个背景也没有太传奇的色彩在其中,而且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转折太快,无法让人信服。不过人大于戏,褒曼实在太抢眼,演活了一个美丽高贵、又带着神经质且敏感的女人。尤尔伯连纳在片子里虽然是个光头但真的超帅啊,褒曼也漂亮,皇太后虽然落魄了但气势依旧,相认那场戏好感动!
安娜斯塔西亚公主存活的传说是吸引人的,电影拍的是枯燥的,那么好可深挖掘的故事最后竟然落点在爱情上,还是转折生硬没有说服力的爱情,拍到深层次的东西就轻轻一点。男主更是不喜,他对安娜一点尊重都没有,最后还莫名其妙产生了爱情?我看是别人有了好日子有了尊严他受不了罢了。褒曼虽然凭此片拿了奥斯卡,但我实在不喜她在本片中的表演,反而是她当时都四十出头了还是很美。
精彩至极,一出似真似假的戏文。褒曼的表演和赫本在《窈窕淑女》的演技相形见绌。即使身披陋服 容貌憔悴,也还是可以看出其端庄典雅的气质,相认一段两位的对弈可圈可点,台词表现力和情感渲染度都极好。
感谢秋元老师半强制地让我看了这部电影。心理期待极低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却出乎预料地感到有趣。可以说是这段时间我看过的最有趣的电影,有着我绝对会感兴趣的背景设定和不会感兴趣的情节,杰出的对白和表演。当然也有我认为不值一哂愚蠢之处。皇太后真的是太有劲了。
“没人能怪我与亡灵一起生活,但是你就应享有女性同等的幸福。李文堡说舞厅是当年的风光再现,她真无知,时代在进步,玛琳嘉雅,我们要跟上时代,否则就要跟过去的虫子为伍了。我代表过去,我喜欢,过去是美好的,现在充斥着冷漠与疏离。将来?……幸好我不用去烦恼。但是你不同,你要掌握自己的将来。”
这个版本的开场让我想到窈窕淑女。电影的男主是个穿黑色高领衬衫的光头......越看越觉得像张卫健剃光头当保安,用礼仪驯化英格丽褒曼让她扮演好公主(窈窕淑女里是演好名媛被当成公主),她说不要,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具体是谁。悲情的闹剧,帝国的遗老遗少需要一个末日公主死撑这最后的信仰。
粗布麻衣也无法掩盖英格丽·褒曼高贵的气质和出众的演技,她将安娜游走在虚实之间的恍惚、痛苦与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与皇太后相认那段尤其感人,压抑已久的情感终于在这一刻得以释放。喜欢安娜与将军的感情线,为爱远走也许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