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2014)
《利维坦》 (Левиафан) 是2014年安德烈·萨金塞夫执导的俄国剧情片,Aleksei Serebryakov、Elena Lyadova 和 Vladimir Vdovichenkov主演。影片入围2014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最佳编剧奖。本片代表俄罗斯角逐并入围第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赢得第72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评分:7.8
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
编剧:奥莱格·涅金 / 安德烈·萨金塞夫
主演:阿列克谢·谢列布里亚科夫 / 叶莲娜·利亚多娃 / 弗拉季米尔·弗多维琴科夫 / 罗曼·迈迪安诺夫 / 安娜·乌克洛娃 / 阿列克谢·罗津 / 塞尔吉·波克霍达夫 / 柏拉图·加米涅夫 / 谢尔盖巴切乌尔斯基 / 瓦列里·格里什科 / 阿拉·伊明兹瓦 / 玛格丽塔·舒比纳 / 德米特里·贝科夫斯基-罗马绍夫 / 谢尔盖·博里索夫 / 伊戈尔·萨沃金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140分钟地区:俄罗斯
语言:俄语
影片别名:荒谬启示录(港) / 缠绕之蛇(台) / Leviafan / Leviathan
上映:2014-05-23(戛纳电影节)
IMDb:tt2802154
剧情
故事背景设在俄国西北部巴伦支海沿岸的小港口城市。主人公科里亚和前妻的儿子罗马,以及年轻貌美的妻子利里娅过着平静的生活。科里亚有自己的小楼,落地窗外是小河流过,小楼底层经营着汽车修理店。而当地腐败的市长以公用设施建设为名前来强行征收房屋和土地时,悲剧生活的序幕就此拉开。
科里亚向法院控告政府的征收费用不公以及程序违法,未得到法院的采纳,并被限期搬迁。在律师朋友德米特里的帮助下,德米特里以手头握有市长Vadim违法的证据,要求Vadim增加支付拆迁补偿金。后来Vadim找人殴打并威胁该律师。
德米特里在科里亚家里居住的一段时间,他和科里亚之妻利里娅产生了一段婚外情。后来此事被科里亚发现,科里亚与德米特里发生冲突,德米特里也曾威胁过利里娅。德米特里于是被迫离开此地回到莫斯科。感到内疚的利里娅之后选择跳水身亡。由于警局做了伪证,科里亚被当作涉嫌杀害其妻的凶手被抓了起来,最后被法院判处15年监禁。其未成年的儿子罗马则被朋友收养了起来。
科里亚的房屋随后遭到拆除,市长Vadim的拆迁计划得到实现,他对科里亚得到的刑事惩罚也感到满意。
角色
- Alexey Serebryakov - Kolya
- Roman Madyanov - Vadim,市长
- Vladimir Vdovichenkov - Dmitriy,Kolya的朋友,来自于莫斯科的律师
- Elena Lyadova - Lilya,Kolya的妻子,Romka的继母
- Sergey Pokhodaev - Roma,Kolya的儿子
制作
安德烈·萨金塞夫和Oleg Negin根据《约伯记》改编而成。片中有超过15个角色,这些演员大多与导演多次合作。俄国西北部科拉半岛基洛夫斯克为取景地。2013年5月开始筹拍,8月至10月为拍摄日期。影片的投资主要来自俄国文化部和俄国电影基金。
片名源自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1651年出版的书籍《利维坦》,讲述国家契约和公民的关系。影片故事和主人公改编来自希伯来圣经中的人物先知约伯。
制片人Alexander Rodnyansky表示: "它处理的是一些当代俄国最重要的社会问题,是有关现代人的爱和悲剧经历的故事。"
发行
本片在坎城影展于2014年5月23日首映。英国将由Curzon Cinemas发行,澳洲和新西兰将由Palace Entertainment发行。
评价
《卫报》的Peter Bradshaw给出满分的五颗星,认为导演能完成如此一部充满野心的影片令人佩服。
《好莱坞报道者》影评人 Leslie Felperin 对如此一部抨击普京政府腐败的影片竟然是得到俄罗斯联邦文化部大力支持拍摄而成的事实感到吃惊。
新浪影评:“影片通过主人公的悲剧遭遇,辛辣的讽刺了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局面,探讨国家对人民服务的失职,对俄罗斯政权腐败的揭露尺度之大,对俄国政治体制持的悲观态度,令人惊叹。影片中由菲利普-戈拉斯作曲的音乐,精致优美颇有锡兰作派的画面,演员们精彩的表演都无可挑剔。而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沉重的主题寻找平衡,导演巧妙融入的冷幽默。如果说整部影片令人震撼,从政府腐败司法缺失转到三角恋悲剧,从神秘失踪到谋杀定罪的黑色侦探,再升华到宗教告白,影片过于野心和戏剧化的剧情转折铺陈,在其传达的信息之外,也分散了原本可以聚焦的力量,成为该片值得争议之处。”
北美上映后,媒体综评91分,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9%,收获一片赞美。代表影评:“安德烈导演的这部作品融合了寓言、残酷的情节冲突、黑色幽默和惊人之美,影片的每一帧都富有深意”,“一部痛苦、暴力且冷酷的现代杰作”,“一部沮丧、偶有笑点、令人心碎但恢弘壮丽的作品,今年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一个充满了现代感的苦涩寓言,一个开放式的惊悚影片,一个阴暗的社会喜剧,不加掩饰的政治影射和浸透了苦涩的讽刺”。
奖项
- 2014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
- 第72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 第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6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35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 亚太电影奖最佳影片
- 慕尼黑影展最佳电影
- 阿布扎比电影节最佳电影
- 印度国际电影节金孔雀奖
- 国际摄影师艺术影展最佳摄影:Mikhail Krichman
- 第27届欧洲电影奖
- 最佳影片提名
- 最佳导演提名
- 最佳编剧提名
- 最佳欧洲男演员提名:Aleksei Serebryakov
- 第13届俄罗斯电影金鹰奖
- 最佳导演:Andrey Zvyagintsev
- 最佳女主角:Elena Lyadova
- 最佳剪辑:Anna Mann
- 最佳男配角:Roman Madyanov Jr.
获得奖项
- 第6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获奖影展 - 第30届西班牙戈雅奖
提名:最佳欧洲电影 - 第28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观众选择奖 - 第67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66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7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演员 / 最佳编剧 - 第30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世界电影 - 第8届亚太电影大奖
获奖: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摄影 -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86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五佳外语片 - 第72届金球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 Andrey Zvyagintsev导演
- 阿列克谢·谢列布里亚科夫 Aleksey Serebryakov饰 尼古拉 Nikolay
- 叶莲娜·利亚多娃 Elena Lyadova饰 丽雅 Lilya
- 弗拉季米尔·弗多维琴科夫 Vladimir Vdovichenkov饰 德米特里 Dmitriy
- 罗曼·迈迪安诺夫 Roman Madyanov饰 梅尔 Mer
- 安娜·乌克洛娃 Anna Ukolova饰 安兹拉 Anzhela
简评
《利维坦》是英国学者霍布斯的著作,以旧约海中怪兽「利维坦」指代强有力、无法抵抗的国家机关。霍布斯将国家描述为「利维坦」,其实并不完全是贬义,他认为国家是由公民个人让渡一部分权利构成的,因此而产生的庞然大物是人民的选择,这被认为是社会契约论的开端。就这部电影而言,就是一个地方政府拆迁的故事。对于公民尼古拉而言,地方政府就是一个「利维坦」。他试图抗争,但他的抵抗被屡屡化解。动用法律的武器,被市长授意相关部门搪塞。利用市长的黑料要挟,律师被市长带到荒郊野岭痛扁一顿。就算最后他停止抗争了,准备拿着微薄的补偿离开。但市长的报复却如影随形,杀害了他的妻子,然后嫁祸于他。一个家庭就被以市长为首的恶徒们破坏了。他是个人在权力机关面前软弱无力的写照,但本片「利维坦」只展现强权,却未必是霍布斯定义的「利维坦」。
本来不想去看了,但看评论说俄罗斯电影要在大荧幕上看,体会那种宽阔的视野。果然开场5分钟的大场景,虽然是乡村,但苍凉之感由盛。开场还有一点,字幕显示是俄罗斯外交部支持的电影,结果剧情尺度大到吓人,叶利钦的头像差点出来做靶子(真的就是字面上的靶子的意思)。国家上帝、贪官恶霸、至交好友、兄弟情谊、家长里短、强拆出轨…醉酒驾车的交警是最好的人…表面上的直白悲剧,骨子里的贪婪故事,每个人都在描绘着自己内心里各式各样的鲸吞一切的利维坦,像俄罗斯人喝酒的方式一样,一口闷,用大口喝酒交易满足,抵消迷惘。
神父给市长喝红牛(上帝站在你这边,只要你掌握了权力你愿意,你就可以),却给底层喝鸡汤(让他认命而不是帮他解决困难)~何其讽刺,上层的维稳工具,下层的精神麻药~“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权力失控、精神中空的地域。”每一个底层的人都是可以被牺牲被践踏的,因为他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女人想用爱情,让律师带走她,但她最后还是绝望的知道若自己无法自救,也只能被折磨直到麻木或再也无法忍受而自我终结。男主要跟不公平死磕,最后反而朋友走了,妻子死了,房子强拆,自己冤枉入狱,毫无抵抗能力,最终麻木。不要去抵抗恶,因为不仅徒劳,还会让恶变本加厉。只有顺从上帝的安排,灵魂就会得救。人们为了创建有序的社会创造了权力,就像耶和华为了祭祀圣洁者创造了利维坦,而利维坦却变成了恶魔。
片名比电影更吸引人。大部分人都是被海滩边那具巨大的骨骼的海报骗进来的。负责人说你们这些刁民想要权力,做梦吧,非常感同身受。度假拿出那几位的照片想做靶子,太黑色幽默了,全场爆笑。牧师开导负责人,真z教狼狈为奸的缩影;男主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房子被抢占老婆也没了,基层牧师无能为力,宗教也不帮助无权无势的人,这时候临时抱佛脚也没有用。最后拆了普通人的住房见了教堂,还请大领导听牧师落成布道,负责人对儿子说上帝都看着呢,非常讽刺。儿子对女主不尊重,原来她不是亲妈。女主下体裸露完全没有必要。开头结尾共两段法官贯口,收尾呼应。儿子经常和其他同龄人去那个废弃教堂抽烟,然后有一个向上看没有屋顶的镜头,最后新建成的教堂也有一个仰拍屋顶的镜头,上帝不庇护穷人穷人得不到上帝的怜悯。音效特别地震耳欲聋。很生活,但节奏太慢
11:33,这空间靠人物分割三层,三层人物都有戏,一吻后,压成两层。18:07,横移,拉开一定距离。23:02,缓推,一直待车远去,出画入画。32:24,酒壮怂人胆。41:58,远远的去横移。53:53,人物关系开始往复杂里做。01:15:25,直给结果,埋得相当好。01:39:43,复杂性与暗流涌动真得做得好!01:49:41,镜头给的很生猛。02:06:10,从内部拍拆迁,镜头很凶残。结果很意外却合情合理!
比《回归》自说自话地缅怀苏联旧日荣光要好,但精英式的俯视依旧延续。体现在单场戏调度的高效但粗浅;体现在固定镜头中的符号堆叠;体现在绝望的妻子始终是编剧工具,整部电影没有丝毫情感可言。进入普京时代东正教成为俄罗斯基本盘的统治权杖,但我们还是能看到,强权面对宗教时的不安与焦虑。这是一个国家的良心底线。很遗憾,我们原本以为借他人酒杯可以浇心中块垒,却忽视了彼岸人民所共有的道德基准。利维坦统摄大海,贝希摩斯掌领沙漠,俄罗斯人看到了《利维坦》,我们又有多少人看到了《悲兮魔兽》?
【8】看到最后那具海滩搁浅的白色骨架,突然就明白了“利维坦”所指的是什么了。是怪物,是人对命运无奈的束缚和不对等的权势的反抗。神乎其技地运用到“利维坦”的水元素,通过固定的镜头,冷峻,残酷的镜头诠释萨金赛夫镜头下人物的孤独和隐忍。人物的慢与法庭语调的飞速,组成了文本,留白的波澜起伏。市长与钉子户,父亲与儿子,妻子与情夫,这种强势不对等的关系组成另一种“利维坦”。依旧冷静,依旧克制,依旧丰富地加入神棍和古经的元素,现代的荒谬启示录,彻底将人与神,古与今打通了。
当年看觉得流于直白,八年多后二刷,反倒觉得相当出色。强观赏性的情节与复杂的社会/政治/宗教问题结合紧密,是萨金塞夫电影中通俗而又不失深刻的作品。对妻子死亡真相(自杀后被运作为嫁祸还是被杀害直接嫁祸)的留白值得玩味,当年不解妻子这条线为何比重这么大,再看才知道她与继子、丈夫、律师、工友的千丝万缕关系,她的窒息与抉择,恰恰成为本片不同于传统批判ZF腐败影片的关窍所在。此外,两个神父(穷困潦倒与金玉华服)、两种教堂(破败的孩子聚会地与标志性建筑)的讽刺意味也很妙,结合大量用典(利维坦/约伯福音),不仅有表达上的深度,同时在叙事上也很有力量。
与其说这部电影探讨的是真相,不如说是在追寻真理。和《密阳》一样,电影提出终极问题「上帝存在吗?」《利维坦》讲述一个小人物怎样不情愿地卷入与权力的对抗,同时也开启了他自由落体般的人生覆灭。但在个人生活的维度上它则更像美国人黑迈尔的故事,从影片开头算起,Kolya的人生就处在不断的危机中:暴躁的儿子、抑郁的妻子、四面楚歌的家产,全部被阴郁的画面衬得令人窒息。就像《约伯福音》中故事的发展轨迹一样,Kolya没能得到现世的救赎,而是在酒精、暴力、愤怒和性的混乱中一路下落,万劫不复。
以我现在的观影能力不足以完全解读这部电影。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平淡的叙事,缓慢的剧情推进,充满了写实主义的手法,在电影技术、编剧如此复杂的今天,实在难以吸引普通观众。以我个人观感,这部电影充满隐喻,导演希望以此加强电影的厚度,但这些隐喻的表达确实缺乏力量和刺激,仍然很难使这部片子沉闷压抑的调子转化为一种无声胜有声这震撼力。与类似题材《三块广告牌》相比影片的剧情处理显得无比拖沓,但这注定是一部俄罗斯的电影,充斥这俄罗斯文学种种影子
20231021资料馆,看完回归后,对开局的水的表达有种不祥感,事实也是这样,全篇叙述了一家人的悲剧,妻子死亡,男人被关入监狱,孩子无依无靠。利维坦是希伯来神话中巨大的海洋怪兽,也象征无法遏制的君主权利。首先从影片很直观的感受到对律师、警察、市长等政治机器的厌恶,蛇鼠一窝,喋喋不休的法官、强行拆迁的市长、胡作非为的警察。剧中也有对宗教的思考,“上帝在哪?”,宗教无法救赎普通人。俄罗斯电影的色彩有种冷冷的蓝调。厨房给我印象很深,用了平行对照的手法,开头早晨贤惠的妻子在温馨的透着阳光、挂着棉布窗帘的亮堂厨房做饭,结尾被挖掘机硬生生拆垮,这个厨房感觉真的很不错啊,女主也真滴好看。还有几个镜头也很感叹,巨大的鲸鱼骨头,残破的教堂。镜头语言很美啊
叙事结构非常高级,前半段直击国家权利机制之痛点,向市长发起猛烈进攻,节奏快,毫不拖泥带水,简洁明了交代前史。中点伪胜利之后,情势暂缓,笔刃悄悄转向别处——野外打枪庆生时,妻子偷情被儿子撞破。和市长的明面斗争变成暗线,尼古拉忙着原谅妻子,朋友也不得以返回莫斯科,他不再集中注意力保卫家庭,许多事情不得了之,最后竟以杀妻之罪锒铛入狱。越是不写他如何被步步击溃,就越能感受到强大的官宦权利。获得消息对于市长来说易如反掌,15年的牢狱之灾他总能想办法安排。宗教在影片中的作用未见良性,也可能是自己解读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