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线(2012)
DisconnectUP:2021-03-26
断线简介
虚拟的社交网络连了线,真实的人际关系却断了线。聊天室的每句对话、脸书上的一张照片一条短片,背后隐藏着人渴望与人接触的欲望,但却分分钟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日理万机的大律师无暇与家人相处沟通,直到儿子出事才悔恨爱得太迟;一对婚姻枯燥无味的夫妇各自在网上寻求慰藉,但网络世界何来秘密;孤僻宅男网上会女神,原来一直被玩更误堕色欲陷阱;顽童网上欺凌同学,乐极生悲;女记者为爆独家猛料,故意接近未成年色情网男模,道德界线难划清。几条故事线纠缠交错,每个荡失于虚拟世界的主人翁,只是渴望找到与人真正的联系和沟通。
第4届豆瓣电影鑫像奖鑫豆单元 最容易忽视的好电影(提名)
简评
,把他们快乐无趣的时间删除,剩余的拼成这致郁系的多线条叙事成品,观影过程就像一直在单曲循环自杀小孩哼的歌,整体沉浸在单调的悲伤和孤独里。,悲剧的元凶不在于断线或上线中传递的恶,而是现生里不曾治愈的感情缺位和裂痕。,平时看个片就愤世嫉俗的人怎么不跳出来批判上层建筑了?
一部更早的展现互联网时代人际关系断裂和弥补的社会性主题电影,不同故事线之间的联系更多仅仅是角色因为工作等缘故有了交集,剧情强弱有别,也未起到《撞车》那样的效果。想起了项飚在十三邀说的“附近的消失”,人们因为工作压力,生活冲击、性格孤僻等原因与附近亲密之人疏远,躲到网络中与素不相识之人倾诉,附近的人借助互联网的信息痕迹找回关系一路掉链子的全貌,但往往是在某些悲剧发生的契机之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互联网可以成为树洞,成为破解所爱之人何以至此的密码,但假设没有契机,也许“附近”就此消失了,关系就永远破碎了,或许回到沟通才是那把万能钥匙。·Thieriot的表演,可惜作品太少~
网络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短时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以把人卷入叵测的漩涡。这几段故事都很喜欢,人的关系就是如此微妙吧,最后三条线充满暴力的慢镜头汇聚在一处,背景却是那样舒缓的音乐,张力太足了,一种沉静的爆发,整个人起鸡皮疙瘩。另外三个叔的演员都好帅啊,小正太萌,凯尔也很帅。珍惜身边人吧。
群像的多线网状结构叙事,加上现实主义的题材,无不是我的钟爱。但《断线》不一样的是,在我看的大多数这类电影中,当人们因为一系列事情卷入漩涡中时,他们最后会因为一个错误选择承受蝴蝶效应般的痛苦的代价,但《断线》没有,它给了所有人在堕入深渊之前一次机会,让他们没有一错再错。当麦克那通告知认错人的电话打来时,德里克还没有拿着手枪冲进去;里奇并没有因为自己儿子的痛苦而失手杀死麦克的儿子;即便因为妮娜,凯尔出卖了哈维,但哈维依旧没有抛弃他。一切依旧有回旋的可能,苦难中依旧充斥着温柔。
线上互动引发线下事故的多线叙事电影。伤害无处不在,只是互联网世界提供了一个自由度更高的实施环境,虚拟马甲掩护、网络安全漏洞和信息高速传播加重了对个体的侵害力度,拓宽了狩猎范围,随机性无差别的攻击犯罪、情绪化低龄化的暴力霸凌、踩红线情色味的教唆引诱…… 行恶变得极为容易。比坑蒙拐骗还要命的是情感寄托,快速连接的上头感情和亲密关系,下头跟反转的速度也同样迅猛,寻求慰藉的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往往忘记抱紧身边人。社交媒体的题材与事件,放到今日或者十年之后来拍,都不会过时,甚至能花样迭出,只要人类不断网,现实分分钟断线。 * 影片结尾处,所有人在争斗中被打到宕机,掉线到真实生活中的一笔非常可以。
好有现实意义的片子,涵盖了现在社会上所有的热点与争议,裸聊、网恋、网络诈骗、网络暴力、被社交软件泯灭的人性,在科技发达的现今,家庭、亲情、爱情、人性……都在社交软件与大众媒体的冲击下产生一幕幕悲剧。自闭少年靠社交软件排解寂寞,貌合神离的夫妻各自在网上寻求慰籍,无知少年靠裸聊赚取生存,功利女记者为了上位诱骗当事人,律师为了事业漠视家人,银行卡被骗走所有钱财……这些就感觉每天在身边发生的真实事情。片中通过几条线的讲述,线上人的线下折磨生活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地让观众感同身受。人类的确应该思考科技的方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三个故事的水准有点不太平衡。夫妻二人婚姻危机那个故事尤其显得生硬。节奏稍微有点慢,但是却有种置身其中的感觉,无比真实。最后三组慢镜头的处理还不错,一度以为会是个残忍的故事,结局总算是峰回路转。关于对社交网络的探讨略显浅薄,只是借由此讲故事联系在一起,再继续深层挖掘下去应该很精彩。
电影有三条线一起推进,很明显,有点《撞车》的风格,只是最后的结局不一样,撞车更加巧妙,千丝万缕的联系,《断线》相对来说,简单粗暴一点,在最后直接汇成一点,通过慢动作做一个了结,相对来说,已经拍的很好了,网络一线牵,珍爱生命,远离网络
#断线#互联网的无限相联却让现实世界在不断的断线。人们越来越渴求在网络上找到寄托和慰藉,但却只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糟糕。然而,随着技术进步时代变迁,脱离网络越来越变得不可能,如何完美的平衡两个世界成了每个人都越来越难以驾驭的难题。多线叙事但关联性欠佳,导演入手很好但火候不够。
十年之后再看这部电影,网络世界的暗藏危机已然不再像当年那般不寒而栗,但是不变的是虚拟世界的高速发展和膨胀仍在慢慢侵吞现实世界,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影片对准的人群共性也是情感的缺失,到这也就看出题材不可避免的落俗了。前半段的镜头语言还不错,仿佛摄像头在时刻窥探。依旧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如蝴蝶效应般的故事,但是讲的有些松散,几条故事线之间的交错性不强,塑造了压抑感,缺少了惊悚感。
剧本不错,导演拍的也不错,反正我看的时候被吸引住了,主要是三个故事,有些交错的联系。故事一,一对夫妻因死了儿子感情出现问题,在网络上不慎泄露资料,导致被盗刷信用卡,处在破产处境,雇佣侦探查案,竟然找到了妻子的网友头上;故事二,校园欺凌导致音乐男孩自杀,爸爸追查到欺凌儿子的男孩,是故事一侦探的儿子,打架后才反省到自己平时对儿子不够关心;故事三,女记者为了报道接近一群未成年网络色情主播,报道成名后FBI介入,自以为关心弱势群体,结果发现自己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正义和伟大。!
三条线并行叙事,四个悲剧,每一个都那么熟悉。性格孤僻的男孩网聊被作弄选择自杀,痛失幼子的妻子网聊导致信用卡被盗,女记者为捕捉新闻网聊未成年人违法团伙,就想开个玩笑却闯了大祸,只想寻求安慰却让家庭陷入经济危机,最后差点杀人犯罪,本意是帮助失足少年却没有考虑后续安置问题,一切又回到原点。大部分手持镜头配合“偷窥”视角跟电影主题很搭,在网络世界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被监视、偷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