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1970)

PattonUP:2021-11-19

《巴顿将军》(Patton)是一套1970年的美国传记式战争电影,由法兰克林·沙夫纳执导,乔治·史考特等主演。

巴顿将军

评分:8.2 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 编剧: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埃德蒙·H·诺思
主演:乔治·C·斯科特 / 卡尔·莫尔登 / 斯蒂芬·杨 / 迈克尔·斯特朗 / 凯里·洛夫廷
类型:剧情 / 传记 / 战争
片长:172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德语 / 法语 / 俄语 / 阿拉伯语
影片别名:铁血将军巴顿 / Patton: A Salute to a Rebel / Patton: Lust for Glory
上映:1970-02-04
IMDb:tt0066206

巴顿将军简介

1943年3月,巴顿(乔治·C·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饰)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随后升任第7集团军司令的巴顿筹划占领西西里,战斗中巴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连下军事重镇,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饱受非议,部下指责他用士兵的生命换取荣耀,在成功占领西西里后,巴顿因严厉训斥一位士兵遭到媒体的谴责,铁血将军只得公开道歉……然而长于战争的巴顿又迎来了新的重任……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弗兰克·麦卡锡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乔治·C·斯科特

简评

[] 开场就是漂亮的对称构图,形式上足够精致的作品。作为传记片并不那么确切,但整体来看依旧是一部成色出众的作品。除开巴顿外的所有角色都显得更加功能性,但把巴顿及其生平以更浪漫的形式呈现,以及(也依据巴顿本人所信奉所以在影片中显得合理的转世说的)罗马战争和拿破仑情节,整部影片都散发着辉煌的英雄主义色调。战争戏笔墨不多,更注重文戏之下的巴顿人物构建以及演员本身魅力所致的塑造,也让这样一个自大的传奇天才在观众看来更好接受了。马车暗指终结他生命的车祸,他像堂吉诃德般走向命运的风车,这本身就是对他像一位骑士一样“永恒于历史”的最大赞扬。

真的是不太喜欢看这类(如阿拉伯的劳伦斯)政治正确的人物传记电影。巴顿这个人物描述得很不错,但其他人物,叙事情节,矛盾冲突那叫一个流水账。你要不了解点电影背景,不紧盯着屏幕,你都不知道敌人是德国纳粹。故事一开始那副巨型美国国旗在屏幕前几分钟有多夸张,这种美式爱国主义教育,反正我是尴尬了。巴顿这个人是战争狂魔,崇拜古代战争英雄,并幻想自己也是战神转世。他打仗靠人数堆积,信口开河,从不考虑政治因素。和平时期极度渴望战争,甚至不惜挑衅来试图引起战争。总之,他就是为战争而生。

。坚持了一小时实在是忍不了。虽然横扫奥斯卡,但是我实在爱不起来,得奖原因偏zz动机。电影本身问题很多,其一,战争场面导演有点业余,也有可能是当年技术限制,看着不爽也不残忍,是个不及格的战争片。其二,剧情方面前一小时毫无波折,无聊空镜特别多,男主到军营训话算是最大冲突了。其三,男主演技有很好嘛?我觉得欠佳吧,男主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觉得胜之不武拒绝领奖在家睡大觉,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1位拒绝领奖的演员。

同类传记,上次看的是劳伦斯,那个时代的电影,还有着戏剧的表扬效果,稍显刻意,但是又突出着人物性格的特性,不需要特别的玩味。剧情本身,基本是描述大家熟悉的故事,反而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是巴顿其人。一个显然有着古代尚武军人风采,理想主义加持的将领,他的一生注定有着太多光芒四射的时刻,也必然在悲情中落下帷幕,其实也不难预料,和平才是永恒的主题,即使是表象的和平,战争狂人、战争贩子、战争迷,一定是没有办法长久的。反过来看,尽管美素争霸,带来了新的战争恐惧,但均势的理念,真的带来了长久的和平,巴顿是活在历史里、活在故事传奇里的人物,现实中还是越少越好。以及理想主义者,在征途上,其实还是可以放下身段的,一定要这样,而不是相反。

构图狂魔,巴顿将军的完美演绎,一切的荣誉,只在一瞬间,就算是罗马大帝,也有可能被一架马车不小心压死,正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最后镜头拉远,巴顿将军和那条懦弱的狗,在雪山下面渐行渐远,成为时代的一粒灰尘。而且,巴顿这种战争狂魔,是没人性的,可是在战争里面,是极其简单的人物,不考虑政治等东西,就纯粹地为了征服而行动,如果从这方面来看,巴顿算不上伟人,但算得上纯真可爱的人。最后是扇士兵巴掌的问题,其实没有对错。士兵是人,战争本来就是错误的。但前提是,你没有进入一支热血沸腾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军队。巴顿,更像20世纪的拿破仑,他勇敢,有见解,单纯,可是这个世界已经不需要这种战争天才,需要的反而是冷战的政治战局。

感觉也是好莱坞大巨片时代的产物,放到今天看都觉得巨。那个历史时期拍这样历史的片子,本身有种互文,斯科特拒绝领奖也代表着些态度吧,毕竟这片子和政治联系太紧密。主人公魅力高于一切,无论是巴顿将军本身还是扮演者,看这个片充分理解了何谓明星制。开片几乎跟宣传画一样的扁平处理已经预示巴顿将军作为符号的特性。唯一打动我的戏是在军营帐篷里,巴顿凑近那个挂着呼吸面罩的伤病,一阵无声,他心里的挣扎却如此震动。

五星。一开始我认为是角色的魅力和演员的演技是驱动该片的唯二因素,可往后看我才意识到我错了。巴顿将军角色弧光和乔治•C•斯科特的演技固然是本片出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也不能忽视视听的作用。对人物的侧写镜头中仰俯视角乃至于中近景的切换对于凸现角色本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影像的插入利用一方面掩盖了经费不足和调度能力有限的缺点,另一方面又巧妙推进了剧情。一些空镜又意味深长,最后巴顿将军走向远处和旁边的风车,似乎在暗示着巴顿将军就如堂吉诃德一样,理想而又与时代格格不入。三个小时时长确实长了点,但以牺牲部分叙事为代价勾勒出一个角色的人物弧光,让他成为活生生的人,而非一个符号,一个扁平化的角色,这点是可接受的。

作为军事盲评价不了史实问题穿帮问题战争表现等等,不过只从巴顿个人形象塑造和电影来看,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它似乎应该有个高潮,但我没找到…剧本有些过于平铺直叙了,没有充足的背景知识,我根本看不出哪场仗最厉害怎么显现了他卓越的才能(除了播报的数字)。乔治斯科特的表演增色太多了,影片的波动起伏感几乎都是由他的表演带起来的,尤其是最开头那段五分钟的独白,天呐这简直是他的个人秀。

小学的时候买了一套《美国名将全传》,五十个将军里对巴顿印象最深,特别是他的那段演讲辞,还有他的勇猛和暴脾气,当然还有他浪漫的一面,喜欢写诗,生活在十六世纪,还自认为是凯撒和拿破仑的转世。电影里都很好地展现出来了,演技很棒。感觉美国历史上很难找出第二个像巴顿一样个性鲜明的人物了。印象很深的是Bradley将军对他的评价:我打仗是因为要服从命令,而你是因为喜欢战争。还有德军将军的评价:巴顿是为战争而生的,没有了战争他就没有了生命。真的是传奇人物。

开头视觉构图很惊艳,人物特写,突出主角,机位调整,画幅有变化,不会一直单调显示,电影里对巴顿将军刻画很到位,他就像古时代的英勇指挥官,带领着美军击溃德军。同时,他的缺陷也很明显,是一位纯粹的战士,在政治上不敏感,以致于最后卸任,无缘参与后续战争。1970年的电影还这么高清,不得不佩服外国的电影工业呀。里面的一些配乐音效现在听来感觉不太入戏,但是整体体现的效果还可以。

以为是战争片,其实是传记片,70年代的战争镜头拍摄跟现在比少了一些代入感,但瑕不掩瑜。开头三分钟封神,几句话道破美式英雄主义和战争立国的美国精神。三个小时从巴顿将军视角和德国将领视角两线塑造了一代名将在战场上的高光时刻。略带一点沉闷的叙事方式实际上影射巴顿将军说自己是穿越者的身份,从迦太基到埃及,从科西嘉群岛西西里岛,再到和德国本土。可能巴顿放在二战中一群战术战略都极佳的天降猛男中,显得有些粗鲁和顽固,满口粗话,不接受新式战争方式,对待下属粗暴,但也同样真实闪耀,仿佛上一个战争时代和信息化战争夹缝中的衔接。人类将星闪耀时,巴顿将军是个人主义和浪漫英雄主义的余晖。

看完之后令人惋惜,并不是因为被巴顿将军的故事触动,而是对片子的失败之处感到遗憾。人们想在这里看见一个人格魅力和军事能力皆具的将军,但影片所展示的这位历史人物并没有真正的演绎出这位将军深层次精神,只演出了表面。原因在于几场战争戏未聚焦于巴顿本身的战局掌控力,而只以“雷厉风行”(甚至表现的略有些不顾大局)来展现他的人物形象,导致看下来体会不到他在军事上表现出来的种种精准布局以及谋略,巴顿演说中提到的话语插入的时机也有瑕疵,且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这位将军在军事上的认知远超过他在政治上的,这种偏执最后也害了他自己,但影片不太注重表现他的军事能力反倒放大他的这种偏执也是不可取的,有些避重就轻。

获得奖项

  • 第35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35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男演员
  • 第2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2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or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ound Track
  • 第28届金球奖
    第28届金球奖
    获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1
    提名:Best Director / 最佳剧情电影
  •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音响 / 最佳剪辑
    提名:最佳摄影 / 最佳视觉效果 / 最佳原创音乐
  • 第23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23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获奖:最佳电影导演 / 最佳电影导演 / 最佳电影导演
  • 第10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第10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获奖:Eddie —— Best Edited Feature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