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2016)

LionUP:2022-03-20

《漫漫回家路》(英语:Lion)是一部2016年澳大利亚、美国与英国合拍的剧情片,为导演葛斯·戴维斯的电影处女作,改编自萨鲁·布莱尔利(英语:Saroo Brierley)和拉里·巴特罗斯所写的真实事件书籍《漫漫归途》(A Long Way Home)。影片由戴夫·帕托、鲁妮·玛拉、大卫·温汉、妮可·基嫚、阿布舍克·巴尔艾特、迪夫伊恩·拉德瓦、佩丽冉卡·博斯、蒂皮特·娜瓦尔、坦妮丝塔·恰特洁、纳华萨甸·薛迪奇和珊尼·帕瓦尔主演。

雄狮

评分:7.4 导演:加斯·戴维斯 编剧:萨罗·布赖尔利 / 卢克·戴维斯
主演:戴夫·帕特尔 / 鲁妮·玛拉 / 大卫·文翰 / 妮可·基德曼 / 桑尼·帕沃 / 纳瓦祖丁·席迪圭 / 塔妮莎·查特吉 / 迪普提·纳瓦尔 / 马尼克·古纳拉塔尼 / 本杰明·里格比 / 萨罗·布赖尔利
类型:剧情
片长:118分钟 / 119分钟(中国大陆)地区:澳大利亚 / 英国 / 美国
语言:英语 / 孟加拉语 / 印地语
影片别名:漫漫回家路(港) / A Long Way Home
上映:2017-06-22(中国大陆)
IMDb:tt3741834

剧情

1986年的印度坎德瓦,来自贫苦家庭的5岁的Saroo与十几岁的哥哥Guddu在火车站分手后,Saroo因久等哥哥不见归来,就上了一辆停在车站的列车,因此他被带到了离家很远的加尔各答。在那里流浪了一段日子后,终于暂住在了一家孤儿院里。1987年,年幼的他被一对生活在塔斯马尼亚的澳洲中年Brierley夫妇收养,在澳洲过上了幸福生活。1988年,另一个身患疾病的印度孩子Mantosh也加入到了养父母家庭。

20年后的2008年,20多岁的Saroo在墨尔本一所高校学习酒店管理,他有了女友露西,也认识了一些来自印度的大学同学,在大家聚餐吃印度餐时勾起了他对印度家乡的思念。他向同学们讲起了自己童年走失的身世,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开始使用谷歌地图来搜寻记忆中的老家的具体地址。终于在2012年,他在谷歌地图上找到了老家的地址。在跟女友露西和养父母告别后,Saroo只身乘坐飞机并辗转乘车来到了印度老家,并在众乡人的围观下与年老的母亲和长大的妹妹夏奇拉热泪重逢。然而这时他才发现他的哥哥Guddu早已不在了,原来就在Saroo走失的那晚,一直在车站寻找他的Guddu在车站被列车撞死了。

角色

  • Sunny Pawar 饰 童年 Saroo Brierley
  • Dev Patel 饰 成年 Saroo Brierley
  • Rooney Mara 饰 Lucy,Saroo的大学同学、女友
  • Nicole Kidman 饰 Sue Brierley, Saroo的养母
  • David Wenham 饰 John Brierley, Saroo的养父
  • Abhishek Bharate 饰 Guddu Khan, Saroo的亲哥
  • Divian Ladwa 饰 Mantosh Brierley, Saroo的弟弟(他养父母收养的印度孩子)
    • Keshav Jadhav 饰 童年 Mantosh
  • Priyanka Bose 饰 Kamla Munshi, Saroo的生母
  • Deepti Naval 饰 Saroj Sood,印度孤儿院创始人
  • Tannishtha Chatterjee 饰 Noor
  • 纳华萨甸·薛迪奇 饰 Rama
  • Benjamin Rigby 饰 服务员
  • Riddhi Sen 饰 Café Man
  • Kaushik Sen 饰 警官
  • Rita Boy 饰 Amita, Saroo在孤儿院的朋友
  • Pallavi Sharda 饰 Prama, Saroo的朋友
  • Sachin Joab 饰 Bharat, Saroo的朋友
  • Arka Das 饰 Sami, Saroo的朋友
  • Emilie Cocquerel 饰 Annika, Saroo的朋友

反响

烂番茄新鲜度86%,Metacritic上得到69分。

北美票房为5110万美元,全球累计1.37亿美元。

奖项

  •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6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帕托)、最佳女配角(基嫚)、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配乐和最佳摄影;
  • 第74届金球奖4项提名:最佳剧情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配乐;
  • 第69届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处女作导演:加斯·戴维斯;
  • 第31届美国摄影师工会奖杰出摄影:格雷格·弗莱瑟;
  •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奖(Dev Patel)、最佳改编剧本奖(Luke Davies and Sandy Reynolds-Wasco);另有3项提名:最佳女配角(基德曼)、最佳摄影、最佳配乐。
  • 第58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

2016年9月10日在多伦多国际影展上首映,2016年11月25日在美国、2017年1月19日在澳洲、2017年1月20日在英国上映。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六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帕托)、最佳女配角(基嫚)、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配乐和最佳摄影;赢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奖。

简评

该故事是真实事件!!看到后面全程狂哭怀疑和愤慨的友邻们看的不是一部电影,结尾哭崩,不过这片公关的确强...前半段的呈现很有力,除了配乐过满几无挑剔;后半段瑕疵不少,但真实事件的力量撑着,至少没到烂俗、虚情假意的地步。被嫌的几位演员表现其实也过关。看在是摄影技术惊艳、工整不炫技、社会意义强的处女作,可以推荐。

看了些差评观点,大部分骂谷歌地图广告,白人圣母。有点像旅游只顾着看好财物,完全不欣赏风景。很多地图都可以做到同样了,都没有注意有强调什么品牌,白人圣母黑人圣母,不管什么颜色,妈妈的理念真的让世界变的好了一点点,难道不就足够了吗,也没有刻意意识到白人就怎样。有一说一电影还是很打动人的,下沉功夫做的很好,情感铺垫十足,最后十几分钟找到回家的路,最后几分钟通过字幕交代来龙去脉、雄狮出处。个人觉得真实人物的录像有点没必要会破坏想象空间,照片更好一些。方方面面都非常优秀了。

题材大于电影。作为电影来说,叙事的确挺糟糕,而且共情力也影片后半段也没能展现出来,更多还是依靠收尾的煽情相遇和真实故事的展示。不过这部电影更多是带来同样有这样经历的人勇气与解决方法。新科技与人文的新关怀,给予了更多人寻根的机会,身份认同与日日想念的美好时光与亲人,就是一个人存活的证据。新的富康生活反而让他产生了愧疚,同时在养父养母亲生父母之间的报答与亏欠之间失了衡。前半段印度的故事,代入后其实也挺真实惶恐,陌生领域没有任何有价值信息,好心人与坏心眼的人夹杂在人群中,而他的命运是幸运,结局是美好团圆的。他的名字是雄狮,代表了他的冒险精神。可惜哥哥的生命和灵魂在那天晚上离去了。感谢有这样圣洁的有钱人收养孩子,基德曼那段自白三观很正,世界包容的美好。

不可否认前半段的精彩和完美,后半段的些许拖沓让这部电影不是那么感受良好。如果能更深一步的讲述具体矛盾,后半段会更加出彩,就算是男主内心矛盾,拍的也没有那么清晰,致使更像是小儿科一般。还有,在哪找的这么棒的小孩?演技那么好?后半段的男主演技倒是一般般了,印度妈妈也演的很好啊,几个镜头就有了力量。最后的语句,他的回归就像雷打一样的惊喜,他的高兴就像海水一样深。这是我今年听过最美好的电影句子了。

迷路的“雄狮”找家的故事!很庆幸,就算过去25年,母亲还在原地等他,知道他总有一天一定会回来!很庆幸,迷路的他有一个温柔又强大的妈妈,用爱包围了他,真心的希望他的母亲还在等他,想让她看看,他有多棒!现实和记忆中的场景切换很棒,表达了萨罗思乡情切,但后期随处可见的幻觉,我觉得操之过急,不过最后还是泪奔在长大后的萨罗和小时候的哥哥相遇在铁道上的时候,这是一部温暖人心的电影!

勉强两分。和家人失散的印度小孩为澳洲夫妇收养,二十年后回印度寻亲。前一个小时是儿童时期,虽然剧情里也有差点被歹人拐走的危险时刻和火车站汹涌人流之类写实画面,但整个视觉呈现的太大路货了,矫饰的调色与乏味的取景,即反映不出当地环境的燥热质感,也带不出角色恓惶的内心感受,而且这小孩怎么那么多天都不吃喝的吗?后一个小时的成人时期就完全是灾难性表现了。剧情基本毫无内容,男主与鲁尼·马拉的恋情,与母亲基德曼的关系,对主线有什么促进吗?所有角色都沉溺在一个状态当中,他们之间都谈不上发生了什么事件。男主想寻亲的动机是什么呢?他那个无法控制情绪的糟糕弟弟铺垫了男主怎样的心理需求?这些全是一本糊涂账。最可怕的是,整个寻亲的过程就是男主在谷歌地图上点了点,这么一个人物苍白、事件无味的片子竟然还有广告片的成分

这片子居然能拿到2017年的奥斯卡提名,我看美国电影业算是毁了。全程剧情毫无波动,仅仅一直在渲染情绪。2个小时的“找妈妈”电影还不如央视20分钟的“等着你”栏目更能触动人心。唯一出色的地方是电影前半段在印度的拍摄,小男孩的演技浑然天成,印度农村和城市的破败也把观众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后半段澳大利亚的剧情完全不知所云,虽然导演可能想做天上人间的对比,可是充满了居高临下的白左视角。妮可基德曼在18年的《海王》里仍然光彩照人,而在这部片子里却有点塌。最后开个玩笑,要是在中国,20年后休想凭借谷歌搜索找到童年住所啊,在大基建下早就不知道重建成什么样了,侧面证明印度20年没怎么发展。不过不要担心,现代中国找人的效率更高。

从繁华的金字塔顶端走回金字塔底部,浓郁的亲情,人类底色的还原与回归。《亲爱的》异曲同工的真实故事,但是没有如《山河故人》那样把人性最深层的情感剖析得细致入微。印度的乱、澳洲的静好,没有形成强烈的对比,没有把两种世界的底色交待彻底。就像一碗还不错的汤,但是就是少了一两味食材或是少了半小时的火候。前端平铺直叙过长,后面点题又过于仓促,导演显然对推进故事的前中后比重有些失衡。当然,也因为“少了”所以整体的拍摄平实不炫技,像是电影感的纪录片。

精致的女神妮可表演非常自然,可以说剧中的她每幕都是亮点,任意抽一节都能作为提名片段,完全没有她本人的痕迹,廖廖几幕形象已经极为立体,演活了一个母亲养孩子交付的心力,以及两个养子死活都不想伤害母亲却反倒伤害了母亲的心碎!能获得六项奥斯卡提名,《雄狮》本身是不错的,可以说实至名归。从题材到剧情、演员,再到剪辑、配乐、摄影,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故事简单,还是挺打动人的温情片。整部电影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有两点:1、印度的贫民窟还是那么令人触目惊心,小孩们总是在这样脏乱差臭水垃圾遍地的地方穿梭,看着很心酸。小演员的演技实在太棒了,或许不能说演技,因为呈现出来的故事仿佛是他自己的真实经历一样直击人心。(在这里小小吐槽一下,小男主和他家人的演员明显是低种姓肤色很深的人,但男主长大后就自动就变成肤色浅了很多而且五官长相明显是高种姓的人,虽然大男主演技也不错,但这仍是电影的一个明显的纰漏)2、影片最令我动容的一幕就是妮可演的养母说的那句话“世界上的人已经够多了,自己生了孩子也不能改变什么,如果能帮助那些正在受苦的孩子,给他们机会,也许还有一点意义。”而且他们夫妇也真正做到了对要收养的孩子没有任何年龄性别背景要求,对比很多生育癌,这才是境界啊!

前半部分真好,真挚又诚实,小演员的表演太具力量。后半部分则特别零碎、拖沓、失焦、混乱,角色的情感表达完全失控(贬义)且跳脱,给四星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结尾破防+前半部电影小演员的出色演绎。原本看到最后其实没有很认真了,但是猝不及防破防了,二十多年来一直都在想象哥哥弄丢他会多么自责痛苦,然而哥哥却在他走失的当晚被火车撞死了。天呐,我眼泪狂流,世界上到底有什么比真实更戏剧的东西。

本片获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男、女配角,改编剧本、摄影和原创配乐提名。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让男主角一直魂牵梦萦的其实是他的那个懂事的、可爱的哥哥。影片是澳大利亚拍的,所以一些情节处理的相当隐晦,给当事国留足了面子。本来我一直担心剧情会朝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个方向发展。直到小萨筎被澳洲的两位好心人收养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真心地感谢故事中的这对夫妇,正是他们这类人的存在,让人类世界还保留一丝丝的希望。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愿他们一生平安。

获得奖项

  •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原创音乐
  • 第69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69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获奖:最佳长片处女作导演
    提名:最佳长片导演
  • 第19届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
    第19届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
    提名:现代电影最佳服装设计
  • 第20届好莱坞电影奖
    第20届好莱坞电影奖
    获奖:最佳女配角
  • 第22届评论家选择奖
    第22届评论家选择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新人演员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15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第15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青少年表演
  •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 /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最佳女配角 / 最佳摄影 / 最佳原创配乐
  • 第21届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
    第21届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
    提名:电影奖-最佳当代电影艺术指导
  • 第28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第28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制片人
  • 第39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第39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提名:People`s Choice Award —— Gala or Special Presentations
  • 第23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第23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男配角 / 电影最佳女配角
  • 第21届金卫星奖
    第21届金卫星奖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剧情片 / 电影部门-最佳男配角 / 电影部门-最佳女配角 / 电影部门-最佳改编剧本 / 电影部门-最佳剪辑
  • 第74届金球奖
    第74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31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第31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获奖:电影长片最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