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2011)

奇跡UP:2022-03-25

奇蹟(英语:I Wish)是2011年一部日本影片,由是枝裕和执导及编剧,主要演员包括前田航基、前田旺志郎及小田切让等等。

奇迹

评分:8.8 导演:是枝裕和 编剧:是枝裕和
主演:前田航基 / 前田旺志郎 / 大塚宁宁 / 小田切让 / 夏川结衣 / 阿部宽 / 长泽雅美 / 原田芳雄 / 树木希林 / 桥爪功 / 桥本环奈 / 林凌雅 / 中村友理 / 内田伽罗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128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I Wish
上映:2011-06-11(日本)
IMDb:tt1650453

故事简介

由于父母离异,两名感情要好的小兄弟被迫分隔两地。小学六年级的航一(前田航基 饰)跟正在寻找工作的妈妈(大冢宁宁 饰)、固执的外公(桥爪功 饰)和热爱草裙舞的外婆(树木希林 饰)在鹿儿岛同住。而小学四年级的弟弟龙之介(前田旺志郎 饰),就跟失意音乐人爸爸(小田切让 饰)同住于福冈。两兄弟不时互通消息,希望父母能够复合,一家人再度团聚。

就在九州新干线快要全线通车前,孩子们之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只要在九州新干线通车那天,看见从博多南下的『樱花号』和鹿儿岛北上的『燕子号』第一次交错的瞬间,并许下愿望,奇蹟就会出现!」

当哥哥航一听到关于九州新干线的传言后,就决定必定要与弟弟龙之介一起,密谋一桩惊天动地、却感觉有点不太可靠的「奇蹟计画」,目睹两列列车擦身相会的一刻,许下一家团圆的愿望,期望奇蹟降临。为了达成愿望,航一和龙之介用尽方法筹募旅费,并相约在「樱花号」列车通车当日,抵达两车相会的地点。两兄弟与他们的好朋友,历尽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和奇遇,千山万水,只为目睹奇蹟出现的一刻,然而出乎意料地,这个计画即将在许多人身上产生奇蹟...!

演员

  • 大迫航一 - 前田航基(まえだまえだ(日语:まえだまえだ))
  • 木南龙之介 - 前田旺志郎(まえだまえだ)
  • 福本佑(航一的同学)- 林凌雅(日语:林凌雅)
  • 大田真(航一的同学)- 永吉星之介
  • 有吉惠美(龙之介的同学)- 内田伽罗(日语:内田伽罗)
  • 早见完奈(龙之介的同学)- 桥本环奈
  • 矶边莲登(龙之介的同学)- 矶边莲登
  • 木南健二(航一·龙之介的父亲)- 小田切让
  • 有吉恭子(惠美的母亲)- 夏川结衣
  • 坂上守(航一上学时的老师)- 阿部寛
  • 三村幸知(航一上学时的老师)- 长泽雅美
  • 山本亘(周吉的青梅竹马)- 原田芳雄
  • 大迫望美(航一·龙之介的母亲)- 大冢宁宁
  • 大迫秀子(航一的外婆·望美的母亲)- 树木希林
  • 大迫周吉(航一的外公·望美的父亲)- 桥爪功(日语:桥爪功)
  • 青木(保健室老师) - 中村友理

工作团队

  • 导演・编剧・剪接 - 是枝裕和
  • 制作人 - 小池贤太郎、田口圣(日语:田口圣)
  • 制片人 - 藤原惠美子
  • 摄影 - 山崎裕(日语:山崎裕 (撮影监督))
  • 照明 - 尾下荣治
  • 美术 - 三松惠子
  • 录音 - 弦卷裕
  • 音乐 - 团团转乐团
  • 衣裳设计 - 小林身和子
  • 发型设计 - 酒井梦月
  • 剧本编写人 - 饭冢美穂
  • 副导演 - 兼重淳
  • 制作担当 - 新野安行
  • 特别协賛 - 九州旅客铁道(JR九州)
  • 制作 - 「奇蹟」制作委员会(JR东日本企画(日语:ジェイアール东日本企画)、Bandai Visual、白组、Gaga、卫星剧场(日语:松竹ブロードキャスティング)、毎日放送、RKB毎日放送、雅虎日本、JR西日本通讯社(日语:ジェイアール西日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Delights、西日本新闻社、FM福冈(日语:エフエム福冈)、中国放送、熊本放送、南日本放送、J-WAVE、JR九州广告代理(日语:JR九州エージェンシー)

评价

香港爽报的张居说:「导演是枝裕和拣小朋友演员确有一手,当年把14岁小童拍到变康城影帝,今次戏中两兄弟有戏而不老积,天然得令观众舒泰。」

明报的石琪说:「《奇蹟》前半拍摄日常生活,比较松散零碎,好在注重鹿儿岛旧家老店的朴素细节,当地每天面对火山喷灰,外公烹制失传糕点,男生暗恋女教师,死党千方百计筹找旅费等,都别具风味。小孩们出发远征并无惊险奇情,但愈拍愈有味道,他们巧遇小镇一对寂寞老夫妇,更有意外的喜悦。」

头条日报的祁佳仕说:「是枝裕和执导的《奇蹟》中,能把硬生生的时事转化成梦幻的想像,予人莫大好感。导演除了浪漫,也是营造愁绪的高手。电影后段那十多二十幕短促的定镜片段,平淡却有力,隐含着父母离异,孩子受罪的苦况。」

香港苹果日报的黄国兆说:「是枝裕和容许小演员很大程度的即兴表演和自由发挥。他的镜头往往是捕捉他们的神态,而不是限定他们要作甚么表演或说甚么对白。那种庶民生活的实在感,令人不期然想起已故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头条日报的叶念琛说:「看是枝裕和的电影,就像吃一口绿茶,清淡留甘,教人回味。《奇蹟》没有荷里活式的励志风格,不会一厢情愿地憧憬大团圆结局,小兄弟和同学等人最后真的目睹奇蹟,但过后日子还是依旧平淡渡过。只是对人生的体会又好像深刻了一点。」

获奖

  • 第59回圣赛巴斯提安国际影展(スペイン)、最优秀脚本奖、SIGNIS奖
  • 第3回TAMA CINEMA FORUM、最优秀作品奖
  • 第26回高崎影展、最优秀新人男优奖(前田航基、前田旺志郎)、最优秀新人女优奖(内田伽罗)
  • 大阪影展、日本映画ベストテン第5位、新人男优奖(まえだまえだ)
  • 第26回イスファハーン国际青少年影展最优秀作品奖
  • 第55回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

简评

也许奇迹真的不会发生吧,但是我们日常的每一秒都是属于生命的律动,不是只有愿望成真才叫奇迹呐,我们觉得向前的那一步就是奇迹了,至于结果嘛,大人才看结果,小孩子只感受活着的成长的每一秒。导演有点心狠啦,呜呜呜呜最后为什么不让狗勾复活。不过仔细想想,也算留了温柔给狗勾,它能有一个走不动路能体谅它年纪大了的小主人,能为它复活放弃自己棒球梦想的小主人本身就好棒,本身就是一种很幸运的奇迹了吧。

电影,对于我来说,这是第一次拍摄关于电车的电影。制作人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影片尽可能的把镜头对准列车。这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喜欢摄影的人来说都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因为在东京等地,电车是不允许被拍摄的。当然,电影不可能只针对列车拍摄,于是,我提出了以孩子为主题的想法,制作方欣然同意了。故事一开始主要想描写一个生活在都会的男孩想乘坐新的九州新干线前往鹿儿岛去探望母亲,另一方面,一个生活在福冈的女孩为了乘坐第一班从福冈开往鹿儿岛的九州新干线同样踏上了旅程。原本是想描写这两个孩子之间的童真故事,但是遇上“前田兄弟”后,一切都改变了。

是枝裕和迄今为止最温暖的电影,真正的当代童话。前面温柔的一百多分钟都只为了铺垫樱号和燕号的相遇,而那一瞬间甚至没有什么新干线的镜头,只是几十个静物画面缀连起来的片段,眼泪就夺眶而出了。看似什么都没有发生,却又什么都发生了,这样一个结尾真是无比动人。一众打酱油的大牌演员让本片仿佛是《步履不停》在平行宇宙的续集。前田兄弟真是太可爱了,看到他们耳边就突然响起《蜘蛛侠·平行宇宙》里中年肚腩版Peter Parker的台词“Do I want kids?”。

“要是每件事都得有意义,你会窒息的。我希望航一能长成这样的人,就是不总盯着自己生活看的人,举个例子,比如关注音乐或者世界。”许愿前的那段蒙太奇,眼睛一发酸。百年孤独快看完了,心里憋屈,想哭,情绪在这块稍微发泄了点。小时候的愿望是想成为科学家,现在想要的太多都不知许啥愿了,好吧就许愿不需要许愿吧。以后坐火车碰到两车相遇时就许愿吧,可能不都是260公里/时,但万一呢。导演是真的喜欢烟花。活着,如果能像弟弟龙那样,就太好了。看时,我坚信狗会复活,可惜,不过,奇迹还是发生了。。。

破碎的家庭,懂事的孩子们,有爱温馨的大人们,是枝裕和在本片《奇迹》中找到了自己适合的人物背景设计,类似的设计在后面的影片中都有体现,在本片中,是枝裕和一改之前的艺术化处理,专而专心讲好故事,虽然孩子们的演技和演员调度设计可能不够完美,但是这一部的观影体验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数作,而且对于导演意图强烈的镜头,是枝裕和也找到了让这样的镜头出现的合适的渲染铺垫方式,在新干线两辆列车交汇的一瞬间,画上的火山爆发了,设计感如此明显的镜头,却在把握了观众情绪的导演手中没有显得突兀,导演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镜头安排。

其实,相较于天真纯朴的弟弟,哥哥还是有一定的想法的,但这种想法还只是停留在孩子层面。故事里的那个奇迹说的是新建成的新干线,两辆电车第一次交错的时候,如果你看到了,就能达成任何愿望。哥哥内心虽然很希望家庭团聚,但是他其实已经很清楚,家庭团聚的可能性甚至比樱岛大喷火还要小,于是无法自拔的哥哥陷入了自暴自弃的窘境。他许下了樱岛大喷火摧毁鹿儿岛的愿望,因为这样的话,他的妈妈就不得不离开鹿儿岛,去和在熊本的父亲团聚。

当孩子们不再那么相信奇迹,他们就成长了。是枝裕和的家庭电影真的好有味道,充满生活细节,充满细腻的人物情感,像一碗毫不腻的鸡汤,和缓地让人感动,可以反反复复治愈心灵。生活就是反反复复的接受,大人孩子都一样,接受的东西是现实,不接受的东西是奇迹。《奇迹》有一群孩子的成长,他们在相信奇迹中接受了现实与生活,《奇迹》也是一群大人的成长,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都一样要接受现实。

前不久看《菊次郎的夏天》时,忽然发现自己离“小时候”“童年”这样的字眼已经太远了。今天要交一篇“I want to be…”的英语作文,却发现所可以选的题材越来越少。“科学家”“医生”“明星”早已不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可以去重新推翻,去选择的。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我依然为电影里的大家的“幼稚的计划”“幼稚的愿望”所打动。尤其是在说出口那一刻的改变,咬定的没有想法的,都随着新干线的车速声大声喊了出来。没有说出口的,在心中也有了答案。小惠美的演员将坚定要成为演员的想法告诉妈妈时的面孔,触动太大了。虽然“奇迹”可能或许会实现,也可能或许不会实现,那又如何呢?大家在心中都已经有了往前走的方向了。跑起来吧!

平淡又值得回味,像那个轻羹,哥哥说,一开始吃没什么感觉,再吃真香。比起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这种细腻的拍摄和传达感情的表现更让我好奇,是枝裕和是怎么能一直拥有这样的能力,很小的事情也能拍得好,这就是导演的本领。孩子们的演技都可圈可点,离异家庭的孩子成熟得比普通家庭快,哥哥少年老成,为这个家的团结操碎了心,弟弟乐观天真,也得照顾看起来散漫的父亲,还自己种豆子想着给母亲。一人有一个梦想,孩子们对着列车喊出自己的愿望,哥哥在一个个闪回的片段里感受到温馨和友好,那一刻他惦记的不是家庭,而是世界的美好,千回百转,内心更趋向平静。孩子在这次冒险中成长了,愿望许不许都没那么重要了。

电影不是一定要多宏大,平凡平淡的普通日常却又那么真实的直击内心,才是最大的力量。不管最后父母是否在一起,但是那个为了一家四口团聚做出努力,许下的愿望,会一辈子存在心底。孩子们也知道,奇迹是什么,是希望那些可能又或者不可能的事情能够发生,但是,他们也在努力不是吗?希望狗狗活下来的愿望是最可及的梦想,虽然是孩子,知道不可能,但还是会相信奇迹。大概知道了一家人能不能团聚跟火山爆发无关,最后没有选择许愿。那两个老人,遇到孩子们的那一晚,也是奇迹。其实,生活就是无奈,但也是会有出其不意的惊喜不是吗?

一直到后面兄弟俩无意识的释然,我还在等结局一家四口相聚。不过弟弟承诺会看住爸爸;而爸爸又被电视台邀请;妈妈隐晦的赞同兄弟俩见面,我想未来他们的故事应该会团圆的。七个小孩子为了各自小小真诚的梦想从两地相聚,步履不停的追赶许愿时刻——两列新干线相汇那一刻大声喊出所感所想,年轻真好呀!友谊万岁!出行前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旅途中,他们的花争相开放,他们还是他们,但他们却又不再是他们。

我们总是习惯将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称为“奇迹”,想让分道扬镳的家人重归于好,想要死去的狗狗复活,想要娶漂亮的老师…但当两辆列车相遇的时候,哥哥却没有许愿,脑子里浮现出了这个夏日的点点滴滴,最后对着弟弟说我不能困于自己的世界,应该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总是觉得弟弟要比哥哥更懂事,他看起来只关心自己的事,比如豆苗的长势,但其实他记得妈妈喜欢就着蚕豆喝啤酒,会为爸爸的演出事业担忧。当哥哥执着于让一家人和好时,弟弟其实已经看出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电影最后,大家许的愿望似乎都没有实现,但还是有些事情发生变化:小女孩对自己的演员面试更有信心,爸爸的乐队火了,哥哥也不再那么讨厌火山灰…童年的我们总是期待着未来的奇迹,成年后我们觉得奇迹就是回到过去。

获得奖项

  • 第59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第59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获奖:最佳剧本 / Best Screenplay
    提名:主竞赛单元-金贝壳奖
  • 第11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第11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
    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
    提名:最佳新演员
  • 第3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第3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获奖:SIGNIS Award - Special Mention / 天主教文化奖-特别表扬
    提名:SIGNIS Award / 天主教文化奖-天主教文化奖
  • 第6届亚太电影大奖
    第6届亚太电影大奖
    提名:Best Children`s Feature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