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1999)
心動UP:2022-04-02
《心动》(英语:Tempting Heart)(日文:君のいた永远)张艾嘉导演电影作品,于1999年上映,由金城武、梁咏琪和莫文蔚主演,张艾嘉称故事有着自己过去的影子。
参与演员
演员 | 角色 |
金城武 | 林浩君 |
梁咏琪 | 沈小柔 |
金燕玲 | Helen |
莫文蔚 | 陈莉 |
张艾嘉 | Cheryl |
苏永康 | Wallace |
唐文龙 | Robert |
谷祖琳 | 阿jo |
陈文媛 | 小柔同学 |
周子濠 | 林浩君Band友 |
戴立忍 | 林浩君(中年) |
丁主惠 | 林浩君之母 |
李嘉慧 |
电影主题曲
曲别 | 歌名 | 作曲 | 作词 | 编曲 | 演唱者 |
主题曲 | 《心动》 | 黄韵玲 | 林夕 | 黄韵玲 | 林晓培 |
收录于林晓培 1999年发行的专辑 《She Knows》
奖项
颁奖典礼 | 奖项 | 名字 | 结果 |
---|---|---|---|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最佳导演 | 张艾嘉 | 提名 |
最佳编剧 | 张艾嘉、关皓月 | 获奖 | |
最佳女主角 | 梁咏琪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金燕玲 | 提名 | |
最佳美术指导 | 文念中 | 获奖 | |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 奚仲文 | 提名 | |
第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奬 | 最佳女演员 | 梁咏琪 | 提名 |
推荐电影 | 心动 | 获奖 | |
第5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 最佳女配角 | 金燕玲 | 提名 |
莫文蔚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梁咏琪 | 提名 | |
第36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心动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梁咏琪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金燕玲 | 提名 | |
最佳造型设计 | 奚仲文 | 提名 | |
最佳摄影 | 李屏宾 | 提名 |
本剧发生于1970年代至90年代;倒叙方法描述金城武、梁咏琪(中学时期的张艾嘉)分合不定的浮萍爱情,莫文蔚、梁咏琪也有一段友情、爱情交织的复杂情感,甚至夹杂三角恋曲。
而梁咏琪凭著此片更获提名第三十六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第五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以及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可惜金像奖部分,最后败给同年凭《爆裂刑警》被提名「最佳女主角」的罗兰。张艾嘉、关皓月获得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获得奖项
- 第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获奖:Film of Merit - 第19届香港金像奖
获奖:最佳编剧 / 最佳美术指导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摄影 / 最佳造型设计
简评
演员选得不太好呀,梁咏琪和金城武都演不出17岁和19岁的感觉,代入感不强,以至于会觉得他们的第一晚竟然没有睡??…反而牵强。可能不是我会“心动”的爱情类型,什么“想你的明信片啊”“街头巷角的吻啊”“用大衣抱住你取暖啊”啊…这些都不算共同的经历,小恋爱而已,太寡淡了,反倒是成年后拍得好一点。Anyway,电影敲黑板的重点在于:1999年,张艾嘉就给女性树立个榜样——就算再爱一个男人,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事业,这样你将来拥有的最多是遗憾而已;但如果为了男人放弃自己的事业,你失去的是整个人生啊!
与小猫在线上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小柔与浩君跨越近二十年的感情纠葛让我联想到爱玲女士的《半生缘》,然而深度上又不及,张艾嘉添油加醋了许多狗血情节,雌竞、女同、同夫、出轨应有尽有,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青春都不会这般离奇坎坷。有些人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就像现实里女导演Cheryl自己总结的,“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天忙忙碌碌的都是为了自己、为了现实生活,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想。也就是因此,世界就变得很小很小,也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些什么,可能命运就此也不一样。有谁敢说,自己一生没有任何的后悔或是遗憾呢?”自始至终都没搞清楚陈莉是T是P,总之,这个拉拉祸害直女感情的故事让小猫也忿忿不平。表现手法很有新意,编曲无可挑剔。还有浩君那句轻描淡写的求婚“你辛苦归辛苦,什么时候有空嫁给我”,让人印象深刻
是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的初恋电影。梁咏琪和金城武的弹幕里都在刷这俩该羡慕谁。应该羡慕张艾嘉啊,她一定有很好的爱情,她唱的最爱也很感人。这种多年以后念念不忘的爱情当然是存在的。阿武太帅了,长得帅的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啊?不行的,长得帅也掰不直les,莫文蔚说离婚的时候阿武吓坏了吧。张艾嘉说“初恋不是第一次谈恋爱而是第一段永远也忘不了的感情。”
青春年少的故事,就像天边的云一样,每一秒都是已逝的,但每一帧却也是真切存在的。电影是戏中戏的结构,现实中小柔与编剧一起,复盘这个有些不同寻常的三角恋。抽丝剥茧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了故事之中除了自己的视角,还有其他人各自的想法和所谓的小九九。看似碎片化的回溯,其实有一条分明的讲述主线,就像张艾嘉在身边娓娓道来一般。有趣的一点是,有些情节并非线性,而是随着小柔的讲述而展开,直到最后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波动着的圈儿。梁咏琪和金城武在一起的画面,真是赏心悦目,演出了少年少女心动的种种。张艾嘉的演绎,让我觉出了成年人的耐心。她很美,举手投足之间都是,最后翻看浩君的明信片时,亦是。那些天空,都见证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对于青春爱恋的故事而言,这个结局足够了。
居然可以在我看过的国产爱情片里排top3了(其实我想不出另外两部是什么,感觉那些比起爱情片更适合叫青春片或者各种题材的剧情片)喜欢的片单里,像这部纯粹就是谈情说爱的好像还真没有。年轻时的Gigi眼睛会发光,虽然金城武还是那么帅,但今天一连看了两部男主角热衷于和不同女人拍拖上床的电影,让我开始怀疑男性如果超过三年不做爱是不是就会生理性器官衰竭从而导致死亡(?)心动的旋律很浪漫,狗血也有,但敌不过那些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很打动人的细节。我觉得梁咏琪演技好好喔,以前居然从没有这么觉得。
小柔和浩君的爱情比现在市面上的青春片要更谨慎和大胆。谨慎在二人的父母,小柔妈会对她说“回家吧”,浩君妈会很硬气的回复“浩君暂时养不起,但是我们家养得起”。年轻人可能不计后果,但是家长不可能置身事外。他们也很大胆,陈莉表白的时候,我下巴差点掉下来。这也是张姐第一次正面展示同性恋。陈莉一生都在逃避小柔,她觉得是因为自己毁了二人的友情。三个人都没有在一起,但是想说一句陈莉最惨。多年后的东京相遇太微妙了,即使浩君已经结婚,我也不会去责备这个夜晚。戴立忍出现十分钟,但很重要。可以说在他出现之前,我觉得这个电影大概三星,但是张姐确实靠她精湛的演技,和该死的“这是我想你的日子”在末了加了一星。这片如果不是金城武和gigi就不是这个味道了,我突然觉得后来的我们也有点这个电影的意思。还有就是莫文蔚长得太直了。
初晨看完,看的爱情电影里最简单的故事,但也是这么多年来看的爱情故事里不经意嘴角上扬最多的一次,一句又一句的废话,一些有意无意的动作,这些大小细节让我无数次心动。数年后,两人的生活,那些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的真的让我在初晨流下了不争气的泪水。剧作看似简单但好难,剪辑和编排太有想法,演员过于优秀,突然对张艾嘉起了兴趣。此时也想有一个人一起看天光,放声大哭!
大概是99年或者2000年或者2001年租的光盘,因为太喜欢,盘没还,押金就当买盘了吧。那时候金城武好红,记得《薰衣草》里的天使,但是更喜欢《心动》里的浩君,那时候我高一或者高二,算是爱情启蒙。以为男生女生都会人好,不想对方受一点伤害。张艾嘉和龙应台算是能接触到的女性权利的启蒙者,那么多思考,原来爱情要这样呀。那时候还以为看起来成熟完美的人就表里如一,哈,都过去20年了,单纯是美,成熟也是美,玩豆瓣都16年了。推荐这部片子,爱情不是撒糖,是苦乐酸甜。
七年半后二刷,除了结局那封装着无数张天空照片的情书和里面那句「这就是我想你的日子,把它全送给你」之外,其余情节没有印象当新片看了。本作应该是张姐职业生涯最好的作品了吧:故事很简单,但张姐拍得恰到好处,70年代的邂逅,80年代的重逢,90年代的告别,每一段的情绪都把握得很精确(我有点相信这个故事确实是张姐自己的经历了)。结构精巧,用创作虚幻的电影剧本来映射真实的爱情人生,婉转而动人。每场戏的节奏都很舒服,这种分寸感在张姐导演的作品里可以说是非常少见。剪辑也出色,前半段和后半段分别以小柔和浩君的视角来展开并不突兀。她选的这三个主角各有意趣,如果说金城武是本色出演懵懂的青春少男的话,那梁咏琪和莫文蔚都堪称超常发挥了。同名主题曲旋律和歌词都好听,只是最好的陈洁仪版当时还没出现。
《心动》真是至今我心里有关于初恋最浪漫的一部。不止因为长头发的金城武,穿校服的梁咏琪。张艾嘉太细腻了,念念不忘,不得回响,再成全也跨不过这辈子三个人的纠结。两个小时几十年的故事,青春里的那段太美了,是无尽回忆,一生心动的开始啊。两个友邻标记了此片,一个在10年前,一个在12年前,我想总有一天,我的10年或是12年后,想起今天打开它的日子,还是会很心动。
这个片子居然以前从来没听说过,为什么一定要把爱情故事放到一个讲拍电影的框架中呢,如果说《分手说爱你》实验性比较高而且有DV的元素,这一部就是非常中规中矩的故事片啊;梁咏琪和金城武组合颜值基本上无法超越了吧;青春爱情就是属于一个时间段的而且最好就是无疾而终的,如果这个片子在小柔在日本看到浩君但是没有上前就结束我愿称之为神作
本片來源於張艾嘉現實親身經歷(現實里並沒有莫文蔚的角色),雖然說故事比較老套,但技巧成熟而富有新意,表達緣分錯失和時間流逝的兩個元素上,確實能拍出了一種感動人的集體記憶,而移植到七八十年代,也未見突兀,足見功力深厚。本片比起港產片言情小品,沒有一般粗枝大葉的毛病,在細微之處的關注使其成為一部整齊圓熟的作品,編導能在傳統的台灣瓊瑤言情片以及歐洲藝術片中找到微妙的平衡,用精緻的筆觸拍出愛情的激烈和哀愁。當然最意外的莫過於幾個偶像派的演出,梁詠琪的角色宛如量身定做的,含蓄而不失大方的演繹是從影以來最佳演出,莫文蔚演青春時代比較吃虧,但演成熟婦人又很能壓場,金城武相對比較古怪,他單是外形和身體語言就很具魅力,卻出現不需演而演之的姿態,大概是過分的自覺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