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快乐圣诞(1983)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英语: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日语:戦场のメリークリスマス,部份欧洲国家名为Furyo,港译《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台译《俘虏》)是一套1983年出品的剧情片,由日本电影导演大岛渚所执导,这也是他第一部英语发音的电影。此片常与名片桂河大桥作对比且评论,并对英日东西文化间的差异与文化冲突,作出针贬与锐利比较
评分:8.8
导演:大岛渚
编剧:劳伦斯·凡·德·普司特 / 大岛渚 / 保罗·梅尔斯贝格
主演:大卫·鲍伊 / 汤姆·康蒂 / 坂本龙一 / 北野武 / 杰克·汤普森 / 约翰尼·大仓 / 阿利斯泰尔·布朗宁 / 詹姆斯·马尔科姆 / 克里斯·布龙 / 内田裕也 / 金田龙之介 / 内藤刚志 / 石仓民夫 / 户浦六宏 / 三上宽 / 本间裕二 / 饭岛大介 / 三上博史 / 增田有宏
类型:剧情 / 同性 / 战争
片长:123分钟地区:英国 / 日本 / 新西兰
语言:英语 / 日语
影片别名:俘虏(台) /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 戦場のメリークリスマス
上映:1983-05-11(戛纳电影节)
IMDb:tt0085933
剧情
剧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设置于印尼俘虏营管理英军俘虏,所衍生出日本与西方的信仰及宗教文化冲突问题,与在俘虏营过圣诞节之片段剧情。此片的特殊之处在于全片无女性(除了一组回忆镜头中的教堂场景以外)。大卫·鲍伊拥吻坂本龙一几近慢速停格镜头,已成电影著名经典画面。此举让日军忍无可忍,竟将大卫鲍伊活埋于土中,只剩头颅在地面晒日,数天后大卫饿逝,临终前半夜,阪本演的被辱的俘虏营长割一撮大卫金发,再立正致敬,带发回日本祀拜,也成此片一经典片段
电影原声带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 |
---|---|
坂本龙一的原声带 | |
发行日期 | 1983年(维京唱片) -1994年10月11日(米兰唱片) |
类型 | 古典音乐 |
唱片公司 | 米兰唱片、维京唱片 |
此部电影最广为人知的即为它的电影配乐,电影原声带皆由坂本龙一所制作,而电影同名主题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获得广大的回响跟欢迎,将他带上了音乐事业的一大高峰,并奠定大师的地位。除了在电影中播放的纯音乐版本外,坂本龙一也请JAPAN乐团主唱大卫·西尔维安为这首歌加入了歌词并演唱,增加一个有人声演唱的版本,曲名为「Forbidden Colours」(取自三岛由纪夫小说《禁色》的英译书名),同样收录在原声带中。
以下为电影原声带CD曲目,其中Ride, Ride, Ride(第8、17轨)是由Stephen McCurdy作曲,23rd Psalm是传统曲目:
曲序 | 曲目 | 时长 |
---|---|---|
1. |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 4:34 |
2. | Batavia | 1:18 |
3. | Germination | 1:47 |
4. | A Hearty Breakfast | 1:21 |
5. | Before The War | 2:14 |
6. | The Seed and The Sower | 5:00 |
7. | A Brief Encounter | 2:23 |
8. | Ride, Ride, Ride (Celliers' Brother's Song) | 1:03 |
9. | The Fight | 1:29 |
10. | Father Christmas | 2:00 |
11. | Dismissed | 0:10 |
12. | Assembly | 2:16 |
13. | Beyond Reason | 2:01 |
14. | Sowing The Seed | 1:53 |
15. | 23rd Psalm | 2:00 |
16. | Last Regrets | 2:40 |
17. | Ride, Ride, Ride (Reprise) | 1:04 |
18. | The Seed | 1:02 |
19. | Forbidden Colours | 4:42 |
奖赏
主办单位 | 奖项 | 受奖者 | 阶段/结果 |
---|---|---|---|
坎城电影节 | 金棕榈奖 | 提名 | |
英国电影金像奖 | 最佳电影配乐 | 坂本龙一 | 获奖 |
电影旬报奖 | 观众票选最佳电影 | 获奖 | |
美国国家电影评论协会 | 最佳男主角 | 汤姆·康提 | 获奖 |
第7回日本电影金像奖 | 最佳导演 | 大岛渚 | 提名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北野武 | 提名 | |
最优秀音楽 | 坂本龙一 | 提名 | |
最受欢迎电影 | 获奖 | ||
最佳艺术指导 | 提名 | ||
每日电影奖 | 最佳导演 | 大岛渚 | 获奖 |
最佳影片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北野武 | 获奖 | |
最优秀音楽 | 坂本龙一 | 获奖 | |
最佳剧本 | 获奖 |
评价
- 被赞誉为承续名片《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后又一佳作。
此电影是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凡·德·普司特(Laurens Van Der Post)的小说《种子与播种者》(The Seed And the Sower)所改编而成,由杰瑞米·汤玛斯(Jeremy Thomas)制片。主要演员有大卫·鲍伊(David Bowie)、坂本龙一、北野武、汤姆·康堤(Tom Conti)。电影配乐者为坂本龙一,主题曲《Forbidden colours》由大卫·西尔维安(David Sylvian)所演唱。
获得奖项
- 第35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57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Readers` Choice Award —— Best Film - 第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具话题影片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配乐 - 第36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3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ore
- 大岛渚 Nagisa Ôshima导演
- 大卫·鲍伊 David Bowie饰 杰克·塞利尔少佐 Maj. Jack 'Strafer' Celliers
- 汤姆·康蒂 Tom Conti饰 约翰·劳伦斯上校 Col. John Lawrence
- 坂本龙一 Ryuichi Sakamoto饰 世野井上尉 Capt. Yonoi
- 北野武 Takeshi Kitano饰 大原上士中士 Sgt. Gengo Hara
- 杰克·汤普森 Jack Thompson饰 希克斯利上尉 Group Capt. Hicksley
简评
這部電影想反應的內容挺多,一位日本導演拍了一部西方人寫的日本的故事,又在故事裡再加入了自己作為日本人的思考。這顯得這部電影好像脫離了國度,用一個完全客觀的視角來看待這段歷史。除了不同地域的思想衝突之外,本片更多的是從日本人過於壓抑後的瘋狂來講述故事的。不管是同性,切腹還是暗殺,都是壓抑下的產物,因為沒有辦法表現真正的自己又無力去改變,只好集體瘋狂,這是我看了這麼多關於日本的電影裡,對日本人的本質說的最到位的,他們的瘋狂是可悲的,是無奈的。這部電影的選角也很有意思,坂本龍一對大衛鮑伊,在戲裡是單戀的仰慕情結,戲外又都是國家級的音樂人,使得他們之間的對手戲多了一層內涵,而北野武確是那個最要誇讚的人,他既不是顏值擔當,又不算主要角色,卻用最生動和最真誠的表演成為了全片除音樂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24thSIFF#17|天山 大岛渚的创作意图其实远不是想要讲述一个战俘营中带同性色彩的故事,小到个人救赎,大到文化碰撞,借助日本武士道精神与西方自由开放的性取向构成全片的戏剧冲突,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自我救赎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对秩序的冲破,大岛渚将禁忌的诉求与禁忌的情感都表达的太好了,杰克与世野井,是一种需要通过牺牲来消解另一方的亏欠感;原中士与劳伦斯,他们俩的文化碰撞才是连接两种文明的桥梁,当杰克走上前亲吻世野井脸、递给原上士的菊花烟、世野井土前截断杰克的一撮头发、大原犹记得那个与劳伦斯共度的圣诞节,眼里噙着泪水说出那句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在残酷的战争面具裂缝里永远流露着人性温存的情感。
两个小时找坂本龙一,结果被yonoi帅到,一看坂本龙一饰演yonoi,有颜有才人生赢家。看电影的时候,总是着急寻找经典配乐的出现以及经典镜头“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其实无论是haru还是yonoi,即使在军国主义和残酷战争下,人的善良纯真的本性仍然存在,比如久经沙场平时严肃稳重yonoi特别认真的说想邀请战俘去家乡看樱花,也有haru圣诞夜喝多了可爱的说自己就是圣诞老人。正如Lawrence所说他不想去憎恨任何一个具体的日本人,战争本身没有谁对谁错,不具体到人,因为这本是政治因素。不同的人出身不同国家政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在战争中不过都是平凡肉身。
看过的最好看的同性恋电影,没有之一。不同于其他同性恋电影,《战场上的快乐圣诞》中的情感是极端克制而保守的,坂本龙一将上野井军官对于自身情感的压抑表现地真实而又绝美,完美地展现出了战争对于一个人精神上的压抑和摧残。同时,这又是一部讲述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差异的电影,透过原和劳伦斯先生的友谊窥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角,同时流露出战争中人性的尚存和美好,导演大岛渚也通过原和劳伦斯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表现了自己对于战争的思考。北野武老痞子的最后一句merry Christmas ,只可惜战争的残酷终将带走这一切,只留下四年前在战场上一起度过的那一次圣诞节还在默默地证实着这一段伟大的友谊和这一段凄美的爱情。
那居然是北野武啊!居然是北野武!他的凶悍让我畏惧,结尾的纯真又让我动容,仿佛只是老友会见,而并不是面临死亡。《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讲述的是1942年的日本战俘营中俘虏劳伦斯游走在凶悍的原上尉(北野武)和世野井(坂本龙一)以及盛世凌人的日军之中,原上尉在于战俘的相处过程中逐渐温暖,而原本绅士的世野井大尉却因为新战俘杰克的到来而逐渐心猿意马,原先骨子里来自本族的三观压抑着自己的内心,最后终于杀害杰克。故事围绕圣诞节就是反骨的杰克和劳伦斯被冤枉私藏收银机而面临死亡,在圣诞那天被大原放出来。4年后,大原与劳伦斯再次相遇,大原已经成为了战俘即将被枪决,临终一面,他再次高兴地祝福劳伦斯“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我在打出这些文字的时候,鸡皮疙瘩掉一地,真的太触动我了。
因为坂本龙一的关系,这部电影早就听说多年,却一直未曾完整看下来一遍。从初一开始听这首歌,到现在都已经是第8个年头了。期间我relate了无数次情感,这首歌内含的丰富情感仿佛就像坂本龙一在与我对话,在声嘶力竭地讲述一个故事,但其实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静静地,富有感情地,悲愤地望着我。说回这部电影,由于听闻是战争片,故先入为主的认为会非常沉重。但奇妙的是,看完电影,我心中没有怅然若失,也没有五味杂陈,反而是一种释然,一种和解。一种,望着对方在对岸,无可奈何只可遥望。那河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或是现实,或是时间,或是立场,或是思想,让人无力抵抗只好接受这种分别。但这分别并不完全使人心情沉重。它总会留下些什么。总会变成种子。总会留在某些人的记忆里。
像是打了一场硬仗,看完后筋疲力尽。对我来说坂本龙一的魔力是很难说清的,无法从绝对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释他这首著名的音乐在这部影片中起到什么作用,它和电影缠绕在一起无法分离。爱与禁欲不断缠斗,惊世一吻打破了怎样的壁垒,快乐圣诞又是否在为另一种快乐赎罪,痛苦的边界到底在哪,观影过程对我来说无疑是痛苦的,无数个问题,无数种忧虑。死亡暴烈,却总有种充满绝望的美感,导演镜头下的战场像是为战场设下的祭坛,影片中仪式感的死与仪式感的祭奠相互穿插,分不清到底是因为死亡而超度灵魂,还是为了让灵魂被超度而将其处死。敌与我可以是对立的,可以是共生的,可以是交互的,战场上的人性被压抑着,任何有关“我”的意识萌芽都要以“gyo”的形式将其压抑,只能用奄奄一息时的一缕头发聊以慰藉。讨论压抑之爱,交给日本导演再合适不过。
世人总以直白、残暴、露骨作为大岛渚的标签,然而但凡细细品尝过他作品的人应该无一例外都会被他的柔情似水所打动吧。原上士x劳伦斯,世野井x希利克斯,大岛渚将对立的友情和同性之爱放置于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以日本的菊花与刀和西方的自由与信念的冲突碰撞传达出对日本民族性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救赎。大卫鲍伊和北野武的表演堪称出彩,坂本龙一青涩的演技恰好衬托出世野井被撩拨的情愫。配乐的重要性也在片中得到了极致的体现,《sowing the seed》作为爱之桥梁,如泣如诉般谱写了身披禁色的爱恋,《merry Christmas 》温情和铿锵并行,在结尾北野武被定格的圣诞问候中极尽真诚与悲怆。
这部电影最大的题材是反战,爱情在战争的大环境下只有隐忍、留憾、毁灭…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电影因为坂本龙一的配乐真的提了一个高度。时至今日已经二刷了,不得不说后劲是真的大,就算是二刷,就算知道所有结局,还是被战争的无情,国家之间立场的对立、文化的差异,隐忍的爱意触动落泪。 随着剧情的推进,慢慢发现故事中杰克这个角色的悲凉,投身军队只是为了赎罪,三十多岁的年纪仍旧是个单身汉,从未感受到过爱情。最让我触动的场景,杰克带着劳伦斯逃走的时候,与野井让他和自己决斗,赢了就得到自由,杰克直接把刀往地下一扔,可能这就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宿命吧。最后杰克给与野井的吻,救赎了的是他克制的感情,更救赎了自己忙忙碌碌“一事无成”的一生。
北野武居然演过这部电影………配置太高以至于我根本没注意到别的演员日本导演原来也会把战争时期的日本人塑造得如此符合外国人对日本人的印象么……顽固又禁欲,无情且变态,而且还认为英国战俘是贪生怕死,令人费解的武士精神……就像末代皇帝一样,处处透露着一股西方人对东亚文化的俯视(战时日本人的确残忍变态though)。以及,听过太多遍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导致每次bgm出来就跳戏,还有教授说自己不想再演奏这首歌的无奈脸……其实我更倾向于战争片看而不是LGBTQ片,殴打的镜头总是让我回忆起钢琴家美丽人生等诸多二战片,不知道为啥还觉得日本人的殴打方式愤怒又克制
#2021 SIFF# 今年上影节的闭幕影片完美收官,也是最新的4K修复版本。以二战为背景以用俘虏的独特视角讲述一个具有反战主题的故事,借助日本的武士精神与西方自由开放价值观的冲突构成本片的起承转合,极快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其实本片不仅仅想讲述一个具有同志色彩的故事,更多的还是关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自我的救赎、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坂本龙一的配乐时而轻快时而凄凉,配合着扑面而来的热带气息,不愧为传世经典,也为本部影片增色不少。复杂的情绪从战争的创伤投射出对自我过往的反思,撩拨心弦的或许是那个烈日下的禁忌之吻,但触摸到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或许是那句饱含善意和温暖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天山虹桥艺术中心
1. 从情欲偷窥视角重新书写二战历史,确实是对二战日本历史反思的奇妙角度。同性情欲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人性的指代,也似乎成了电影中东西方沟通的可能渠道。大岛渚显然坚定地站在了批判日本历史的立场上,战争让个体泯灭,让人成为机器,所有的人性成为了日本军官的禁忌或是毒药。2.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北野武在大特写中大喊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这一时刻呼应了整个电影唯一具有暖意的时刻,即北野武在喝醉酒厚释放了囚犯。这句话有趣的地方在于,一是代表着西方的文化,二是完全用英语喊出来的。背后的逻辑似乎是,只有西方的人文主义才能拯救陷入战争的日本,日本的传统只会让人走向暴力和毁灭。3. 突然发现,在有限的观影中,将镜头对准二战的日本电影似乎非常少,这与欧美电影反复拍摄二战题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背后的文化逻辑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