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丽人(1999)
《美国丽人》(英语:American Beauty,香港译《美丽有罪》,台湾译《美国心玫瑰情》)是1999年的美国剧情片,由山姆·曼德斯执导,Alan Ball编剧,凯文·斯贝西饰演男主角,正面临中年危机的办公室职员莱斯特·伯恩汉姆(Lester Burnham),并开始痴迷于还在念中学的女儿好友安琪拉(Angela,米娜·苏瓦丽饰)。安妮特·班宁饰演莱斯特的妻子卡萝琳,索拉·伯奇出演两人缺乏安全感的女儿珍(Jane)。另外还有韦斯·本特利、克里斯·库柏和艾莉森·珍妮参加演出。学术界已经把本片描述为是对美国中产阶级有关美的观念和个人满足感的一个讽刺,对影片的分析也一度集中在其有关父爱、浪漫、性行为、美丽、唯物论、自我解放和救赎的探索上。
评分:8.5
导演:萨姆·门德斯
编剧:艾伦·鲍尔
主演:凯文·史派西 / 安妮特·贝宁 / 索拉·伯奇 / 韦斯·本特利 / 米娜·苏瓦丽 / 彼得·盖勒 / 艾莉森·珍妮 / 克里斯·库珀 / 斯科特·巴库拉 / 山姆·洛巴兹 / 巴里·德尔·舍曼 / 阿若·希利 / 约翰·赵 / 肯特·法尔考 / 希瑟·乔伊·谢尔 / 切尔西·赫特福德 / 安贝尔·史密斯 / 乔尔·麦克拉里 / 玛丽莎·贾里特·威诺克 / 丹尼斯·安德森
类型:剧情 / 爱情 / 家庭
片长:122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美丽有罪(港) / 美国心·玫瑰情(台) / 美国大美人 / 美国美人 / 美国少女 / 红蔷薇
上映:1999-09-08(洛杉矶首映)
IMDb:tt0169547
剧情
莱斯特·伯纳姆(凯文·史派西饰)是一位中年杂志职员,他对工作十分不满。他的妻子卡罗琳(安妮特·贝宁饰)是雄心勃勃的房地产经纪人。他们16岁的女儿珍(莎拉·博琪饰),憎恶她的父母,缺乏自尊心。伯纳姆家的新邻居是退役美海军陆战队上校弗兰克·菲茨(克里斯·库珀饰)和他的性格内向的妻子芭芭拉(阿利森·詹尼饰),上校是不愿出柜的同性恋,并常痛骂同性恋来掩饰;他们十八岁的儿子里奇(韦斯·本特利饰)偷偷吸食大麻并贩毒,上校以严格的规律生活要求他。里奇曾被迫进入军校和精神病院,花时间用录影机记录了他的环境,他在卧室保存了几十卷有声录影带。
莱斯特看了珍在学校的啦啦队长兼朋友安吉拉·海斯(米娜·苏瓦丽饰)在高中篮球比赛上的舞蹈演出后,迷恋上她。莱斯特开始对安吉拉产生性幻想。卡罗琳开始与一个商业竞争对手巴迪·凯恩(彼得·加拉格尔饰)有染。莱斯特的公司裁员,莱斯特敲诈老板约60,000美元并离开,另找了一份快餐业的临时工。他买了梦寐以求的车,并开始工作,他听到安吉拉告诉珍,如果他锻炼身材的话,她就会同意和他发生性关系。他开始吸食从里奇购得的大麻,并在安吉拉探访珍时与她调情。简与里奇开始交往,当他们一同看了里奇拍摄的自认为最美丽的影像之后:那是一个在风中飞舞的塑胶袋。
莱斯特发现卡罗琳的不忠,但反应冷淡。巴迪结束了这段韵事,说他正面临着一场昂贵的离婚。弗兰克开始猜疑莱斯特和儿子里奇的友谊,他发现儿子偶然拍到的莱斯特裸体举重的影像。卡罗琳变得心烦意乱,装了一把枪开车回家。那天晚上,弗兰克在莱斯特的车库窗口看到里奇和莱斯特后,误以为他们俩有性关系。弗兰克痛打了里奇,并指责他是同性恋。里奇错误的承认了,弗兰克把他踢出家门。里奇说服珍与他逃往纽约市,并告诉安吉拉其实她很平凡。
弗兰克走到莱斯特面前,试图亲吻他,莱斯特说他误会了,后者只好含泪离开。莱斯特找到了烦恼的安吉拉,开始引诱她。得知安吉拉是处女后,莱斯特停手了并安慰她,二人互诉他们共同的沮丧情绪。安吉拉去了浴室,莱斯特走出来对着厨房里一张家庭照片微笑。枪响了,血飞溅在墙壁上。里奇和珍发现了莱斯特的尸体。卡罗琳在卧室哭了,弗兰克出柜示爱不成,又误会自己儿子是同性恋而赶走儿子,他恼羞成怒枪杀莱斯特后浑身是血回家,他的收藏品中缺了一支枪。莱斯特在最后叙述中讲述了生活中有意义的经验,他说,尽管他死了,他还是很高兴,因为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美。
主题和分析
多种解释
学者们对《美国丽人》提出了许多可能的解读。影评人分歧很大,关于电影内涵的评价还不如对它的解读那么多。许多人认为它描述了“生命的意义”、“性别认定”或“美国郊区空虚的存在”,电影甚至难以被制作者分类。门德斯拿不定主意,说剧本似乎每读一遍都有不同含义:“一个神秘的故事,通过美国郊区的万花筒般的旅程,一系列的爱情故事......这是有关监禁......寂寞和美。它是有趣的,愤怒的,也是悲伤的”文学评论家和作家韦恩·C·布思的结论是,电影抗拒任何一种单一解释:“‘对美国人生活不对劲的地方的讽刺’并不能充分概括《美国丽人》。那样贬低了电影的美。更有吸引力的总结是‘对美国的苦难和劣迹背后的美的描绘’,但那又低估了那些残酷和恐怖的画面、以及鲍尔对我们习俗的厌恶。无论是莱斯特或里奇对生命是什么或应该如何生活的哲学陈述都不足以概括全片。他认为,要解释电影,必须寻找其核心,一个控制所有声音的声音。他辩称,《美国丽人》既不是门德斯的,也不完全是鲍尔的。门德斯认为声音是鲍尔的,但即使编剧对影片“非常有影响力”,他也常常得接受对他剧本的改动,特别是将剧本中嘲讽的语调变成乐观。布思说:“无数的声音入侵了编剧的意愿”,使得解读《美国丽人》的人“忘记探测难以捉摸的中心”。据布思所说,真正控制电影的是集体的创造力,“数百人投入其制作,其中有同意或不同意,增加或删改”。
监禁和救赎
门德斯称《美国丽人》为监禁和逃离的受难仪式。莱斯特的单调存在是透过他的灰色的,不伦不类的工作场所和没有个性的服装建立的。在这些场景中,他常常被困在框架内,“不断重复不能令他快乐的仪式”。他在淋浴器边上手淫;淋浴间就是一个隐形的牢房,这是象征莱斯特陷入监禁的第一个镜头,其他镜头包括莱斯特的脸从计算机屏幕上的一条条数字映出来,这些数字条正似铁栏杆。学者和作家乔迪·W·彭宁顿指出,莱斯特的旅程是故事的中心。他由于遇到安吉拉达到性觉醒,是生活里的第一个转捩点,他抛弃了自己开始渐渐鄙视的舒适生活的责任。当莱斯特找到与里奇的共同点后,他的精神释放了,开始反叛卡罗琳。里奇的“吸引力、深深的信心”改变了他,莱斯特相信,安吉拉是可以得到的,并认为他必须质疑他的“平庸、麻木物质主义的郊区式存在”;他找了一份快餐店的工作,推到一个可以看到他前面的一生的位置。
当莱斯特被卡罗琳发现自慰后,他第一次对他们的关系缺乏生气大骂出口。他把问题提上前台,说卡罗琳“肤浅的投资给其他东西”,莱斯特试图“重新找到一点儿家里的声音,只尊重母亲和女儿的声音”。他最后的转捩点是,当他和安吉拉几乎发生性关系后,她承认她是处女,他不再把她作为性对象,而作为一个女儿。他紧紧抱着她,用身体包住了她。门德斯把它称为“莱斯特旅程有可能达到的最理想的结尾”。用这些最后的场面,门德斯想把莱斯特“神话般的追求”作为结论。莱斯特从冰箱里取出啤酒后,镜头推向他,然后停下来对着走廊一路下推,他将从这条走廊“走向他的命运”。莱斯特开始再次扮演与他年龄相称的角色,这时他已快走到人生的终点。当他对家庭照片微笑时,摄影机慢慢从莱斯特平推到厨房的墙壁,枪声响起,血液溅在墙上。慢慢的平推,反映了莱斯特死亡时的平静。他的尸体被简和里奇发现。门德斯说,里奇盯着莱斯特已失去光泽的眼睛将电影主题推向高潮;美在最出人意料的地方闪现了出来。
一致性和美
像其他的1999年美国电影,如《搏击俱乐部》和《木兰花》带来的死亡,《美国丽人》告诉它的观众“死让生活更有意义”。电影讨论了非常规的生活,但并不否认人们所需要和想要的,甚至同性恋角色都想要过得正常一些。吉姆和吉姆,伯纳姆家的其他邻居,是对“资产阶级同性恋关系”的讽刺,他们与电影中的异性伴侣在麻木性上没有什么不同。女权主义学者和作家萨莉·蒙特认为,美国丽人使用其“艺术之家”的气质将不合常规的信息主要导向中产阶级,这种做法是“资产阶级关注的陈词滥调”。基本前提是,通过否定和放弃来寻找“自我”的乐趣始终向那些足够富裕来做出选择的人敞开,这种办法足够狡猾,以悲怜地将自己表现为反叛者。
制作
拍摄
电影的主体拍摄工作一共花了约50天时间,从1998年12月14日开始,1999年2月结束。拍摄地点包括华纳兄弟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的外景摄影栅,洛杉矶的汉考克公园(英语:Hancock Park, Los Angeles)及布伦特伍德。影片开头和结尾的航拍镜头拍摄的是加利福尼亚州的沙加缅度,许多学校的镜头则是在加利福尼亚州托伦斯的南部高中取景,片中体育馆的人群有许多是该校的学生。
演员表
- 凯文·史派西饰莱斯特·伯恩汉姆
- 安妮特·班宁饰卡萝琳·伯恩汉姆
- 索拉·伯奇饰简·伯恩汉姆
- 韦斯·本特利饰里奇·菲茨
- 米娜·苏瓦丽饰安吉拉·海耶斯
- 克里斯·库柏饰弗兰克·菲茨上校
- 彼得·盖勒饰巴迪·凯恩
- 艾莉森·珍妮饰芭芭拉·菲茨
发行
宣传
梦工厂联系亚马逊公司为影片制作一个网方网站,这也成为亚马逊首次为一部故事片特别制作网页。这个网站包括电影的概述,照片画廊,演员及剧组作品年表,还有对斯派西和贝宁的独家专访。电影的标语“仔细看看”("look closer")来自莱斯特工作地点梳妆台隔间的切割贴纸。电影的营销活动和预告片同时进行,一个针对成年人,另一个针对青少年。两段预告片都以一位少女抱着一朵玫瑰的海报图片结束,海报上显示出的肚脐图片并非来自米娜·苏瓦丽,而是属于模特儿克洛伊·亨特(Chloe Hunter)。
影院放映
《美国丽人》于1999年9月8日在洛杉矶的格劳曼埃及剧院(英语:Grauman's Egyptian Theatre)举行了首映式。三天后,电影出现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电影还在多家美国大学放映,并且有主创人和演员出席,这些大学包括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纽约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西北大学。
1999年9月15日,《美国丽人》开始面向公众进行有限上映,分别在洛杉矾的3家电影院和纽约的3家电影院上映,并逐渐有所扩张。影片于10月1日起正式进入广泛发行,在北美的706家电影院上映。首周入账818万8587美元,在票房榜上排在季军位置。
家用媒体
《美国丽人》于2000年5月9日发行了VHS录像带,再于同年10月24日发行了带有DTS格式的DVD。而北美的出租影带则于5月9日开始发行。
专业评价
《美国丽人》上映后广受好评,被许多美国媒体认为是1999年最优秀的美国电影,特别是斯派西、门德斯和鲍尔获得了非常热烈的好评。根据烂蕃茄上收集的155篇专业评论文章来看,其中137篇给出了“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88%,平均得分8(最高为10)。而在Metacritic收集的33篇评论文章中,有30篇给出好评,无差评,3篇褒贬不一,平均得分86(最高100)。
奖项
奖项和提名 | |||||
---|---|---|---|---|---|
奖项 | 类别 | 提名人或得奖人 | 结果 | ||
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 | 《美国心玫瑰情》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山姆·曼德斯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凯文·史贝西 | 获奖 | |||
最佳女主角 | 安妮特·班宁 | 提名 |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伦·鲍尔 | 获奖 | |||
最佳摄影 | 康拉德·霍尔 | 获奖 | |||
最佳原创音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塔里克·安瓦尔(英语:Tariq Anwar (film editor))、克里斯多福·格林伯里(英语:Christopher Greenbury) | 提名 |
鲍尔于1990年代初开始撰写《美国丽人》的舞台剧本,创作过程部分受到了媒体对1992年艾米·费舍尔(英语:Amy Fisher)案件审理关注的影响。之后他意识到这个故事在舞台上是没有办法表现出来的,于是搁置了剧本。干了几年的电视编剧后,鲍尔于1997年试图打进电影业时重新开始围绕这个构思进行创作。修改后的剧本受到了鲍尔为多部情景喜剧担任编剧期间的沮丧心情影响,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制作人丹·金克斯和布鲁斯·科恩把《美国丽人》带到了梦工厂,这家初出茅庐的电影公司以2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鲍尔的剧本,这个出价比其他多家制片商都要高。梦工厂为影片注资1500万美元,并负责其在北美地区的发行。《美国丽人》还是广受好评的舞台剧导演门德斯的电影处女作,他在音乐剧《奥利弗(英语:Oliver!)》和《歌厅》获得成功后得到了执导本片的机会,但在他以前,电影公司已经考虑过20余位一线导演,但他们都拒绝了这个机会。
虽然梦工厂强烈要求导演选择一位有较高知名度的演员,但斯派西是门德斯饰演莱斯特一角的第一人选;与之类似的是,梦工厂也对卡萝琳一角推荐了多位演员,但门德斯选择了贝宁,并且也没有事先告知梦工厂。电影的主体拍摄工作于1998年12月至1999年2月在华纳兄弟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和的伯班克的外景摄影棚进行。门德斯有意以主导风格来进行拍摄,他大量使用静态镜头和缓慢的平移及缩放来创造张力。摄影师康拉德·赫尔用平和的镜头来和银幕上动荡的内容产生对比。电影剪辑期间,门德斯进行了多处改动,来让电影不至于显得太偏激。
《美国丽人》于1999年9月15日在北美上映,获得了影评人和观众的正面评价,是这年最受好评的美国电影,全球票房超过3.56亿美元。在电影的大部分方面都得到了评论家的赞誉,特别是门德斯、斯派西和鲍尔;而对影片的批评则主要集中上角色和设定上的雷同之处。梦工厂发起了大型的宣传活动来增加《美国丽人》在奥斯卡金像奖中胜出的几率,在次年初举行的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本片获得了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原著剧本和摄影5项大奖。
获得奖项
- 第45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74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Readers` Choice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39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剧情长片 - 第12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Screen International Award - 第2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5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Anthony Asquith Award for Film Music / 最佳影片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最佳原创配乐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Original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ound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Make Up/Hair / 最佳导演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化妆和发型设计 / 最佳艺术设计 / 最佳音效 - 第64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处女作 - 第2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22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选择奖 - 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摄影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剪辑 / 最佳原创音乐 - 第52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获奖:最佳电影导演 / 最佳电影导演 / 最佳电影导演 / 最佳电影导演 / 最佳电影导演 / 最佳电影导演 - 第6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获奖:Outstanding Performance by a Cast in a Theatrical Motion Picture / 电影最佳男主角 / 电影最佳女主角
提名:电影最佳男配角 - 第57届金球奖
获奖:最佳剧情电影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提名: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 剧情电影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2届青少年选择奖
提名:Film - Choice Drama / Film - Choice Breakout Performance - 第9届MTV电影奖
提名:Best Movie / Breakthrough Male Performance
- 萨姆·门德斯 Sam Mendes导演
- 凯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饰 莱斯特·伯纳姆 Lester Burnham
- 安妮特·贝宁 Annette Bening饰 卡萝琳·伯纳姆 Carolyn Burnham
- 索拉·伯奇 Thora Birch饰 简·伯纳姆 Jane Burnham
- 韦斯·本特利 Wes Bentley饰 瑞奇·菲茨 Ricky Fitts
- 米娜·苏瓦丽 Mena Suvari饰 安吉拉·海耶斯 Angela Hayes
简评
其实看一遍也不好评什么,还会再看。说说我印象深的部分,全片多次出现的画面是,人物被拍摄的一面处在黑暗中,而光打在摄像机拍不到的另一侧。我认为这和影片内容直接相关,因为影片展示的就是那黑暗中自我的另一副面容。影片多次讲到美,大部分是从男孩那边展现出来的。那个塑料袋出现两次,那种仿佛有生命一样的塑料袋,无非是一种自恋。但是在最后升华成了一种虚无的美。和影片中的人物一样,在追求自我的路上扑了个空,却被自愿走进自己身旁的任意一人的一句话所拯救。而美国丽人的“丽”也正是光鲜亮丽的“丽”。你说小男孩儿在拍塑料袋的时候在想什么呢?是不是他变成塑料袋,而DV机是somebody呢?所谓自称“中校”是否是自我期待遭到了“背叛”才无路可走呢?走到那大雨里吧,那狂风暴雨会为我们洗礼的。
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家庭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年夫妻性生活不调导致家庭矛盾;隔壁家就是退伍老兵父权至上用爹味掌控一切;安吉拉家就是未成年遇上禽兽父亲。一直用必须成功push自己的母亲,讲究绝对掌控仇恨lgbt小众群体的隔壁父亲,软弱了大半辈子终于因为见色起意而释放天性的莱斯特,总是想做最特别的安吉拉,对自己容貌在意到想去整形的珍妮,“事业”风生水起却依然无法反抗父亲的瑞奇,从不同的角色身上体会到了不同的压抑。从来没有什么美国丽人,梦境越是美丽绚烂现实就是如此破败不堪,结成最后用脑浆开成的血色玫瑰。一切都不如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随风飘荡的那只塑料垃圾袋,虚无缥缈却是那么自由自在。
看似性开放的美国甜心居然是个处女,看似温顺老实话不多的中年男子居然是个叛逆性极强依旧喜欢少女的老鬼头,看似事业心极强内心很强大的中年女性居然是个玻璃心爱哭鬼和鸡汤王,看似讨厌同性恋的纳粹爱好者居然是个敏感脆弱的同性恋,所以,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才是真正的成功。《美国丽人》一一American Beauty(以玫瑰花暗喻)讨论的是在美国主流价值观对“完美人格”的过高要求下,人的本我与超我之间过度对立所形成的矛盾且痛苦的人生状态,这种状态会出现在任何人身上,与年龄性别无关。
我讨厌弱者,因为我自己就是弱者;我厌恶同性恋,因为我就是同性恋;我贬低怪胎,因为我本身就是怪胎。我所轻视的都是我自身的一部分。“听说人在死前的一秒钟,他的一生会闪过眼前,首先不是一秒钟,而是延伸成无止境的时间。我猜我死了应该很生气才对,但世界那么美,不该一直生气,有时候一次看完(一生)会无法接受,我的心像胀满的气球随时会爆,后来我记得要放轻松,别一直想要抓紧不放,所有的美就像雨水一样洗涤我,让我对我这卑微愚蠢的生命,在每一刻都充满了感激,你一定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别担心有一天你会明白。”“至少是在死前的一秒钟,世间一定存在有所留恋的,若不存在,也不存在死了”
初吻既视感的群像片,但内容与精神内核又大不相同。感觉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了,但尤其对两个场景印象深刻:第一个是小帅哥给女主展示自己拍摄的最美影像,竟只是一个街头随处可见的白色塑料袋在风中翩然飞舞的一段录像。这让我深深慨叹果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美学理念,是过去所有的年岁给予你的一套独一无二的审美标尺;第二个是最后男主死去的场景,那深入人心的独白:死前的一秒钟将会回忆起一生的所有过往,而首先它不是一秒,而是将永远延伸,并汇入时间的海洋。悲剧性的命运本应使我愠怒,但我,但世界那么美,不应一直生气。一次性看到那么多的美有时让我无法承受,有如膨胀气球一般将要破裂,然后我开始记起放松,而非紧抓不放。于是所有的美像雨水一般涤荡我,我的内心只余感激,感恩我卑微愚蠢生命中的每一秒。
其实不应该叫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讨论的是一个价值观问题,在美国到底什么样的价值观应该被推崇,是像男主的夫人那样为名为利,还是像ricky和男主的女儿那样追求真善美,亦或男主那样随心所欲。这部电影哪怕是在豆瓣TOP250里面,也是作为佼佼者的存在,短短2个小时包含了非常多的东西,最后的结尾“男主对着全家福露出笑容然后被杀”足够压住整部电影。以前不懂事,觉得男主突然活出自我,在电影里属于正面形象。现在看来,男主其实从头到尾就没有正常,后面看似“找回自我”其实只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电影里的正面形象只有ricky和男主女儿,看来导演还是想批判在“美国梦”“淘金梦”支配下,各式各样的美国式的扭曲的人生。把诸多讽刺揉进一部影片,还能衔接如此之好,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厉害的地方。
。《日落大道》开启了元电影的先河,本片依靠相同手法的媒介自反超脱于电影本身的局限性,以全知视角提前告知观众影片的走向并将思考从电影带入到现实生活中。American Beauty不是指一个人或一类人,而是一个社会群体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在生活的压迫下迷失了方向,live悄然变成了survive,而对于美好事物的认知也在迷茫中扭曲,异化成为"变态"心理,进而追求一种虚妄的美,只为掩饰内心的空虚。当"虚"成为了全部的"实",那么这种美丽将成为致命的美丽,走向灭亡就是唯一结局。本片对于中产阶级生活进行了戏剧化处理,将困扰一代人的元素分散加入剧情的推动中去,实现了美国梦的反向输出,反对ordinary,支持个性的展现,反对循规蹈矩的生活,支持追求美好事物的权利。
“我只是个没什么可失去的普通人。”开头看以为是文艺片,看到后面感觉非常现实,只是电影用拍摄手法强化了很多感情的表达和情感冲突。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夫妻关系,家长和儿女的相处方式,如果真的只是和适合结婚的人结婚,这可能就是几年后的生活常态吧。隔壁搬来的邻居男孩性格孤僻,他眼中的美好与众不同,我们身边也不少这样“小数”的人吧,很多人也叛逆着又孤独着。最让我羡慕的竟然是同性恋夫夫,他们公开感情,生活美满,不顾及旁人的眼光,不依附别人生活又各自独立,这是生活最好的状态吧!最后雨夜的冲突拍的太好了,所有的矛盾在一起爆发。最让我意外的还是主角,他最后醒悟的不再是对生活的反抗,变成了人性,他意识到了责任和家庭,可惜一切都结束了。生活就是逐渐让活着的人都如同死去,枯燥而乏味就是青春过后的缩影?努力改变吧。
看似普通的家庭,正如美国郊区千百万独栋别墅中,你不知道里面发生着怎样的故事。男主一家,爸爸、妈妈和女儿都各自有问题,甚至到了神经质、扭曲、变态的程度(凯文对于神经质的诠释太妙了)隔壁海军上校一家更是,妈妈没有几句言语,只用那呆滞的神情就体现出这个家庭中军人出身的父亲的独裁和暴力。每个人都渴望爱,却得不到真正的爱,包括那满口性开放的安吉拉(可恶腾讯视频把她还是处女这最关键的情节剪掉了!)后半小时精彩绝伦,所有线索汇聚在这个雨夜,有人获得新生,有人获得救赎,有人憧憬未来,有人心如死灰,有人生命终结。而男主生命觉醒的那一刻也是生命走到终点的一刻。
萨姆门德斯真的没才华。2000年的片子两个小时讲个这?American beauty翻译没有错,beauty在美式英语里就是指漂亮的女性,是人而不是抽象的“美丽”,包括海报的选取也是一个作证。全片完成度和深度得益于Alan Ball这个gay,我的分给的也都是剧本,不然一个半法半英的人怎么能拍American beauty。相信剧本是一个精彩的群像戏,然而门德斯掌控力不足用了这么长时间各个人物都不算立体,当然史派西和小beauty演技很棒,大家演技都在线。说到底剧本还是一个有才华的纯正美国人写的美国当时的浮华,一切面子上的:房产销售king美满夫妻、史派西老婆努力维护的在外形象、体面军人、以性思想开放不ordinary自傲的女学生皆为虚假。思想层面塑料袋,回忆家庭和睦都在歌颂平凡的美好。得知处女收手哪有那么多阅读理解,不过是史派西“要求”的正面形象
影片结尾男主的独白:后来我记得要放轻松,别一直想要紧抓不放,所有的美就像雨水一样洗涤我。让我对这卑微愚蠢的生命在每一刻都充满了感激。直接升华了。影片快到尾声时的音乐也让人印象深刻。男主中年危机,夫妻不和谐,女儿不亲近,工作不顺利,卑微的活着,没人真正关心他的心里健康,隔壁新搬来的邻居家庭,也都有精神问题。邻居男孩的爸爸非常强势,且憎恶同性恋,他误以为儿子被男主玩弄,最终造成了悲剧。影片中好像没有人活得开心,大家都有各自的烦恼困惑焦虑。他们被物质欲望所左右,但是男主在死前好像想明白了。他的中年困局刚被自己解开,却被邻居给杀害了。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电影译名一直是个问题,American Beauty很容易被称为“美国美人”,豆瓣翻译为美国丽人,无论怎样都像是一部温情脉脉的爱情片。也许应该译为“美式美丽”,看似圆满幸福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本质背后都是一地鸡毛蒜皮。被玫瑰环绕的庭院里是由中年失意男人和女强人及他们永远不懂的青春期女儿组成的家庭,辐射出的人物:总被不同男性惦记的开放甜心只是个恐惧平淡生活的小女孩,看似古怪的男孩本质上算是资深文艺青年,将刻板与纪律发挥到极致的海军中校不为人知的深处是个同志...一切美丽都如同泡沫,不待碰触已经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