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吔,安啦!(1992)

UP:2022-07-28

《少年吔,安啦!》为台湾制作的黑帮电影作品,于1992年上映。

少年吔,安啦!

评分:8 导演:徐小明 编剧:徐小明
主演:高捷 / 谭志刚 / 魏筱惠 / 颜正国 / 罗大佑 / 张世 / 蔡振南 / 游安顺 / 雷鸣
类型:剧情 / 动作 / 犯罪
片长:105分钟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闽南语 / 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Dust of Angels
上映:1992(中国台湾)
IMDb:tt0105382

概述

故事剧情描写台湾社会在经济成长的影响下,呈现出迅速增长的青少年暴力问题。整个舞台从云林县北港镇朝天宫转移到台北市万华区西门町取景,淳朴乡镇对比出繁华都市景象,隐喻人心糜烂与价值观念的改变。

剧情简介

无所事事的北港少年阿国与阿兜仔经常在卡拉OK店里打架闹事,流连于撞球室或在阁楼内吸食毒品,整日过著颓废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同乡友人小高在台北混出了一点名气,因老大被杀而携女友美美回乡,计划找仇家阿文寻仇。但是,他们目睹伙伴标哥被杀,从惊慌失措中离开捷哥,返回北港安顿。

然而,阿国和阿兜仔无意间抢到一批手枪与毒品,卷入黑帮追杀的不归路,只好远离北港前往台北投靠捷哥。自此,两人便开始一路北上寻找捷哥,过程中却不断与不良份子产生冲突,渐渐迷失于五光十色的繁华生活。后来,更成为黑道利益争斗下的牺牲品……

人物角色

角色名称演员备注
小高/捷哥高捷黑道份子
阿兜仔谭志刚无知少年,捷哥的小弟
阿国颜正国无知少年,捷哥的小弟,最终死于黑社会的枪下
勇哥陈松勇警察,阿国的姐夫游走黑白两道,对阿国成天打架闹事吸毒感到相当头痛
美美魏筱惠小高的女友
小琪张以涵美美的朋友
阿公李天禄阿国的外公
神经标/标哥林钜小高的好兄弟,已金盆洗手,但在一次帮好兄弟小高出任务报仇时不幸中枪身亡
福州仔雷鸣阿兜仔的父亲
田路路阿兜仔的舅妈
游安顺不良份子,殴打阿兜仔
太保不良份子,挑衅阿国
阿文李兴文黑道份子,最终遭小高复仇枪杀
老董柯受良黑道份子,小高的大哥,遭到阿文出卖被枪杀
南哥蔡振南小高过去的兄弟
林议员林照雄警局关说者
阿狗王耀芳城大哥,最后遭小琪开枪射杀
未具名林强PUB歌手
未具名罗大佑PUB歌手
未具名张世黑道份子

奖项

入围

第29届金马奖
「最佳美术设计奖」:柯振宇
「最佳电影配乐奖」:林强、吴俊霖、BABOO
「最佳电影歌曲奖」:吴俊霖

荣获

第29届金马奖
「最佳录音奖」:杜笃之、杨静安
多伦多影展
「特别提及奖」
「国际影评人奖」

上映后,虽然影片票房不尽理想,但描写社会次文化现象的歌曲风格,却反而造就一群制作原声音乐的音乐人。而且,本片在法国坎城影展「导演双周」中,首部成为闭幕影片的台湾电影。另外,本片是首度使用杜比立体声(Dolby Stereo)系统制作的台湾电影。

简评

,徐小明导演映后,公主票,还有用生命守护海报的纸性恋朋友。可以恣意地在从未淋过的暴雨中骑行,是阅片后的少年吔飞驰!能够在银幕上看到年轻的罗大佑唱着最喜欢的《皇后大道东》,快乐无比,而伍佰的歌声,一字字恰如其分地合进电影中粗粝的生活。年长的人看起来豪横英武,却在杀人与丧友后无法安睡;年轻的人看起来无知惶恐,却可以逆风鼓足衣服写出人生海海,雨很大像天在哭。原来dust of angel是安非他命,少年的陨落仿佛天使翅膀扑下一粒灰尘,导演也曾后悔没有更多介入年轻演员的命运,这么重又那么轻。

不管是侯孝贤的监制,高捷、谭志刚的出演还是罗大佑、林强的音乐,这部电影都算是台湾新电影序列中最耀眼的作品之一,大量宿命般的突如其来的暴力场景,它在呈现90年代当下的同时又回望了那个帮派、道义和血腥暴力的历史,新一代的北港少年们,他们仍然在桌球室中挥霍着青春,仍然将斗殴视为价值体现,但呼机和大哥大出现了,安非他命和手枪绑架的生命,遥远的美国梦和单调破落的渔港,当逃亡到台北时,那即将被夜幕遮蔽的天空和夜晚璀璨的霓虹,乃至破晓的黎明,都暗示着禁锢而不是自由,徐小明致敬了侯孝贤,那些固定的景深镜头和葬礼与婚礼的衔接,旧时代似乎还未远去,但它也到了偃旗息鼓之时,只是这些没有希望的少年们,他们成为了祭品,成为了这个急剧变化世界中被抛弃的人,就像是没有回头之路的鸟,只能飞到死亡来临的时刻

非常真实的质感。修复版效果很赞。摄影营造很沉郁的气氛。音乐好棒,罗大佑林强出场唱皇后大道东,实在太高光! 导演说他想讲的是家庭矛盾。片中缺乏家庭温暖的乡下少年,在兄弟情义,枪支和安非他命里,一步步走向毁灭。导演说删除了很多剧情部分,比如高捷去救两个少年而被伏击这些剧情都删掉了,为了更聚焦在两个人身上。拍片也是想把童星阿国从他自己的街头堕落上拉回到表演里,为此侯孝贤每次都到片场亲自看阿国拍的部分。可以看出是非常本色,少年的冲动和自尊。阿兜第二年车祸死了,实在太唏嘘太遗憾了。高捷演得好好。片中电视里老是放广告,导演说表达他自己对过度消费主义的不赞同。黄豆豆在映后里说,看到今天有人背最近的网红包,中国电影,全部玩完。他说,有你们,中国电影永远不会完。

#资料馆留影#修复版赠海报,补了北影节没看上的遗憾。很难得这是一部有骨头有血性的电影,又一个死于青春的故事,一入江湖深似海,台北不相信眼泪,一路持枪闯天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眼看着黑暗一点点吞噬掉两个纯粹的年少灵魂,心情就像《青少年哪吒》里小康拍小强不小心让碎玻璃扎得满手是血。ps,成色好后劲足,电影内外都是故事,罗大佑林强友情客串,从头到尾是伍佰的同名主题曲,有意思的是,颜正国后来自己当导演又拍了一部黑帮片《少年吔》,陈松勇与高捷在《悲情城市》里演兄弟,在这里又成了冤家……都说“戏如人生”,徐导映后与沙丹对谈反思了电影与现实生活的差距,顺便表达了忏悔之情,缅怀英年早去的“阿兜仔”谭志刚(天妒英才)。

能够在大荧幕上看到这片子的4K修复版实属难得,满屏的台客和属于那个年代的闽南腔带给我们最深情的时代感,搭上伍佰放荡不羁的那首《少年吔,安啦》,勾勒出当下台湾小镇青年对未来的迷茫与无望,台北是梦,美国也是梦。成人和青年两条线相辅相成,不同的表达显出一样的无奈。全片的镜头和调度绝对高水准,可惜导演后来移居北京,再没有拍出好片。另外,同年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也是相当的题材,在完成度上更高一些。

剧情像我爸在那个年代所目睹过的,人物像我在初中时所接触过的,借由此次观影,窥见那个混乱时代的一丝一毫,也带回了我少年时期的种种复杂思绪。片中的少年好像总是有着发泄不完的怒火,即使吸了、开了、透了,火依然烧着,似乎永远无法安啦。缺少父权的压制与管教,两个少年仿佛被困在了一种虚无缥缈的情绪里,想追求自由,却又连“自由是什么”都不知道。阿国最后还是死了,他不明白他为了什么而死,正如他不知道为了什么活着,好像一只失了魂的野犬横死街头,也许没有好像,他本就是一只失了魂的野犬。

居然用台湾新浪潮的文艺片拍法拍出了这么一部充满长镜头的类型片,但也正因此调度就发挥起来了,许多镜头不动,也就避免了过多的信息展示以及观众产生预设,所以导致各种“突然的暴力”发生,不留余力的展现这帮少年与其后影射出的台湾社会。好多脏话,好多枪响,好多“爹”,好多情谊,好多难言百态,好多悲凉,好多“门”似的框式,直到影片将近结尾处才跳出几个偏主观的运动镜头,再配上寥寥音乐,可惜宵夜澡后,再见已是生死之间。

①观影时脑中常浮现出两部电影,《牯岭街》和《上帝之城》,前者易理解毕竟同根同源文化气味相同,后者文化环境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少年之顽劣惊人相似;②两个少年简直本色出演,牯岭街小马哥换了个场子变身阿兜,更抢眼的其实是颜正国,几乎每一帧都是本色出演,一查资料成年后进过监狱还差点被判死刑……以及柯受良扮演台湾大哥举手投足简直有模有样……与其说几位演技乱真,不如说导演慧眼,照着本地流氓的标准选角就好,一选一个准;③罗大佑林强这段是惊喜,查了一下台语版《皇后大道东》歌名《大家免着惊》;④感谢重制版让昔日佳片重见天日,去年买过一个本片资源,画质太糙不忍卒看,下一部期待《悲情城市》。

新浪潮当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两个少年充满着叛逆和暴力的躁动青春,最后得到的是沉默、空虚和死亡,“雨下得很大,像天在哭”,最后阿国的日记告诉人们,看似没心没肺的“问题少年”们,不是没有脆弱、感性的一面,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也似乎没有停过。//导演对节奏的把控非常好,无论从演员、台词、配乐和收音各个方面来看都很让人满意。除了谭志刚和颜正国两个小孩主角非常出色的表演外,陈松勇和高捷同样值得称赞,连跑龙套凶起来都能吓我一跳,还有刚到台北的那一段,罗大佑和林强的特别出演实在让人惊喜。

四星完全给摄影和音乐。镜头语言是真棒,在人物剧情一团含混不清的情况下光靠摄影就能支撑我看下去。充斥全片的透视镜头,把门外和门内的角色分别介绍出来;从室外摇臂进室内,然后又摇出来使戏剧张力拉满;还有一些逼仄的定焦镜头把环境烘托得十分到位。至于剧情嘛,我认为导演是想以两个少年的社会悲剧为主角的,但是中间不停加一些重要人物进来分散了观众的情绪,感觉像是群戏,结果又没有把每个角色的故事都带到。

本以为是青少年成长故事,在一阵兵荒马乱之后一切安好,但似乎并非如此。电影的基调是黑/深色的,没有属于青少年的亮丽和鲜艳色彩,更多是阴郁的天空、阴森的小巷,潮湿的、稀疏的场景,情节似乎也不是那么关键,更多是为了搭建慌乱且迷离的氛围,有关于青少年的固执、冲动、性,但又在其中揭示了当时台湾社会的很多情况,青少年的迷惘反而有了魅力,或许当时社会中的许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吧。

侯孝贤的影像风格很喜欢,拍出了现代都市灯红酒绿下的人生的悲凉。少年,永远不知道头顶的天空有多大,每一场厮杀、黑帮砍杀,现场的真实感和麻木的路人形成对比,我们就是活在这样真实的社会,形形色色的故事,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从牯岭街走出来的谭志刚,每一个眼神都是戏,每一句话外音都冰冷的让人体会到汹涌的感情,很喜欢,可惜英年早逝。高捷的黑帮大哥形象可媲美小马哥。和北野武的电影相得益彰,和《坏孩子的天空》算是我最喜欢的两部青春电影。

获得奖项

  • 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音效 / 最佳录音
    提名:最佳美术设计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