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先生最后的爱(2013)
Mr. Morgan's Last LoveUP:2024-05-29
摩根先生最后的爱简介
美国老人摩根(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 饰)在妻子死后独居巴黎,内心寂寞。在偶遇年轻而具有活力的女孩宝琳(克蕾曼丝·波西 Clémence Poésy 饰)后,摩根先生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他和宝琳共同度过了一段短暂而珍贵的日子——这段美好的日子使他们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亦使他们终生难忘。
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最佳影片(提名)桑德拉·内特尔贝克
获得奖项
- 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爵奖-最佳影片 - 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全球视野
简评
【MovieMovie】中文片名翻译真是最差翻译。caine演得真好,如果故事是英国人就好了,美国人真的和形象不搭。影片前后两部分割裂感严重,导演也在疗伤和情感中摇摆不定的感觉。尤其结尾女主和儿子的感情线 莫名其妙。温情小品。年龄无法分割爱情,死亡也是
这个电影名字的翻译着实让人恶心了一会,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也渐渐明白春的含义了,不过最后当我陶醉在片尾曲的时候,翻译组又来搞笑了,in memory of my father在我父亲的记忆里,我寻思应该有下文吧,结果没了,快退回来仔细看了眼,又百度翻译了一遍,没错,翻译又在搞笑了。
对!在冬日里看太爽了,女主好美,一身黑大衣套装,太漂亮了,剧情好的没话说,宝琳最后不可能跟摩根先生在一块的,他爱的永远是他老婆,只是她们像不存在于“第二春”也不存在于“婉婉类卿”,画面绝美,他们之间就纯友谊会越界也不好越界。会二刷!拉窗帘那仿佛看到了莫娣
贾斯汀·柯克居然奔五了我、不、信!QvQ 波林妹子大概会和迈尔斯恋爱,然后和他的儿子一起,幸福地生活在摩根老先生(无比珍惜的、充满爱人回忆的)留给她的房子里,体会她不曾得到过的家庭的温暖吧。比起生命,摩根先生还是选择了爱人。能够体谅这种选择的子女也是不多的吧……
喜欢。喜欢大量留白没有台词只有人物在动的一些镜头。失去爱人后因为一段相遇,重燃对生活的热情。对所爱之人的感情没有了寄托,人不在了,思念还在,每天机械般的生活,浑浑噩噩,不知生死,直到两人在公交车上相遇。阴天版《与玛格丽特的午后》。这部阴雨连绵真的很符合迈克尔·凯恩的气质。
开头还可以,后面真的越来越奇怪了...好好的忘年恋突然被儿子插了一脚...真的没看懂女主和男二是怎么发展出爱情的??导演宁愿选择这么一个难以下咽的结局,也不愿意好好刻画这对年龄差半个世纪的两个人的有些暧昧的感情...
色调、摄影、构图在美学意味上无可挑剔;故事结构偏向散文叙事,用关键事件以片段的形式串联起来,角色之间的关系走向确实是意料之外,不能说是合理的设置但好像也在能自圆其说——所有爱的形式和内容,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和自己和解。
也许只是爱的投射,爱琳也许未必存在,人太过于孤寂,然后幻想一个人出来与自己相伴,她总是那么懂你,为你做一切,但可惜是个幻象;科恩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孤独的黑暗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顽固。你,是我此生还没有解开的谜底。
八十多岁的男主遇到了二十多岁的女主,二人互生好感,因为男主看到了他失去的爱妻,女主看到了她失去的父亲,两人产生了高于爱情的密切情感,此时男主儿子出现,三下五除二和女主搞在了一起,因为男主儿子在女主身上看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子,可见有其父必有其子,此时父子二人爱上同一个女人,父亲把她让给了儿子并且慷慨了捐出了别墅。故事并没有听上去这么扯但就是这么个意思,在看到男主儿子和女主舌吻以前,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之好,远远超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但是当我看到父亲被自己的儿子绿了以后,心里非常难受,可能我还是太保守了。另外,这部电影堪称纽约唯一活着的男孩的姊妹篇,那部电影也是讲儿子绿了父亲,而烈火情人则是关于父亲绿了儿子,这样的佳作看一部少一部。这部电影没那么好,但是迈克尔凯恩和波西实在是太好了,因此五星。
淡淡的忧伤浓烈的愁绪,致郁也治愈。结尾女主跟男主儿子搞在一起,我很是不解,但“儿子跟自己抢了一辈子的女人”也正是应了父子之间不可解的哀愁,当看到老摩根回避儿子跟女主的那一刹,我心都要碎了。昨天看了《Breezy》,70年代的黄昏之恋,少了亲情线,更多的是激昂的爱情线,两部片子我都很喜欢,类似的情感不同的方式,这部跟贴近现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