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2000)
UP:2024-08-02
评分:8.1
导演:杨荔钠
编剧:
主演:
类型:纪录片
片长:92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Old men
上映:2000-10-20
IMDb:tt0245224
老头简介
这部纪录片的镜头对准了北京城里一群见天扎堆聊天的老头,他们在居民楼前的空地上每天见面,用聊天排解退休后的单调。老头们大多为工厂奉献终生,而今只有嘲弄岁月的残酷,从中得到一些宽慰。这些老头中有单身生活的老人,在出院后对医院的条件破口大骂,但又会为方便其他老人活动而拾掇出一片空地;也有相濡以沫的老两口,一个为另一个遭受的不平待遇而愤懑,但最终在沉下来的日子中平静了。冬天过后,终于有老人真的离开了人世,老头们念叨着失去的朋友,继续他们的聊天……
本片获1999年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优秀奖,2000年巴黎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奖。
简评
聊着聊着,人老了,人病了。走着走着,啪,死了。窝囊了一辈子,老了还是窝囊,满肚的委屈和怨气,糊里糊涂搞不清楚,鼻毛冒出来了,脸上斑斑点点,近距离下越发清晰,却显得可爱起来。把镜头拉近了去看、去拍,无形地、不张扬地融进生活,从生活的视角不加修饰地呈现。这不仅是手法,也是平起平视的谦逊和诚意。把人视为人,看到他们所经历的、苦恼的,要回归的不是一个个“问题”,而是“人”本身。
关注着一群奉献一辈子到老无人问的老人群体,他们白天就聚在一起聊天发牢骚,随着时间推移,身边的聊伴一个接一个死去,剩下的老人们依旧聚在一起聊天,聊着刚刚死去的人,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相同场合下被聊到的那位。
三年的纪录片,导演融入这群老人的生活,他们的话题无非就是医保、儿女以及离别,似乎这些话题不可避免,但又笑着面对,其实老是一种孤独,需要独自等待那一天的到来,看着身边的人逐渐变少,而自己又却无能为力,这确实很悲苦请给予身边的老人一些关爱。
用DV摄像机完成。看的时候没品出什么滋味来,或许是对老头之间的对话太过熟悉了,以前和奶奶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对老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很熟悉,常听见她说“冬天难熬”,也说“邻居家的谁谁谁走了”,那时候就发现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都这么平和从容。从来没有大吃一惊或者伤心落泪这些铺张的感情,有人死好像正是情理之中。我看到老宋死了这段的时候,是最被打动的段落,其余的没看出什么好来,拍摄的难度,付出的时间远大于最终成片的效果,这是我的结论。
(Cathayplay点播)之前的认知是首部DV纪录片,贾想里谈到时说拍摄的权利云云,而实际看的体验也很神奇,和拍摄对象这样接近,许多视角像是从草丛中的一株野草,某个老头的衬衫扣子,或者某把椅子望去的,但摄像机又仿佛隐形,被拍摄的人们仿佛不觉得在被观看和记录,自然地流露。充满了衰老和死亡,但又是无比平常的态度,医院的报销,烧了,他不来了。少了一个晒太阳的人,少了一把椅子,推着的小车现在没人推了,越来越少晒太阳的人了,就这样平常而已。时常听不清他们的呓语,凭借那行英文字幕,形成文化体验的诡异交错。拍摄的时间是我刚出生的时候,似乎想通过这些影像去想象没有记忆的时空。
“老头子回去了”,老人平静的语气,就像是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寻常事。而别的老头们虽然反应不一,但大体也都是很平静的。“走了?”“回去了?”这么问个两句,这事儿就算过去了,然后又继续聊着谁谁多少岁了,指不定哪天也得回去了。老头们,见天就这么晒着太阳聊着天,偶尔发呆,偶尔沉默,偶尔也耷拉着脑袋打个盹儿。老头们抱怨的事挺多,乐的事虽然少了点,但总归还是有的。聊的东西杂,却又似乎总绕不开“年龄”这么个东西。不过,人虽然越聊越少了,但老头们顶多就感叹一两句,之后又像往常一样,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什么去了。
衰老是一件孤独的事,所以我们结成生命终点前最后的联盟,春夏秋冬,送别老友,我们一起拍了遗像,明天、下周、下个月、明年,不知道你或我是否还能推着车、拄着拐出现在街口。片头两位老人的争吵,在我看来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贵在选材,以及导演融入被拍摄对象生活的能力。也燃起了我用DV拍纪录片的冲动。
将场所与人的关系展示得完整且自然;“立场”的展露程度恰到好处。从头到尾的real talk在现在这个人人都准备好成为社交媒体演员的时代再难见到了;更不要提导演最近剧情片作品中“生活滤镜”了。
国产DV电影。影片粗糙暗沉,以对北京小区街道的闲惨记录,反映了老人们在死亡步步逼近下的无望生活。闲聊中,老头们时常会重复说一些词句,拉拉家常,抱怨生活,看似是毫无意义。老头们的动作也很迟缓,步履蹒跚地走着,撑着拐杖或小推车。镜头语言也恰恰应和了这一特征,以固定机位大篇幅地拍摄着侃大山的场景、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和缓慢的跟随人物的横摇镜头,呈现出固态凝滞的质感。然而,结尾处病愈的老曹终于能下楼,全片第一次出现变焦镜头,捕捉老头们冲向老宋的场景,给影片添加了活力,增添了一抹生的亮色。这或许也是导演的温柔之处。
老头和老头说老头你早前咋个不出来老头都等着呢。雪地里的空座位和棺木一样。说起来和现在covid大家前院摆的小桌凳但没人一样。气人,把我老头照成大长脸老头了;这老头不是你,是另一个老头的(自己都认不清自己了吗…老宋要玩完了。就是些有今儿没明儿的玩意了。想田和宏导演如果没看过老头应该看看的,既有老年人生活(精神2)又有他没拍到的岳父过世的镜头。老头回家了。过年指不定还少谁呢。老头又是你!又是你眼泪掉下来。亲亲。明天见啊,老头。天呐…lina导演怎么拍下来又剪辑的啊…敬佩。另外,北京的风真的很大
听说导演用时三年,冲这一点还是值得给四星吧。先说说看下来后感觉到的不足之处:主题挺好,但是感觉挖的还是不够深,有些地方浅尝辄止,素材也比较单一,群像式的纪录,要是能看到对其中一两个人物的深挖就好了。但是瑕不掩瑜,这不妨碍这是一部能触动人的纪录片,想起了我的阿公,跟海报上的老头长得还挺像,可是他已经去世五年了。老头们一起去照相馆拍遗照的时候也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帮阿嬷拍照片问她为什么都不笑,她说拍“这种照片”不能笑的,那时候我只觉得这种话不吉利,但是片中老头们把去世的伙伴称为“回去了”令人动容,年轻时谁都怕死,但是等你真的到了那个年纪,也许死亡已经不是你经历过和即将经历的事里面最可怕的了。
太阳好的午后,没草的空地上就会长出很多棵老头,今年有老李老曹老张和老宋。大风吹着塑料袋在老头们的枝叶间舞动,小孩们叫喊着从老头们的树荫下飞过,又是一年过去了。导演的镜头好温柔,感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