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尼亚舅舅(2020)
Uncle VanyaUP:2024-10-04
万尼亚舅舅简介
疫情时期特别录制、伦敦西区2020年全新复排版契诃夫名作《万尼亚舅舅》在结束演出后,又重回哈罗德·品特剧院录制了这一五星作品。在全球大部分剧院仍处于黑暗之中时,给人们带来一剂警醒的力量和希望。被《旗帜晚报》誉为“我们时代的‘万尼亚舅舅’”。
此版复排由奥利弗奖得主、出演过《美国队长》《控方证人》等剧的托比·琼斯,和因《霍比特人》《南方与北方》走红的理查德·阿米蒂奇领衔主演,录制版本还邀请到两度奥利弗奖得主罗杰·阿拉姆加盟,卡司阵容十分抢眼。剧本由康纳·麦克弗森全新改编,著名导演伊恩·里克森再度操刀,献上一部"完美"“尖刻”“精彩绝伦”的复排,获得包括最佳话剧男演员、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奥利弗奖提名。
契诃夫名作《万尼亚舅舅》讲的是精神信仰的幻灭,从另一个角度看蕴含着重建的希望:万尼亚舅舅和他的外甥女索尼娅常年住在乡下庄园,只有医生阿斯特罗夫偶尔来访。万尼亚舅舅日复一日庄园劳作、翻译著述和誊写稿子,都是为了索尼娅的父亲、他的姐夫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对教授的崇拜,支撑了万尼亚舅舅半生辛苦的价值,然而教授带着新婚的年轻妻子回到庄园时,一切秩序和幻想都被打破了……
- 罗斯·麦克吉本 Ross MacGibbon导演
- 托比·琼斯 Toby Jones饰 Vanya
- 罗杰·阿拉姆 Roger Allam饰 Serebrayakov
- 理查德·阿米蒂奇 Richard Armitage饰 Astrov
- 艾米·卢·伍德 Aimee Lou Wood饰 Sonya
- 安娜·考尔德-马歇尔 Anna Calder-Marshall饰 Nana
简评
关于精神偶像坍塌后,看清生活无意义和虚无感后的痛苦。结尾似乎恢复了平静,但崩溃的精神支柱无法修复,或许只是挣扎无效后自我安慰似的麻木与重复,不这样忍耐还能怎么样呢?或许也能建立一种全新的秩序,但这必然需要主动的改变。《万尼亚舅舅》道出了几百年来人类不变的信仰困境和被高位者剥削的普通知识分子的痛苦,清醒必然引向悲伤,哪怕还有烛火一般的光亮。英版降低了俄国人的沉重苦思,收放自如,演员精湛的演技也经得住近距离的镜头。
中规中矩的排法蛮依赖演员,Toby Jones挺神的。有俄味儿但不是很够,尤其Roger Allam英味儿太重。倒是没想到这么丧的故事里还有这种“她爱他,他不爱她;他爱她,他也爱他,她谁也不能爱”的情节…半裸湿身大舅我很可,Aimee的星星眼就是我本人。运镜太糟糕了,走上舞台不是让你拍真人秀。但是疫情时期的录制还是意义非凡,戏里戏外都是一群无聊透顶的人挤在一起,感慨人生白费。还是叹一句没有观众的剧院不完整啊。
场景比较单一,在一个城堡很大的房间里。故事情节开展叙事都在这一个房间内完成,通过几个篇章来分别叙事。主要是情感的表达,故事情节的描述和十二怒汉非常像,固定在一个房间里。契诃夫名作《万尼亚舅舅》讲的是精神信仰的幻灭,从另一个角度看蕴含着重建的希望:万尼亚舅舅和他的外甥女索尼娅常年住在乡下庄园,只有医生阿斯特罗夫偶尔来访。万尼亚舅舅日复一日庄园劳作、翻译著述和誊写稿子,都是为了索尼娅的父亲、他的姐夫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对教授的崇拜,支撑了万尼亚舅舅半生辛苦的价值,然而教授带着新婚的年轻妻子回到庄园时,一切秩序和幻想都被打破了……
如果只是谈契科夫的文本,因为太经典了所以过多的谈及都毫无意义,一百多年前的人们其实和现在的我们一样,无法规避生活给予我们的困苦烦闷。谈及电影本身,用电影的拍摄方式来还原戏剧舞台其实并不是契合,过多的推拉切镜头丧失了戏剧舞台独有的冷静感,而电影镜头本身的精巧感也因为一幕幕静止的戏剧舞台场景所剥夺了,契科夫的戏剧感还是得去剧场里真正感受。
1、用2个多小时以对白为主的表演只为揭示一个浅显的道理,这样的戏剧形式是我至今仍不能接受的,很难不用乏味和枯燥来评价它,即便是大师的作品;2、大舅饰演医生非常具有说服力,尤其还友好地露了肉,最有诚意的选角;3、叶莲娜用黑人演员令人不禁一阵干呕,更何况这个黑人女演员又是如此平庸,最大的败笔;4、戏剧电影化,并不喜欢这种模式,两种艺术形式的韵味都丧失了。
一群被困于庄园里、冰封于时间中的人,忙忙碌碌或者无所事事半生,回望自己人生,惊觉光阴虚掷,一团乱麻,这样的生活远非自己所期望。英国新改编的契诃夫同名话剧,众多大牌出演,弥漫着一种没落而颓废的气味。托比·琼斯所饰演的万尼亚舅舅尤佳,将其形态及心理刻画得颇传神。不知为何选一位黑人女演员演教授太太?与剧情相当不契合,让人出戏。
我们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我们经受了那么多的苦难,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坚强地活下去——敬所有在苦难中顽强生活的人。好喜欢索尼娅结尾那一大段独白。但是真正让我破防的,是演出结束后,台下空荡荡的观众席,演员吹灭舞台上的道具灯光,相拥离场。这是一个让我觉得非常压抑的故事,但是疫情时代的Show must go on,和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的某些东西又莫名的贴切,也确实可以给人带去一些力量。
剧本实在太好,以至于无法被表演所超越。我觉得叶莲娜的选角是个败笔。虽然我是因为Drive my car来看的万尼亚舅舅,但是这部作品并没有那样紧紧的为DMC互文。大概这只是春上的个人爱好,一如挪威的森林里频繁出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不过万尼亚舅舅在今天依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那种生活的困境、桎梏、牺牲而无所得,那种没有回报的痛苦,以及无尽头的不快乐,面对这一切,应该怎么度过一生。索尼娅没有给我们答案,但她却让我们平静而坦然的面对这一切。我们依然要努力工作,为了那些我们努力在支撑的人们,直到最后。继续生活就是对一切不快乐的回应
疫情期间录制实属不易,空荡荡的观众席更给这场戏增添了悲凉的色彩。整场戏看下来觉得所有人都活得很艰难,即使是“朱砂痣”叶莲娜也算是一个悲剧人物了。 只有教授仿佛工具人,给其他角色带来一点所谓的“生命价值”,又将他们的这点盼头都夺走了。还好,这些善良可爱的人们还有彼此的陪伴和支持。这几个月越来越感受到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要通过寻找信仰、推翻重建信仰给自己的生命赋予一定意义,否则就会陷入虚无主义的困境。契诃夫不愧是出生于战斗民族的作家,这部剧底子虽然丧,但是又透着坚强和温暖。希望不久的将来在我翻看这条影评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看哪,当时再苦也都过来了”。
当时是看了《驾驶我的车》才标记的这部,今天因为腿伤,被困在阴暗的冬季的下午,那么就来体验一把。伟大的作品就是伟大,我怎么就这么喜欢伦敦西区复排的这版万尼亚舅舅呢,可能喜欢的是英国乡下大庄园里那又暗又丧的气氛吧!演员都好棒,托比琼斯的万尼亚、艾米的索尼娅,幻灭和重生,真的好棒!致敬契科夫!
看过一些话剧,发现我喜欢的是扎实写类的话剧。而且不论西方还是东方一般的戏剧内容再夸张再偏向实验话剧人物是现实的表演是扎实的。实在受不了国内一些被夸上天的话剧导演(比如某孟)那些话剧,故事悬浮表演夸张台词不知所云,这不叫艺术。特别是带坏了一些好演员去导一些自认为“山中高士”的所谓艺术电影。
首先,话剧作为电影来呈现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不可否认,布景很用心,但是从音效到画面质量、灯光效果拿电影标准来说,真的业余。没有电影感,又脱离了话剧的现场感,很难声临其境。其次,剧本很空,并不吸引人,对于我这个于作品、剧情、演员没有任何背书的普通观众而言,两个半小时看到睡着,不得不退回去看看索尼娅最后发表了什么高论,然而,什么都没有。也许原著是优秀的,看完了原著再看话剧,会更有所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