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暴徒(2005)

TsotsiUP:2021-08-26

《黑帮暴徒》(Tsotsi)是一部2005年南非电影,加文·胡德执导。该片根据Athol Fugard的小说《Tsotsi》改编。电影配乐中有受欢迎的南非艺术家Zola演奏的Kwaito音乐,以及Mark Kilian和Paul Hepker演唱的南非抗议歌手/诗人Vusi Mahlasela的诗句。影片讲述一青年暴徒抢劫一辆轿车后发现后座有一婴儿,后良心发现归还给主人的故事。该片获200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黑帮暴徒

评分:7.3 导演:加文·胡德 编剧:加文·胡德 / 阿索尔·富加德
主演:普雷斯利·奎文亚吉 / 特里·费托 / 肯尼思·恩科西 / 莫苏西·麦格诺 / Zenzo Ngqobe / 左拉 / 拉皮尤腊娜·塞费某 / 纳別卡恩特普沃特 / Nonthuthu Sibisi / Ntuthuko Sibisi / Jerry Mofokeng / 伊恩·罗伯茨 / Percy Matsemela / Thembi Nyandeni / 欧文瑟乔克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94分钟地区:英国 / 南非
语言:祖鲁语 / 科萨语 / 南非语 / 英语
影片别名:救赎 / 真心无泪 / Thug
上映:2005-12-23
IMDb:tt0468565

黑帮暴徒简介

“阿飞”(普雷斯利•奎文亚吉 Presley Chweneyagae 饰)是约翰内斯堡19岁青年,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当地一名黑帮成员。从小的不良成长环境使他逐渐形成了残酷暴戾的性格。他在当地无恶不作,然而却遇上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情。这天他刚刚差点打死一个小伙子,然后前 去劫车,开枪打伤女主人后,飞车狂奔,车后却隐约传来了婴儿哭声。
  阿飞心中有了恻隐,想到刚刚杀了孩子的母亲,他决定把婴儿带回家中照料。照料起婴孩毛手毛脚的他,威迫隔壁有经验的母亲照顾婴儿,慢慢的,他心中善良的意识也在婴儿的哭声中苏醒过来。

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加文·胡德 第63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5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非英语片(提名)加文·胡德 / 彼得·弗达考斯基

简评

电影《黑帮暴徒》的暖色画面最为特别,整片使用昏黄与暗沉的色调为本片奠定了影调,让观众很快的沉浸到那个年代去。整个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暖、黄、温柔的感觉,没有暴力与凶残,虽然影片开头某些画面有些暴力,但是导演尽量做到了平静,好像一直就是那样的平静,真实再现混混以前的生活多么恶劣,为后面改过做强烈对比,为后面混混救赎做足了铺垫。通过黄昏与夜景,来展示他们的生活,大量使用全景移镜头,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生活是难以预料的,这种基调不失为一种反向再现人性的柔软。

某年奥外。貌似是用一个类似于完美的世界的结构来讲述男主的救赎之路,但由于另一个对手是婴儿,所以男主和婴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不像完美的世界那般顺畅,更像是男主单方面的忏悔。犯错了,寻思寻思这事做得不对,然后最后寻思明白了就把孩子送回去了,尽管这样,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毕竟是不可逆的,结尾的交换则更显笨拙与矫情。

就是几个小混混杀手怎么能叫黑帮呢?男主坏的伤天害理一开头还要交代一下良知,我也没感觉他为了这个孩子付出了多少,最后他从自己身上找到对孩子应有的关心送回去搞什么救赎…………你抢了人家孩子还又打了她妈还能再回去抢人家钱,还救赎啥啊?还有那个瘸子的戏份也很尴尬,跟那个全程养伤的伙伴。

这个主角真的很棒,故事简单而吸引人最重要的就是主角的真实感,和其他配角的表现。这个头脑简单的黑帮暴徒,在慢慢发现自己的良知,也不让人觉得突兀。又让我想起了中国电影的形式化,演技固然重要,但是太凸现演技反而弄巧成拙,真实感不光是技还有心。

还可以更好。就连一些次要角色每一个演员都演技爆棚,值得一看。我还以为是个美国底特律背景的黑帮电影呢,因为电影介绍故事背景的方式很像《在逃》之类美国的社会学著作,不断反思社会结构在造成整个悲剧过程里的作用。南非通过电影发问,种族隔离制度取消之后就能真的现代化了么?

抢劫后发现车内有一个婴儿。良知的底线,人与兽的分界点。记得十年前中国也发生过同样的事,「3·4长春盗车杀婴案」。记得当时全长春的司机都在帮忙找孩子,收音机里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只要你现在打电话,只要你现在把车停下来,打开双闪,只要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都可以不追究。”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每个孩子都是为拯救大人的灵魂而来的天使,那个残暴的黑帮头目也曾经是一个小天使,可惜,他的父亲却把这个天使变成了恶魔。幸运的是,当他偶然怀抱另一个小天使时,他的灵魂却获得了救赎。很好的故事,若剧情再深入展开,男主角的性格和命运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角色也更丰满。

整部片最大的玄机是被抢劫的车上有一个婴儿,这是整个故事的契机。大卫的童年觉醒以及对于拥有一个孩子成为父亲并改写父亲角色的渴望,与少妇产生的彼此依恋,那是对母性光辉的追寻。片尾他抱着孩子处于包围之中,默默饮泣,仿佛又回到了他无助的童年。我想这部改编自阿索尔. 富加德的小说应该get到了原著的主旨并且将这些表现地如同静默的流水一般。

这部电影让人印象很深刻,展现出的黑帮小混混的温情。把小孩给一位单身母亲喂养,残酷的暴徒展现出温情的一面。回到自己曾经的流浪的水泥管道之家,看到更多的自己还在诞生中。他决定把小孩送回他原本的地方。但是拿奶粉打死同伴这个点让我不解,不知道这里要表达什么。影片最后尽管送回了小孩,但是估计这个男主的下半生要在监狱度过了

男主和小胖都演得很好。故事嘛,就是被奥斯卡外语片奖PUA了呗。那道吱吱呀呀好半天才能完全打开或关上的电动门,和那水泥筒中的童年,才是一切矛盾的根源。然而虚伪做作地把资产阶级小婴儿当成了伟大的救赎力量,养了一天半,就让底层小斗士瞬间反水,毫不犹豫地把一起长大的患难伙伴一枪击毙!最后简单归咎于家庭暴力童年创伤?奥斯卡外语片奖啊,简直就是驯化收编第三世界文艺青年的利器啊!……刚去看了下导演,南非白人,拍这个拿了奖,就接着去拍金刚狼啥啥了。发现之前看过他几个片,技术是不错的,对白左那套政治正确很忠诚,略略有一点反省。

说说我的几点感受。第一个是南非的社会治安如此之差,这说明非洲人的治理水平相当不足,亟待提升;第二个是南非人的英语令我对我学过的英语产生了怀疑,观影过程当中我一度怀疑剧中人物说的并不是英语。直到我后来终于听到一些相对明确的英语词语以及后来看到他们的汽车都是右舵这一点提醒了我英国人对南非的统治和影响;第三,我怀疑还有另一个结尾,就是电影结尾部分。我臆测那个上了岁数的白人警官身边的黑瘦的黑人警察可能会开枪把男主打死,那个黑人警察很冲动,做事简单粗暴。加之白人警官在到地方之前还专门对这个手下说到时候别冲动,听我指令这样的话。

据南非《星期日独立报》2006年2月26日报道,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揭晓之前,获最佳外语片提名奖的《Tsotsi》的摄影导演兰斯•戈维尔和友人于25日凌晨在约翰内斯堡遭遇抢劫。之后,一个有趣的情节发生了:和戈维尔同车的朋友普林斯看其中一名歹徒态度还算友好,就大着胆子问他是否看过《Tsotsi》这部电影。没想到这名歹徒不但看过这部影片,还对普林斯说:“这是部好电影,所以请原谅我这样对待你。放心,我不会杀你。”

获得奖项

  • 第18届瓦加杜古泛非电影节
    第18届瓦加杜古泛非电影节
    获奖:SIGNIS Award
  • 第2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第2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选择奖
  • 第5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5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杰出新人奖 / 最佳外语片
  • 第63届金球奖
    第63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51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51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18届欧洲电影奖
    第18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Screen International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