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克(2003)

21 GramsUP:2021-09-08

《21克》(原名21 Grams),香港称《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台湾称《灵魂的重量》,是一部2003年剧情片,由墨西哥导演阿利安卓·岗札雷·伊纳利图执导,吉勒莫·亚瑞格编剧,西恩·潘所主演。电影采用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并充满片段跳跃的剧情。

21克

评分:7.8 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编剧:吉列尔莫·阿里亚加
主演:西恩·潘 / 娜奥米·沃茨 /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 夏洛特·甘斯布 / 梅丽莎·里奥
类型:剧情 / 惊悚 / 犯罪
片长:124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灵魂的重量 / 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 / 灵魂21克
上映:2003-09-05(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0315733

剧情简介

故事叙述保罗(西恩·潘饰)、杰克(班尼西欧岱托罗饰)和克莉丝汀(娜欧蜜·华兹饰)三个人,在他们的生命中短短几个月的交错,因为一场意外让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结合在一起。

保罗是一位大学数学教授,她与妻子玛莉(夏洛特·甘丝柏格饰)发现他们的婚姻面临许多危机。保罗病重正在等待有人捐赠心脏来进行移植手术,此时玛莉却希望能透过人工受孕,即使他不幸去世也可以怀有他的小孩。克莉丝汀·派克是两个小女孩的妈妈,她的家庭原本充满希望与欢乐。但是杰克意外撞死克莉丝汀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后,克莉丝汀酗酒、抽烟又嗑药,直到她遇见保罗以前,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个月。

而杰克从16岁起就开始偷车、酗酒又吸毒,多次进出监狱,虽然生活困苦却全心全意的奉献给上帝,他与妻子玛莉亚(梅莉莎·李欧饰)艰苦的想养大他们的两个小孩。但是他意外撞死克里斯汀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后,他对上帝的信仰产生剧烈的变化。保罗获得克里斯汀丈夫的心脏后,又获悉妻子曾经历流产后,所以选择与妻子玛莉离婚。

杰克后来入狱服刑,出狱后他抛家弃子,独自来到一间汽车旅馆。他看着身上满是刺青,举起刀子在手臂上划下十字架。保罗虽然拥有一个新的心脏,但是他的身体却出现排斥反应,前途一片黑暗。后来保罗向着杰克的身体连开三枪,但是并未杀死他。保罗的怜悯,反而加深杰克的痛苦。傍晚他闯入保罗与克莉斯汀的房间寻死,但是只被克莉斯汀毒打一顿。而无法忍受窒息之苦的保罗,却在这个时候朝自己胸口开了一枪。

杰克和克里斯汀将保罗送到医院。杰克告诉警方,他朝保罗开枪,但是他没死。后来克里斯汀在医院得知她怀孕的消息,而杰克最终也回到他的家庭。

登场人物

  • 西恩·潘 饰演 保罗・李佛斯(Paul Rivers)
  • 娜欧蜜·华兹 饰演 克莉丝汀娜・佩克(Cristina Peck)
  • 丹尼·休斯顿 饰演 麦可(Michael)
  • 班尼西欧·狄奥·托罗 饰演 杰克・乔登(Jack Jordan)
  • 夏绿蒂·甘斯柏格 饰演 玛丽・李佛斯(Mary Rivers)
  • 约翰·鲁宾斯坦 饰演 妇产科医生(Gynecologist)
  • 埃迪·马森 饰演 约翰牧师(Reverend John)
  • 梅莉莎·李欧 饰演 玛丽安妮・乔登(Marianne Jordan)
  • 马克·汤玛斯·穆索 饰演 佛莱迪(Freddy)
  • 保罗·考尔德伦 饰演 布朗(Brown)
  • 丹尼斯·欧哈拉 饰演 罗斯柏格博士(Dr. Rothberg)
  • 凯文·查普曼 饰演 艾伦(Alan)
  • 路·谭普尔 饰演 县警(County Sheriff)
  • 克丽亚·杜瓦尔 饰演 克劳蒂亚・威廉斯(Claudia Williams)
  • 凯莉·纳洪 饰演 凯西(Cathy)

评论

这部影片获得正面的评价,烂番茄网站81%的评论家和89%的顶级评论家给与《灵魂的重量》正面评价。罗杰·艾伯特质疑的剧情非线性叙事的必要性,但是仍然称赞演员的演技与电影整体的水准。埃尔维斯·米切尔也赞扬《灵魂的重量》,并称赞这部电影「令人感到非常满意」,认为《灵魂的重量》「可能是今年最出色的电影」。

这部电影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全球票房约6,000万美元。

奖项

《灵魂的重量》入围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奖与最佳男配角奖,但是并未得奖。《灵魂的重量》也入围5项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电影奖(包括最佳女主角奖与最佳男主角奖),但是也未获得任何奖项。

简评

猛然发现看过这导演的电影。很有特色但也挺圆的,标准的中上等好莱坞式电影:制作精良,摄影到位,导演编剧演员水准都在线;有亮点,剪辑创意,应该是三段式,并且是意识流类型,有实验性的思考,比诺兰那两下牛;有表演,鼓励演员表演,戏剧化张力,总有你期待的那种爆发;剧本最看中人物形象和情节逻辑,立意相对来讲直白浅显,甚至套路化(象征性的抒发下情感),尤其是结尾。整体挺好的,就像《鸟人》那样,讲的有意思看着好玩就行了,只是相比于我最爱的黑色故事还是收敛了,而且总有一种我不喜欢的宿命的悲情感,还有一点,虽然剪辑在思想上有创造性,但是观感反倒被削弱了,上来就知道故事结构,剩下的时间就剩往里填了。

109/560,多线索非线性叙事,但是这个剪辑很难捋顺(短评第一说比《记忆碎片》的剪辑还牛逼,待看《记忆碎片》),太碎了,但是不影响我从《爱情是狗娘》到这部对导演的一个基本判断:思辨性很强,很深刻(关于死亡那一部分的画外音有点勉强刻意),01:39:37片段女主角情感的宣泄很像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到了35:51秒才揭开悬念,将三个家庭通过一场车祸交织在一起,这跟《爱情是狗娘》很相似,不过前面的要是有人说他看懂了要讲什么鬼才信哦,剪辑真没捋顺,明天拉片的时候慢慢研究。但是这部片子给我最大的情感体悟是将我在微博上交通事故新闻短评里经常感受到的“一场车祸毁了三个家庭,带来了多少的痛苦与悲哀。”这句话变成了深入骨髓的视觉呈现,给人的警醒作用很强。

伊纳里多真是把"车祸"这个点逮着了,又一场车祸,有人背负两条人命艰难度日,有人深陷亲人去世的"沼泽"之中,有人因为一颗不属于自己的心脏负重前行,在经历了一系列"厮杀"过后,还是善良拯救了一切,生命拯救了生命,21克的灵魂远比百斤的身体要重,人离世的瞬间失去了21克重量,变成了一副躯壳,活着是真谛,哪怕是用21克灵魂扛着百斤的身体

娜奥米沃茨很适合这种剪辑风格的作品,她的表演轻盈短促,放在厚重绵长的作品里会显得撑不起来,很容易被作品本身吞掉,但到了这样的电影里,就和星星一样闪耀着光辉,比起绝大多数演员的表演被剪辑剪坏了的情况,在她的这部作品里,甚至有的时候觉得剪辑就是为了她服务,是剪辑和表演的双向成就。这部电影聚焦于题材中常见的民生之事,但依靠从容自信讲故事的能力风格化到了最后,很明白,也很精彩。

一般来说剪辑碎不利于托演员,但这部恰恰相反,这其实本身是个强戏剧性强情节的故事,真要顺了讲也还可以,但显然老套无趣,而且给人物内心的时间就少了。而这样完全剪掉事件,完全改为人物导向,完完全全把时间交给了三个人在车祸前后的状态,成就了三人近乎完美的表演,也让人剥离了猎奇感,更利于走入内心。而且这么一剪,再加开头一引导,真心把我对于车祸发生的时间搞反了,确实又被导演骗到了,也算是导演技法的高超。

个人是喜欢伊纳里图导演的,本片延续以往的叙事风格,甚至还有更大挑战,乱序多线叙事还是挺秀的,只不过叙的太混乱,尤其对欧美脸盲,后面才看清其路数。从拍摄风格并没看见太多其以往与后期影子:长镜头并不多;镜子的大量使用倒是美错有异曲同工却不如美错中镜子的花式杂耍;爱情是狗娘开车车后有受伤的人的场景与本片一个同样的小片段拍的还是蛮像的。本片对声音的处理还是挺优秀的,例如最后一场打斗戏消声处理加上摇晃的镜头还是挺有冲击力的。本片对救赎与转变的探究还是挺深入的,主题是加分项,最后引入21克这个身为片名的概念;演员很强,不过伊纳里图的人物特征还是大同小异了,本片里心脏病人与教徒太像美错男主了,不过本片演员的演技不输美错…相比于本片,我更喜欢美错,爱情是狗娘,不过强于鸟人与荒野猎人伊纳里图后期作品。

如此混乱剪辑的唯一作用就是人为增加观众观影障碍以提高影片逼格与话题性并获得文青的集体高潮。几位演员如此精彩的演绎,全浪费了。好比一盘烹饪完美,摆盘精致的美味佳肴,硬是被厨子拿刀切成一滩稀碎端上了桌。也罢。您自己的作品,您自己不珍惜,旁人能怎么样呢。可惜了我的两个小时。哦,差点忘了,混乱的剪辑很可能是用来掩盖并无多少亮点的剧情。这就说得通了。

这片在当年成为热门不是没有原因的:换心后产生的情感羁绊,是个后人类问题,就如同那生与死之间消失的21克一样,有关人的一些难解之谜;三个人物关于复仇、原谅与救赎的主题,则可以归结为911后的情感重建工程,那几年好莱坞没少拍这种题材。至于这一团乱麻的时间线,从意义上说可能是要在生与死、受难与得救之间建立对照组,视觉上也多用对立和相似性转场,但在剧情理解上起到的却是卖关子的作用,让观众积极参与剧情重组,噱头感还是挺强的,如果按线性剪接,其实是个无聊的救赎故事。

非常厉害的剪辑和叙事手法,虽打乱时空结构但不会显得杂乱,我第一次在电影里很认真的看各个角色的表情妆发和深色状态来推测这段情节发生在什么时间位置,在细枝末节中补充完事件的全部经过是一种很别致的观影体验。21克像是文章结尾的问号,你无法知道它的缘由,它的构成,甚至你并不知道它是否存在。

外面太亮了,亮的我都看不清了。不知不觉已经看冈萨雷斯第四部了。太迷人了,色调配乐镜头。粗粝地抓住了我21克的灵魂两个小时。第一次觉得一部电影的精彩全归功于导演。故事被剪的稀碎,正如我的灵魂。这部电影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人物逻辑,他们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这之间的空洞,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也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也许连知道人们有多少头发的上帝也不知道。无论你信与不信,生活总得继续。劲太大了。

具有鲜明特征的剪辑手法,影片采用了多线穿插的非线性叙述方式,一开始会觉得故事有点乱,不知所云,越往后故事越清晰,只是与该导演的前两部作品相比,本片的故事情节被分解的太碎,有时候对于故事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则有点困惑。由一场交通事故引发的三段爱恨情仇的故事,主要叙述的是仇恨与赎罪,其实那个教授Paul是大赢家,拿了别人的心脏,日了别人的女人,然后有了后代,又随心所愿地死去。

,故事6分般简单,剪着给你呈现个了一个7分的悬疑片,看懂后发现这是个8分的亲情和爱情片,讨论人生的事故悲剧,悔改再遭遇,遭遇再逃避,最后救赎,宗教等等内容,打乱之后展开了许多内容,让一个简单故事容纳了更多深意,给不同的观众不同的联想。同时也要说,一,前面太多人物同时出现而情节关联不大,让人很累而想关掉劝退。二,娜奥米沃茨的咪咪真是太可爱了,加分。

获得奖项

  • 第6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6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演员
  • 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Audience Award —— Best Actor / Audience Award —— Best Actress1 / Wella Prize / 沃尔皮杯奖-最佳男演员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19届独立精神奖
    第19届独立精神奖
    获奖:Special Distinction Award
  • 第16届欧洲电影奖
    第16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Screen International Award
  • 第5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5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Original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剪辑
  • 第10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第10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女主角 / 电影最佳男配角
  • 第30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30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