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故事(1998)

Conte d'automneUP:2022-02-22

秋天的故事

评分:8.4 导演:埃里克·侯麦 编剧:埃里克·侯麦
主演:玛丽·里维埃 / 碧翠丝·罗曼德 / 艾莉西亚·波特尔 / 阿兰·利博 / 迪迪埃·桑德尔 / 斯特凡·达尔蒙 / 奥蕾丽雅·阿尔克 / 马蒂厄·戴夫特 / 伊夫斯·阿尔克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12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人间四季之秋天的故事 / Autumn Tale
上映:1998-09-07(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0137439

秋天的故事简介

侯麦《人间四季》的最后一部。马嘉利(碧翠丝·罗曼德 Béatrice Romand 饰)是一名大龄剩女,有一个儿子和一片葡萄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伊莎贝拉(玛丽·瑞莱 Marie Rivière 饰)一直担心着马嘉利的终身大事,她不愿她的密友在孤独中度过晚年。伊莎贝拉以马嘉利的名义偷偷在报纸上登了交友广告,没想到来者热拉尔(阿兰·利博 Alain Libolt 饰)正是自己中意的类型,一个善意的举动使得两个好友落到了尴尬的境地。
  罗欣(Alexia Portal 饰)是马嘉利儿子的女友,但她真正喜欢的,却是和年长的马嘉利呆在一起。罗欣也想在马嘉利的爱情道路上出一份力,但她所做的,居然是将自己的前男友,一名年长的哲学教授介绍给马嘉利,但哲学教授显然仍对罗欣恋恋不忘。马嘉利孑然一身的生命里突然闯进了两个男人,秋天就快要结束了,但这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却还在继续着。

第55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埃里克·侯麦 第55届威尼斯电影节金奥赛拉奖 最佳编剧埃里克·侯麦

简评

人间四季全部看完了,我想我现在应该有资格将四部电影合起来谈一谈。人间四季每一部电影不只是单纯发生在那个季节的故事,而是更高一层级的,每一季的感觉映衬了故事的氛围,如秋天的萧索孤独、夏天的炎热下的哀伤、冬天温暖处的温馨、春天的朦胧。可能是我现在上不太懂片中一些哲思性的探讨,所以四部电影里,我更偏爱对哲思探讨相对少的夏天和冬天。说回秋天的故事,这次不再是小青年间的爱情故事,而是上了年纪,对爱情有一定理解的中年人之间的爱情。电影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和爱情观,想我最喜爱的角色杰哈是一个相信浪漫,积极追寻爱情的人。玛丽嘉则是放弃浪漫,但又充满幻想,不愿为爱情付出行动的人。但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寻找爱情呢?我觉得应该是因为孤独感吧,因为孤独才想找人陪伴,这也很契合秋天萧索的感觉。ps:萝欣真的挺漂亮的。

没想到是这样淡淡秋光的故事。开头大太阳大风吹过葡萄吹掉帽子认野金鱼草真是很丰盈,没想到这是他78岁拍的作品,之前还觉得太宽厚博爱难以成文,没想到这部又打破刻板印象了。侯麦作为男导演来说近乎清澈,挑起肩带抚摸肌肤就点到即止。对于型的探讨也要涉及预设立场吗,这是法国唉不是德国。何以一直说书店老板高贵呢,什么叫高贵?乡下女人哪里不好。女朋友那件淡橘色裙子配亚麻色劈叉的围巾珊瑚碎珠项链很好看。侯麦好像很喜欢哲学老师这个职业。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秃到后脑勺也和哲学老师一样大呢。草地婚礼先后闲谈和上车回程,每个人之间那种随行随止的暧昧、动摇、孩子气、不讲理、退让都很可爱。最后群舞,她的寂寞波光一闪又熄灭了。

女一女二两个主演从青春少女到中年少妇的整个时光被镜头完整的记录了下来。本片是侯麦继道德故事六部曲、喜剧箴言六部曲、四季故事前三部后的一部集大成作品,大概时年76岁的导演也清楚本片是他艺术生涯巅峰的收尾,后面虽然也陆续拍了几部,但精力和投入有限,反响和口碑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因此我愿意把本片当作导演的谢幕曲放到最后观看,能在婚礼晚宴欢快的音乐中收尾挺好。在即将拿到“绿光”徽章这一刻我依然难以描述内心对这个倔强的法国老头到底是推崇还是无感,非要说的话,以我这个年龄我不后悔在硕士毕业这最后一小段珍贵的“自由”时光选择看完他的这21部电影!

【95分】侯麦的“人间四季”拍到秋天,摄影美学依然为人称道,镜头里干燥而阳光灿烂的秋季、收成季节的乡野葡萄园与秋日色彩的建筑都带有一种地中海式的法国风情。电影讲的故事同样是两边平行的牵线搭桥与未得的收获,女主角玛嘉利傲娇、敏感而寂寞,是农场里一个充满戏剧魅力的中年角色,其儿子的女友罗欣想把忘年恋前男友哲学老师介绍给玛嘉利,不仅产生伦理矛盾,最终也话不投机;与此同时,好友伊莎贝拉偷偷为其登报征友,却又引出一段欲说还休的暧昧三角关系。侯麦的剧本实在是复杂巧妙却带有自然的生活质感,创造出的三个女性人物也尤为鲜活,这部虽不如夏天那般具有讨喜的轻盈感,但也无招胜有招地阐释了阴差阳错的缘分与命运。

说真的,看完梳理一下剧情线你会发现这部里面的关系更为错综复杂,也更为细腻内敛,尤其是双线感情路放在其他任何没有侯麦的文学气质和语言镜头处理下会变成撒狗血而不是像这部秋天的故事一样酿成一杯醇美的爱情葡萄酒!这部故事的设置背景真的是秋味儿十足且非常法国本土化,最爱的主线是两个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在结实了一个陌生男人以后的曲折变化,但是没有现在的撕逼和误会,只是三言两语像个正常感情的成熟女人一样就把各自的误解解开!这真是女性主义的启蒙佳作!还有师生情那对儿,讲述了少女如何在不公平的关系里寻找平衡,虽然没有结尾,但是过程已经把那种男人说透了:男人越老越要找年轻的。侯麦真的是情感女性大师!

侯麦再一次把人与人之间的细微情感表现得惊心动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一次,他让这种惊心动魄非常饱满,如丰收的葡萄。侯麦在故事里用了障眼法,貌似主角是马嘉利,但实际上,是伊莎贝拉。这里面的人物,包括罗欣、她的老师、马嘉利、应征男,都遵从了他们个自己的选择。包括罗欣和她的老师,在这次幼稚的尝试下会重新面对两人的关系;马嘉利和应征男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类型,会顺其自然的发展。唯有伊莎贝拉,她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不仅是为好友牵了姻缘,其实,她在这过程中真的小小的解放了一下自己。在她有序的生活中,有了一点点波澜,她的内心活泛起来。尽管最后的镜头回到婚礼,她回到老公的怀抱,她的内心却不是因为婚礼而激动。多个线索的交叉让故事跌宕起伏,故事中一切转向都有很合理的方面,而在最后给你最重的一击,让你知道这是侯麦。

在这个故事里,年龄、性别、阶层似乎消融了。女学生要为情人(一个比自己大上一轮的哲学教师)另寻女友,以确保其间关系的纯洁(可是我感觉她更像是寻找一份平缓又安全的嫉妒,来确保与情人的爱),男友的母亲被视作合适人选,而她需要男友的原因,是因为她更加需要男友母亲的友谊。男友的母亲玛伽丽与书商伊丽莎白是自童年时期的好友,她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圈层。虽然伊丽莎白混得很开,但在玛伽丽的乡间葡萄园,才生长着她的野性,她作为女人对伊甸园的贪恋,而伊又能窥见玛平整淡然寡居生活下的浓郁色彩。她们像两条蛇,又像两头狮子。伊兀自替玛征婚,冒充她与男人调情,但又完整地站在好友的视角,替她打量外部世界。最后智慧解了局,镜头停留在熏然的草坪舞会中,伊丽莎白的快乐有些落寞,天亮过后,女人们和男人们一样,依然要奔赴另一场孤寂

虽然同样是四星,但这一部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一度我觉得剧情有点狗血,但又很刺激!但是细想想又觉得有理,抛开所谓道德和伦理,大家就是由着自己的感情去做事,罗欣幼稚的安排其实是因为她爱上了一个浪子,明知道不会长久却又断不掉,她自己太拧巴了,不是真洒脱,才会想要用所谓的考验来验证老师的爱,来证明自己真的不爱。伊莎贝拉不断地强调自己爱丈夫,不停地转戒指,都是在提醒自己不要越轨,这恰恰说明他她动心了,结尾跳舞时的眼神,还是有所不甘,而朋友难道一点都不懂吗,恰恰是懂的,所以才说,只要他愿意还会见面,这也说明朋友愿意给自己这个机会!这就是爱情呀,社恐内向的人遇到了爱情也会难以自持,真的喜欢马嘉莉!当然,法国人的开放和自由真的羡慕了,我就喜欢这种随意!

法国不愧是艺术发源地啊,一切都好美,田野很美,天空很美,小镇很美,秋风吹过的每一位女士的发丝好美好美,太优雅了,她们的一颦一笑都打动着我。故事很平淡,但恰好和我最近的经历有相似之处,所以觉得酿葡萄酒的姐姐演得好好,好真实。故事结尾是开放式的,玛嘉丽到底有没有和自己心仪的男士在一起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秋天,这个温暖秋天里的一切。秋天代表着什么呢,代表丰收,代表着热情冷却后的惬意,代表着凛冽前的最后一丝温暖,所以整部影片是金色的,是酒红色,是绿色的。好喜欢玛嘉丽的红色上衣,衬得她格外得热烈与果敢,虽然她是一个想认识男人却从来不主动的人。

1227资料馆小西天,侯麦“四季故事”里个人最喜欢的一部,整部影片的气质非常特别,散发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优雅野性,无论是故事基调、情节走向、情感关系,都处于一种刚刚好的临界状态,细品就像一瓶各方面都酿得恰到好处的葡萄酒,口感醇厚,回味无穷。个人感觉《秋》是四季系列里季节主题契合度最佳的一部,它所呈现的那种中年知性的美和返璞归真的情愫,那种种植了一年的希望的丰收、寒冬前大地色彩最绚烂的绝景,那种沉淀后的理性和深思后的悸动,在故事和影像上形成了精准的互文,真的就是恰到好处。而且我真的太爱太爱《秋》的摄影和色彩了,几乎任意一场室外日景的任意一帧截出来都是一副清透但又浓郁的水彩画,近似于prima水彩DecadentPies颓废配色,哪怕原本不喜欢这个色系,也会被侯麦的镜头美到窒息。

再次见到绿光的女主角出演主角没想到很是高兴,都从懵懂少女成为了一个女儿的母亲啦。这次她由敏感犹疑变成了主动出击的那个,把一场戏剧性的意外也促成了美满丰收的欢喜结局。很喜欢她的声音,轻柔又温柔。马嘉烈的女演员看了第一眼就觉得特别熟悉,后来想起来她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地方是午后之爱中男主想象自己在街上,那个坚决拒绝了他的女孩子。发现侯麦的电影里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朋友的男友这种设计,可能也就只有侯麦能把这样略显尴尬的亲密关系描绘得如此和煦和亲切了。整部的色调充满了秋日金色的暖意,侯麦电影里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美好得让人沉醉,全片结束在婚礼舞池上的一片歌舞升平也是一样。侯麦“四季的故事”结束。

这故事和绿光太像了,不过绿光更玄幻些,秋天的故事更多了平坦式的巧合偶然,而非戏剧性的,候麦的影像与叙事风格是法国浪漫主义、文艺小清新、艺术理想主义的结合体,尽管在观影过程中多次感叹奇特的相处模式和令人想入非非的曲折误会,但单纯的心思、极简的家居、日常确幸的穿着,或者笼统地概括为干净宁静的电影氛围,让一切不宜道德观得到了合理解释,候麦的电影世界仿佛如同异域之境,不是清新、恬静或是美好幸福可以概括,大概原因在于它们不算吸引力电影,但却有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如同小津安二郎的影片,仿佛误打误撞的产物。

获得奖项

  • 第55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55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Sergio Trasatti Award - Special Mention / 金奥赛拉奖-最佳编剧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