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尔的膝盖(1970)

Le genou de ClaireUP:2021-07-03

克蕾尔的膝盖(Le Genou de Claire)是埃里克·侯麦的经典之作,拍成于1970年,“六个道德故事”之一。除了丰富的对话外,此电影亦具微妙的心理刻画,透过人物的言行来表达。

克莱尔的膝盖

评分:7.9 导演:埃里克·侯麦 编剧:埃里克·侯麦
主演:让-克洛德·布里亚利 / Aurora Cornu / 碧翠丝·罗曼德 / 洛朗丝·德莫纳汉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05 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克拉之膝(港) / 克莱尔之膝 / 克蕾尔的膝盖 / Claire's Knee
上映:1970-12-11(法国)
IMDb:tt0065772

克莱尔的膝盖简介

35岁的中年外交家杰罗姆(让-克劳德·布里亚利 Jean-Claude Brialy饰)是一个具有深刻洞察力和幽默感的男人。即将结婚的杰罗姆,以单身汉的身份参加了老朋友奥罗拉(奥罗拉·科努 Aurora Cornu饰)邀请的度假之旅。在美丽而宁静的乡村庄园,奥罗拉介绍了两位花季少女劳拉(碧翠丝·罗曼德 Béatrice Romand饰)和克莱尔(劳伦斯·莫纳亨 Laurence de Monaghan饰)与他认识。年轻美丽的克莱尔让杰罗姆不能自拔地心生欲望。当他看到克莱尔的男友抚摸她膝盖的动作,产生了也要摸一摸克莱尔膝盖的念头。
  由国际电影大师埃里克·侯麦执导的影片《克莱尔的膝盖》,是侯麦《六个道德故事》的系列影片之一。本片荣获1972年第29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等多项大奖。

简评

侯麦设置了四个视点,分别是中年男人,中年女人,两个少女以这四个视点为眼,分别探讨了少女的恋父情结,夫妇间被架空的婚姻,友情与爱情间界限的模糊定义,中年男人对少女部位的迷之饥渴,中年女人以中年男人为天竺鼠(实验),而铺设的故事情节。多视点丰富剧作的同时不使其累赘臃肿;影片以“克莱尔的膝盖”为题,但无论是克莱尔,还是克莱尔之膝所占影片比例都很小,影片更像是以杰罗姆所主导,但深究其构造,可以发现影片几乎是以对话所支撑的,视听所传达的信息少之又少,以至于可以看作是一部用“听”也能明白其大意的影片,而最后杰罗姆抚慰克莱尔时,其抚摸克莱尔膝盖的动作持续了一分钟,这正是影片的影胆,虽只有一分钟,却成为整整110分钟的灵魂。于是这种行为的承担者,即“克莱尔的膝盖”此时化作杰罗姆包装性人格的最直接显现

以女作家筹备的新故事为引线,男外交家以此为借口开始了以“实验”为名的道德狩猎。在一开始男主说自己从不注意女性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他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面对劳拉,男人口口声声说不在乎她,但却总是主动营造暧昧气氛。面对克莱尔,男主又展现出了面对喜欢女孩时的局促和无措。结果回过头来他又对女作家说自己是从道德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些女孩,并不是真正的在乎她们。实际他已将男人的欲望至上,嫉妒心、挑战欲、占有欲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说,他反复抚摸克莱尔膝盖那里真的好猥琐。候麦电影里的男人都太绿茶了,又当又立。而且每部电影里男女之间都是一种介于爱情和友情之间的,即暧昧又合理的第三种感情,这对我这种界限分明的人来说,还蛮不可思议的。结尾很妙,男主打脸的声音真的很响亮。

虽然情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但不管是侯麦还是洪常秀,都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好像在教育别人滥情是很正常,是很有魅力很受欢迎,是应该被理解接受。也许哪天有个女导演拍性转视角的片子,可以结合观众的反应验证一下。想知道杜拉斯怎么看待侯麦爱情观。婚姻,爱情,前任,情人,孩子,对开放的人来说又有什么不同呢。对于多数作家来说这种光讲话的语言电影是比较无聊的。但是对于观众来说,视觉看到他人的情感纠葛爱恨交加又是很有意思的。先讲男子的欲望,然后故意将两人放在一起。不断挑逗观众的视觉。年轻看侯麦是不会懂的,年纪大了看又觉得很幼稚。明明控制好自己不爱就完了,弄这么多名堂,爱情哪有赚钱香。不要以为已婚就不会伤害,不过是另一种白莲花式的伪装。道德上我很厌恶,但拍的确实好。

[50]膝盖这个意象真的很暧昧很情色,没看电影前我就已经很喜欢了。杰罗姆说如果克莱儿主动,他会拒绝,所以后半段我们看到克莱儿被安排了手受伤、被男友背叛的情节来削弱她的人格,使她处于被动的状态。我不喜欢这样的安排,即使最后有男友的坦白来弥补她的被动。摸膝盖那段没有想象中的充满欲念,这段失败的体验是为了铺垫杰罗姆随后的一段独白。我只是很奇怪为什么他还是那么自信/自恋,我期待的是他的失望和自省,这样的杰罗姆才和刚开始的有根本的不同。

侯麦导演的电影总是喜欢的,他以平易朴素却最具电影感的方式展现了爱情中的道德与自由的关系。几个感受和思考:,它可以无预兆的开始,也可以任性的结束,同时也有它不可逾越的藩篱。,弥漫着情欲气息,抑或浪漫的爱情故事开始的季节。(如《和莎莫的五百天》、《恋恋笔记本》等),衣服搭配又与环境两相契合。(爱情冲动)让人想起同样毫不遮遮掩掩的希腊人。。,他像是去掉了非现实元素的布努埃尔。他们同样在讨论欲望。7.《克莱尔之膝》表现了一种物恋情结吗?更像是情欲临界状态的一种试探。电影视觉中最重要的应是背景的湖水,它为电影赋予了一种流动舞台感。

“膝盖”的隐喻很微妙,同时也很精妙,延续同系列对男性猥琐的“论文式”解刨。点到为止的片段化剪辑是对时间与生活的尊重,台词的写作能力简直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地步。举个例子,当营地的主管用近乎命令般的语气让男主管好克莱尔和她的男朋友时,大人式的“伪善”就暴露出来了——男主开始“教育”克莱尔的男友。这实则是对克莱尔的欲望的无力掩饰。这时,克莱尔的妹妹出现,无情揭穿了营地老师,也毫不避讳的间接拆穿了男主。这是那天故事的高潮,但直接被极度理智的调度掐断了。候麦是制造“伪高潮”的大师,换句话说,拍摄生活的大师。

道德故事之五,中年文艺男在步入婚姻之前的一段旖旎时光。女房东构思一个故事,杰罗姆代入其中用经历续写,他因正值青春期的两名少女劳拉与克莱尔的出现蠢蠢欲动,劳拉缺失父爱所以渴望像父亲一样的男性,杰罗姆一方面收获劳拉的喜爱,另一方面更渴望获得克莱尔的青睐(当然这位更为美貌)。自我感动式地宣判克莱尔男友多不靠谱,顺势摸到了她的膝盖,他的辩词是抚慰了她受伤的心,掩盖其下是自我欲望的纾解。结局又黑色幽默地揭示出中年普信男风貌,人家小情侣只是一场误会,男主还沾沾自喜于自己多高尚多不为色心所动,侯麦蛮有趣的。

一场外交官和作家妻子的实验,妻子出谋划策帮助丈夫,允许丈夫和别的少女接触来发展关系,甚至还怂恿。从而以审视者的视角来剖析行为中爱情心理,一起寻找新鲜体验,这种有违传统道德的爱情是属于不把爱情当生命全部,更愿意享受而非束缚的人的。两位少女还是那种传统的,浪漫的。不过少女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物了,女孩是水,男的是泥巴。有的人喜欢腿,有的人喜欢腰,这部则是对少女膝盖的迷恋,就想摸一把。。这生活方式,时装风格,生活环境,有山有水有船。法国人真的活的太舒服了,这就是人生吗?个人而言,是我侯麦电影里最喜欢的几部了,比如还有双姝奇缘。

。最近几部侯麦里最喜欢的一部,美到令人眩晕的自然风光以及侯麦作品久违的剧情张力。作为领地动物的男人们,天生就有一种被身边女性簇拥的心理和生理需要。然而碍于成熟稳重的人设包袱,外交官没有服从于欲望,而是在保持所谓体面的前提下不断地选择替代品——就比如抚摸女孩的膝盖。在精神自慰完事了之后,他还要假惺惺地认为自己做了件好事,即让克莱尔离开了愣头青男朋友。但最后的结局充满嘲讽地指出,这不过是堂吉诃德自欺欺人行为的又一个印证。碧翠丝18岁的时候演的是懵懂小姑娘,28年后在《秋天的故事》里演的已是大龄剩女,而且这俩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居然保持了连贯性,不得不感叹时光的神奇。

很侯麦的一部电影,干脆利落。杰罗姆快要结婚了,但是他对爱情有自己的理解,不是独占、忠诚的巨大责任感,也允许男女朋友的存在,只不过二者在一起的快乐是最大的,而实际上未婚妻也不是完全理想,只不过能够多年以来一直不会厌倦。年轻的劳拉对于爱情的理解则不同,她觉得爱情就是要专一而无他地投入,更像是一种痛苦,这一点和久不再嫁的母亲一样。对于爱情和友情的区别,后者也更为强调。因此杰罗姆愿意和劳拉一开始在一起玩,和奥罗拉一起牵手拥抱倾诉心事,交流想法。后来他对克莱尔更是有了单纯的欲望,却不是爱,他想要抚摸膝盖却没有理由,最终在看到吉利斯和别的女生在一起,他终于能心安理得地告诉克莱尔、弄哭她、顺理成章地摸膝盖安慰,发泄欲望又尽到责任,符合道德。而他一直自称是奥罗拉作品故事的实验品,却更像是在合理化自己的欲望。

彩色的侯麦总是那么美,在这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的的影像之中,上演这样一出为一己私欲,破坏他人感情的戏剧性戏码。杰罗姆身为一名“未婚夫”,却以单身汉的身份和女人们保持亲密感,美其名曰友谊。与劳拉之间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恋爱观的碰撞,与奥罗拉之间类似:小说作家与小说中主角原型的关系很有意思,上帝视角去看男人的虚伪与外化的内心私欲,“膝盖”是一个中年男人的矛盾结症,向往年轻身体的同时又嫉妒年轻的身体。神奇的是,美女的身体对于他来说是对他人间亲密的好奇,而不是自身渴望占有。理解到这里,我也已经成了侯麦的一只天竺鼠…

.0也许这是六个道德故事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一方面是美,却没有象征意义的色彩的运用,另一方面是其经典的几男几女闹剧形式的延续。但不得不提的,是编织众多无实用性的对白产生的冲突:为了体现其文学性,侯麦喜欢将设置两个角色,在复杂的人物关系巧妙设置之余,于对话中埋伏一系列无关紧要的、生活化的见解的矛盾。这并不突出人物形象,只是其中的思辨性,很好地表现出侯麦电影朴实却富有哲思的另一番情趣。用影片中女配的话来说:“吸引人的故事,但是也太平凡。”

获得奖项

  • 第29届金球奖
    第29届金球奖
    提名:Best Foreign-Language Foreign Film
  • 第3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3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编剧